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6)
- 2023(10534)
- 2022(9486)
- 2021(8891)
- 2020(7493)
- 2019(17446)
- 2018(17354)
- 2017(33147)
- 2016(18710)
- 2015(21108)
- 2014(21043)
- 2013(20794)
- 2012(18842)
- 2011(16970)
- 2010(16841)
- 2009(14853)
- 2008(14257)
- 2007(12149)
- 2006(10406)
- 2005(8827)
- 学科
- 济(68453)
- 经济(68383)
- 管理(49425)
- 业(48005)
- 企(38807)
- 企业(38807)
- 方法(34762)
- 数学(30370)
- 数学方法(30029)
- 农(19703)
- 中国(17127)
- 学(16976)
- 业经(15364)
- 财(15228)
- 理论(14011)
- 地方(13783)
- 农业(13209)
- 教育(11901)
- 贸(11798)
- 贸易(11794)
- 技术(11623)
- 制(11543)
- 易(11429)
- 环境(11288)
- 和(11228)
- 务(9922)
- 财务(9864)
- 划(9863)
- 财务管理(9849)
- 企业财务(9325)
- 机构
- 大学(258790)
- 学院(257666)
- 管理(103369)
- 济(95622)
- 经济(93253)
- 理学(90713)
- 理学院(89689)
- 管理学(88023)
- 管理学院(87589)
- 研究(85901)
- 中国(59937)
- 科学(57013)
- 京(55308)
- 农(46702)
- 所(43925)
- 业大(43311)
- 研究所(40729)
- 财(40300)
- 中心(38203)
- 农业(36932)
- 江(36912)
- 范(35393)
- 师范(34961)
- 北京(34554)
- 财经(33446)
- 院(31646)
- 经(30494)
- 技术(30173)
- 州(29889)
- 师范大学(28190)
- 基金
- 项目(186248)
- 科学(144991)
- 研究(134906)
- 基金(132691)
- 家(117034)
- 国家(116059)
- 科学基金(98711)
- 社会(81362)
- 社会科(76985)
- 社会科学(76962)
- 省(74651)
- 基金项目(71650)
- 自然(66311)
- 自然科(64721)
- 自然科学(64705)
- 自然科学基金(63524)
- 教育(63262)
- 划(63156)
- 编号(55778)
- 资助(54930)
- 成果(44417)
- 重点(42129)
- 部(40465)
- 发(39616)
- 创(39029)
- 课题(38963)
- 创新(36270)
- 科研(35978)
- 计划(34812)
- 大学(34585)
- 期刊
- 济(100459)
- 经济(100459)
- 研究(71501)
- 中国(50226)
- 学报(45394)
- 农(40882)
- 科学(40505)
- 教育(35811)
- 管理(35667)
- 大学(33509)
- 学学(31408)
- 农业(29389)
- 财(28125)
- 技术(23798)
- 业经(16584)
- 融(15802)
- 金融(15802)
- 业(15275)
- 财经(15124)
- 经济研究(15091)
- 图书(14610)
- 科技(13565)
- 经(12779)
- 问题(12769)
- 理论(12755)
- 技术经济(12398)
- 业大(12306)
- 版(12302)
- 实践(11979)
- 践(11979)
共检索到359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桂玲 成家杨 马炯
介绍了虾青素的生产方法及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对目前工业化采用的生产方法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对比总结,如从水产品的废弃物、雨生红球藻和红发夫酵母中提取,而雨生红球藻是自然界中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来源;介绍了虾青素的诸多生物活性及应用概况,如抗氧化、抗炎抗感染、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等。随着对虾青素药理毒理活性的进一步研究,虾青素不仅用作珍贵水产动物养殖的饵料添加剂,在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高级营养保健品等领域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机制、现状进行总结及展望,对进一步研究雨生红球藻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应用 综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颖 穆亮亮 黄旭雄
探究了一株新分离的雨生红球藻的适宜生长条件。以藻细胞密度为响应值,通过单因子试验方法,获得该株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和接种密度分别为105 μmol/(m~(2)·s)、21℃和 7.5×10~(4) cells/mL。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耦合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预测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的二次多项式方程,培养光照强度、温度和接种密度及其二项式对雨生红球藻细胞培养密度有着显著影响。各因素影响强弱的顺序为:接种密度>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响应曲面法获得雨生红球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0 μmol/(m~(2)·s),温度20℃,接种密度9.25×10~(4 )cells/mL,在此组合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可达45.08 ×10~(4)cells/mL,比单因素实验得到的最高藻细胞密度高出6.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鑫威 王丽丽 龚一富 金思 李林 陈东瑞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能产生重要次生代谢产物———虾青素的单细胞绿藻,茉莉酸甲酯(MeJA)等诱导因子可促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以雨生红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MeJA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虾青素含量和dx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在抑制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总虾青素产量的积累的同时,却能促进雨生红球藻单位细胞虾青素的合成能力。当MeJA浓度为800μmol/L时,单位细胞虾青素合成能力可达1.75×10-9mg,相比对照组(1.42×10-9 mg)增加23.24%。RT-PCR分析结果表明,dxs基因的表达受MeJA的诱导,800μmol/L MeJA处理条件下,dxs基因的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高政权 孟春晓 王栋
研究了亚铁离子、醋酸盐和双氧水三种化学因子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交叉影响和虾青素积累过程中藻体总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营养盐缺乏的前提下,添加45 mM醋酸盐和450μM亚铁离子,25℃,24 h连续光照,6 000 lx光强下进行逆境胁迫诱导,能够大大缩短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周期,比空白对照提前一个月使藻细胞完全变红(显微观察)。但诱导过程中会造成部分藻细胞白化,自溶或破壁死亡,虾青素产量比空白对照下降了7.4%;在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过程中,藻体总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说明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积累可能以蛋白质的消耗为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岳陈陈 余旭亚 赵永腾 王惠萍
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为对象,研究高光照、缺氮条件下,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BHT)对雨生红球藻生长、虾青素积累、油脂合成、脂肪酸组成、碳水化合物、蛋白含量以及虾青素和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的BHT后,2mg/LBHT添加组虾青素积累量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蒋霞敏 柳敏海 沈芝叶
以MA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诱变株1号为研究材料,进行物理因子对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累积的调控实验。温度梯度为15℃、20℃、25℃、30℃和35℃;光照梯度为黑暗、1 000 lx、2 000 lx、4 000 lx、6 000 lx和8 000 lx;盐度设0、4、8、12、16和20。进行单因子的胁迫实验,测定各组的虾青素含量和藻密度,结果显示,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15~20℃,光照1 000~2 000 lx,盐度0。虾青素累积量最高时的温度为25~30℃,光照为8 000 lx,盐度为4~8。进一步进行盐度、光照的两...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温度 光照 盐度 虾青素累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江红霞 林雄平 轩文娟
为探讨盐胁迫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合成的影响与机理,以及雨生红球藻各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4 mol/L、0.08 mol/L、0.12 mol/L和0.16 mol/L)和不同时间(3 d、6 d和9 d)的盐(Na Cl)胁迫对雨生红球藻生长、虾青素积累、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 R-B)和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基因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书秀 梁英 王虎
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利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2个单因子(不同氮浓度、不同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冬冬 蒋霞敏 姜桢卿
试验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明矾浓度处理后的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试验以MA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温度为20±1℃、光强为40μmol/m2s条件下进行扩增培养,达到一定量后用不同浓度的明矾进行处理。浓度梯度分别为0、20、40、60、80、100、120、140mg/L,暗处理24h后计算其沉降率,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并拍照,比较其显微与超微形态结构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明矾浓度的升高,藻的沉降率逐步上升,明矾可以快速且有效地使雨生红球藻凝集并沉淀,浓度为60mg/L的明矾对雨生红球藻不会造成伤害,但会延迟和影响虾青素的...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明矾 形态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红霞 宫相忠 高伟 沈世军 王吉 张静
为抑制或消除萱藻丝状体扩增阶段出现的膨胀色球藻,本研究探讨了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四环素和红霉素4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50和100 mg/L的头孢噻肟钠均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的生长,进而保证萱藻丝状体正常生长与发育;浓度为50~1 000 mg/L的阿莫西林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无抑制作用,阿莫西林不适于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膨胀色球藻;浓度为100和200 mg/L的四环素对膨胀色球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此浓度下萱藻丝状体细胞质萎缩,生长状况较差;浓度为0.10~1.00 mg/L的红霉素对膨胀色球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0.50 mg/L时,萱藻丝状体的生长亦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关键词:
萱藻 膨胀色球藻 丝状体 抗生素 共培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旺楠 宫相忠 张文健 高伟 张必达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扩增过程中出现的膨胀色球藻的生长,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氯霉素等5种常用抗生素对共培养条件下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链霉素浓度为100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生长,而不影响萱藻丝状体的生长;(2)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对膨胀色球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的浓度均为100μg/mL,对萱藻丝状体产生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100和500μg/mL;(3)10μg/mL卡那霉素可强烈抑制膨胀色球藻生长,而萱藻丝状体没有出现被抑制的现象;(4)氯霉素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0μg/mL可以对膨胀...
关键词:
萱藻 膨胀色球藻 丝状体 抗生素 共培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项健 孔丽 蔡春芳 张樊苗 宋霖 杨超
在6个62 cm×78 cm×50 cm的水箱中每箱投放5 kg规格为(2.69±0.21)g的螺蛳。选取螺旋藻(Spiruli-na)、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两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微藻,分别以每箱每天12 g、10 g的量投喂,并采用水循环和充气的方式维持藻粉在水中均匀分布。于投喂前及投喂后4、8、12天取螺蛳200 g左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显示:投喂螺旋藻的螺蛳经过8 d喂养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从42.5μg/g提高到69.1μg/g,并不再显著提高。投喂雨生红球藻的螺蛳在4 d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已达213.3μg/g,并进一步缓慢提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开形 蒋霞敏 翟兴文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 ,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雨生红球藻 (Haematococcuspluvialis)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氮、磷、铁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单因子实验得出雨生红球藻生长所需适宜的氮、磷、铁浓度分别为 0 1g L ,0 0 2~ 0 0 4 g L ,0 3~ 0 6mg L ;而多因子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该藻生长的最优水平是A3B2 C2 ,即N 0 3g L ,P 0 0 2g L ,Fe 0 5mg L。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氮 磷 铁 正交实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宏江 杭伟 马浩天 王晓丹 李润植 崔红利
[目的]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紫外抗性蛋白(Uv resistance locus 8,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以雨生红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外抗性蛋白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通过生物信息手段对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HaeUVR8的编码区全长为1554 bp,共编码517个氨基酸,预测理论等电点为5.56,理论分子量为54.31 kD。通过BLASTp分析,与拟南芥中UVR8的相似性达到51%,与莱茵衣藻中UVR8的相似性达到59%。通过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HaeUVR8蛋白中存在UVR8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包括7个叶片螺旋结构和保守的色氨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高等植物和真核绿藻来源UVR8s有共同祖先。[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编码UVR8的基因序列,发现其结构与高等植物UVR8相似,暗示二者可能有相似的作用机制,为雨生红球藻中UVR8的表达、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解析雨生红球藻适应紫外光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