- 年份
- 2024(932)
- 2023(1476)
- 2022(1252)
- 2021(1164)
- 2020(965)
- 2019(2300)
- 2018(2267)
- 2017(4899)
- 2016(2546)
- 2015(2770)
- 2014(2736)
- 2013(2828)
- 2012(2730)
- 2011(2286)
- 2010(2316)
- 2009(2226)
- 2008(2061)
- 2007(1797)
- 2006(1691)
- 2005(1517)
- 学科
- 济(14391)
- 经济(14382)
- 方法(6769)
- 数学(6372)
- 数学方法(6356)
- 业(5723)
- 管理(4547)
- 土地(3882)
- 地方(3866)
- 农(3783)
- 学(3630)
- 税(3334)
- 税收(3221)
- 收(3204)
- 中国(3188)
- 企(3084)
- 企业(3084)
- 农业(3013)
- 地方经济(2980)
- 财(2905)
- 问题(2495)
- 经济学(2239)
- 收入(2171)
- 资源(2111)
- 贸(2005)
- 贸易(2003)
- 易(1940)
- 发(1703)
- 环境(1654)
- 业经(1632)
- 机构
- 大学(35277)
- 学院(35050)
- 济(17497)
- 经济(17273)
- 研究(13312)
- 管理(12768)
- 理学(10942)
- 理学院(10808)
- 管理学(10678)
- 管理学院(10618)
- 中国(10388)
- 财(8023)
- 科学(7867)
- 京(7599)
- 农(7330)
- 所(6837)
- 财经(6302)
- 经济学(6300)
- 研究所(6200)
- 业大(5882)
- 中心(5865)
- 经济学院(5827)
- 经(5754)
- 农业(5740)
- 江(5352)
- 院(4855)
- 财经大学(4613)
- 北京(4581)
- 范(4303)
- 师范(4276)
共检索到53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可先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相对的山东即墨市政府办公室张可先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个时间限制,即必须是在承包期之内,可能是15年,也可能是30年一段时间内。因此,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个相对的概念。从长期看,农村人口的变动与土地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群言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编辑同志:贵刊今年第4期"大家谈"栏目发表的卢增澜《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看法有失偏颇,对此,想谈点我的意见。的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对稳定土地承包较为有利,但是这种形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关键词:
土地承包 陶庙 娶媳妇 群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增澜
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卢增澜据《报刊文摘》1994年12月19日综合媒体报道,曾因率先实行“土地大包干”而推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安徽省于近日作出决定,全面推进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强化集体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同时在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否偏颇?本刊今年第4期第41页发表了一篇卢增澜所写的《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短文,提出为了与计划生育要求相配套和稳定承包地,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应当在农村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文章刊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富广
正确理解“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李富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是1962年9月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后,在农村工作提出并实行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增人不增地”是指生儿育女增加的人口不再分自留地,“减人不减地”是指婚嫁出的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边志勇
也谈“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边志勇传统的土地分配政策由于与计划生育要求不配套,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生育的实施,“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其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对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所起的作用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月红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并不偏颇湖北省钟祥市土地管理局朱月红贵刊今年第8期群言同志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的文章,认为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会导致产生许多纠纷和矛盾,“在以种地为生的农村行不通”。笔者认为:此论断不妥。诚然,...
[期刊] 改革
[作者]
邵夏珍
对贵州省湄潭县500抽样农户的数据分析表明,湄潭县自1987年以来进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制度试验,是对我国成员权集体所有制的重大改革。它打破了土地均分的传统,对于稳定人地关系、防止土地进一步细化、促进农村结构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对于这一制度下新集体成员无法分地导致无地人口增加的问题,经过人口转变、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以及家庭内部土地调剂和土地市场发展得到解决。推进农村结构转型,应深化集体所有制改革,促进农民在城镇落地,建立无地人口安全保障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昌植
山区农村如何搞好家庭联产承包──谈“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与“大稳定,小调整”的关系向昌植据农业部对全国百县、39000农户调查的情况反映,国务院下发了(1995)7号文件,决定将家庭联产承包这种形式再延长三十年不变。并要求合同到期一批,续订一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玉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实行了股份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土地股份合作制,一种是资产股份合作制。前者内容比较单一,为了体现土地的规模效应和资产价值,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将农民享有的经营权化做了股份;后者则更彻底,除了将土地作股外,其余的所有经营性资产都化做了股份。但无论哪一种,都有一个土地入股的问题。且当初入股的时候,都将村里的人口限定在一个时间段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建国 李平 陈志钢
本文借助于2010年对贵州省农村三个行政村的全住户调查数据,通过计算土地的基尼系数(Gini)和广义熵指数(GE),旨在分析"生不增、死不减"农地模式中人均耕地的不平等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原因,以便为完善该农地模式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村庄内人均耕地的不平等状况较为严重,土地的Gini系数高达0.52、GE指数0.30,即仅靠土地继承和农户自发的人口控制难以确保人均耕地的基本均等。土地不平等影响因素中,家庭规模越大、农户的人均耕地就越低;实施该农地模式后,通过婚嫁方式人口增加的家庭人均耕地明显偏低,即嫁入女子的土地权益难以保障;农户在村庄内的政治资本可以显著提高家庭的人均耕地面积。
关键词:
农地模式 人均耕地 不平等 全住户调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岑福康
在外界看来,"上海已经没有新增建设用地可用"。但我们认为,发展,未必非得新增土地,深度的节约集约用地,一样可以支撑起上海未来的发展。节约事大,制度体系是支撑2014年,上海市,确定了规划土地管理"五量调控"的基本策略,构建了土地利用资源、效能、机制"三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五量调控"包括:1.总量锁定——严格规划管控,锁定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将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3226平方公里作为上海未来建设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晋阳公
不批“市长地”晋阳公市长不批地?谁批地?11月15日《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决定改革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制度,取消行政划拨、协议出让的方法,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出让。广州市副市长戴治国郑重宣布,从今以后广州的市长们再也不批地了,谁想要地就去投标,做到公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木 张贻奏 周俊琪
全面营改增减轻了企业负担,但在抵扣制度不完备和管理技术不高的情况下逃骗税形势仍较严峻。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利用增值税全覆盖的契机继续完善税制,强化管理:分步降低一般纳税人准入门槛,待发票管理系统智能化后取消小规模纳税人,健全增值税抵扣链条;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构建发票管理、会计核算与申报纳税一体化系统;建立出口退税信息监控网络,统一推行出口商品"免抵退"税政策,防范错抵错退和出口骗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木 张贻奏 周俊琪
全面营改增减轻了企业负担,但在抵扣制度不完备和管理技术不高的情况下逃骗税形势仍较严峻。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利用增值税全覆盖的契机继续完善税制,强化管理:分步降低一般纳税人准入门槛,待发票管理系统智能化后取消小规模纳税人,健全增值税抵扣链条;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构建发票管理、会计核算与申报纳税一体化系统;建立出口退税信息监控网络,统一推行出口商品"免抵退"税政策,防范错抵错退和出口骗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