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9)
2023(6951)
2022(5374)
2021(5013)
2020(3932)
2019(9039)
2018(8795)
2017(17635)
2016(9400)
2015(10197)
2014(9987)
2013(10152)
2012(9579)
2011(8547)
2010(8505)
2009(8030)
2008(7605)
2007(6937)
2006(6416)
2005(5529)
作者
(26336)
(23059)
(22202)
(21347)
(13772)
(10969)
(9816)
(8947)
(8523)
(7881)
(7836)
(7600)
(7139)
(6985)
(6953)
(6657)
(6614)
(6445)
(6285)
(6139)
(5720)
(5566)
(5443)
(5368)
(5270)
(5148)
(4985)
(4722)
(4599)
(4498)
学科
(48969)
(47186)
经济(47152)
农业(32845)
(31985)
管理(17082)
业经(16190)
地方(14774)
方法(13802)
数学(12942)
数学方法(12883)
农业经济(12392)
中国(11307)
(10690)
(9904)
企业(9904)
(9501)
农村(9482)
土地(9078)
(9053)
发展(8924)
(8915)
收入(7764)
(7624)
(7448)
环境(7281)
建设(7166)
及其(6951)
(6930)
贸易(6925)
机构
学院(132156)
大学(124195)
(59995)
经济(58927)
管理(50881)
(48435)
研究(47026)
理学(44154)
理学院(43728)
管理学(43127)
管理学院(42904)
中国(37977)
农业(36476)
业大(29001)
科学(28550)
(25062)
(23904)
中心(23586)
(23493)
农业大学(22663)
(21934)
研究所(21590)
(20208)
经济管理(18297)
财经(18156)
经济学(17431)
(17291)
(17275)
师范(17178)
(16699)
基金
项目(91164)
科学(71958)
研究(69499)
基金(65513)
(56965)
国家(56350)
科学基金(48007)
社会(46346)
社会科(43376)
社会科学(43365)
(39587)
基金项目(35678)
编号(29725)
(29674)
(29051)
自然(28503)
教育(28235)
自然科(27743)
自然科学(27738)
自然科学基金(27211)
资助(24535)
(22765)
成果(22427)
重点(19991)
(19983)
国家社会(19386)
课题(19001)
发展(18939)
(18655)
(18553)
期刊
(74904)
经济(74904)
(56464)
农业(38653)
研究(35780)
中国(30402)
学报(22550)
科学(21433)
业经(20424)
大学(18334)
学学(17914)
(17078)
(15666)
金融(15666)
(15296)
农业经济(14659)
农村(14112)
(14112)
管理(12364)
问题(11327)
(9840)
技术(9769)
资源(9431)
农村经济(9430)
世界(9309)
经济问题(9075)
经济研究(8897)
业大(8586)
社会(8398)
教育(8115)
共检索到202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邵夏珍  
对贵州省湄潭县500抽样农户的数据分析表明,湄潭县自1987年以来进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制度试验,是对我国成员权集体所有制的重大改革。它打破了土地均分的传统,对于稳定人地关系、防止土地进一步细化、促进农村结构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对于这一制度下新集体成员无法分地导致无地人口增加的问题,经过人口转变、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以及家庭内部土地调剂和土地市场发展得到解决。推进农村结构转型,应深化集体所有制改革,促进农民在城镇落地,建立无地人口安全保障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可先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相对的山东即墨市政府办公室张可先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个时间限制,即必须是在承包期之内,可能是15年,也可能是30年一段时间内。因此,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个相对的概念。从长期看,农村人口的变动与土地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群言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编辑同志:贵刊今年第4期"大家谈"栏目发表的卢增澜《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看法有失偏颇,对此,想谈点我的意见。的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对稳定土地承包较为有利,但是这种形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增澜  
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卢增澜据《报刊文摘》1994年12月19日综合媒体报道,曾因率先实行“土地大包干”而推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安徽省于近日作出决定,全面推进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强化集体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同时在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否偏颇?本刊今年第4期第41页发表了一篇卢增澜所写的《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短文,提出为了与计划生育要求相配套和稳定承包地,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应当在农村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文章刊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富广  
正确理解“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李富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是1962年9月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后,在农村工作提出并实行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增人不增地”是指生儿育女增加的人口不再分自留地,“减人不减地”是指婚嫁出的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边志勇  
也谈“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边志勇传统的土地分配政策由于与计划生育要求不配套,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生育的实施,“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其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对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所起的作用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昌植  
山区农村如何搞好家庭联产承包──谈“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与“大稳定,小调整”的关系向昌植据农业部对全国百县、39000农户调查的情况反映,国务院下发了(1995)7号文件,决定将家庭联产承包这种形式再延长三十年不变。并要求合同到期一批,续订一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月红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并不偏颇湖北省钟祥市土地管理局朱月红贵刊今年第8期群言同志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的文章,认为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会导致产生许多纠纷和矛盾,“在以种地为生的农村行不通”。笔者认为:此论断不妥。诚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建国  李平  陈志钢  
本文借助于2010年对贵州省农村三个行政村的全住户调查数据,通过计算土地的基尼系数(Gini)和广义熵指数(GE),旨在分析"生不增、死不减"农地模式中人均耕地的不平等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原因,以便为完善该农地模式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村庄内人均耕地的不平等状况较为严重,土地的Gini系数高达0.52、GE指数0.30,即仅靠土地继承和农户自发的人口控制难以确保人均耕地的基本均等。土地不平等影响因素中,家庭规模越大、农户的人均耕地就越低;实施该农地模式后,通过婚嫁方式人口增加的家庭人均耕地明显偏低,即嫁入女子的土地权益难以保障;农户在村庄内的政治资本可以显著提高家庭的人均耕地面积。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守英  
近年来,贵州省充当着新一轮农村改革先行者的角色。湄潭经过持续30年的改革形成成体系的制度安排,六盘水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安顺实行"确权、赋权、易权"的"三权"促"三变"改革,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值得观察的案例。贵州新一轮农村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包括:以农业工业化实现后发地区现代化;以资源价值资本化推动发展;明晰和尊重产权是始终如一的主线;经营方式变革是特色农业经营的重要条件;财政和扶贫资金变股金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守英  
近年来,贵州省充当着新一轮农村改革先行者的角色。湄潭经过持续30年的改革形成成体系的制度安排,六盘水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安顺实行"确权、赋权、易权"的"三权"促"三变"改革,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值得观察的案例。贵州新一轮农村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包括:以农业工业化实现后发地区现代化;以资源价值资本化推动发展;明晰和尊重产权是始终如一的主线;经营方式变革是特色农业经营的重要条件;财政和扶贫资金变股金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王步天  
研究目的:揭示已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性不高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规模农户和小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具有差异性;(2)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户承包经营权证不随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尚未完成、信贷风险分摊机制等制度基石尚未完全确立等因素降低了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提高银行对抵押土地的处置能力,简化规模农户贷款手续,同时完善信贷风险分摊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建立国有大型企业减人增效新机制一汽集团公司一汽集团公司是一个拥有98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基地,在4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