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8)
2023(8411)
2022(6755)
2021(6284)
2020(5189)
2019(11647)
2018(11141)
2017(21949)
2016(11610)
2015(12951)
2014(12763)
2013(12583)
2012(11297)
2011(10370)
2010(10776)
2009(10556)
2008(9328)
2007(8554)
2006(7948)
2005(7345)
作者
(31576)
(26991)
(26298)
(25020)
(16520)
(12781)
(11938)
(10423)
(10218)
(9207)
(9192)
(8906)
(8256)
(8245)
(8242)
(8169)
(7738)
(7621)
(7495)
(7463)
(6575)
(6528)
(6398)
(6373)
(6218)
(5904)
(5892)
(5623)
(5530)
(5301)
学科
(51859)
经济(51769)
(45231)
(39973)
农业(30204)
管理(26201)
(25409)
金融(25408)
中国(25308)
(22927)
银行(22924)
(22346)
(18785)
企业(18785)
地方(16353)
业经(16083)
(15603)
方法(14388)
数学(13252)
数学方法(13160)
(12602)
(11717)
中国金融(10916)
(10686)
农业经济(10381)
发展(9642)
(9633)
(9137)
农村(9117)
土地(8570)
机构
学院(162753)
大学(157416)
(74087)
经济(72406)
管理(61606)
研究(56675)
理学(52864)
理学院(52318)
管理学(51621)
管理学院(51333)
中国(51206)
(46341)
农业(34929)
(32836)
(32208)
科学(31787)
中心(29493)
业大(29146)
(27684)
财经(25521)
(25178)
研究所(24690)
(23316)
经济学(22928)
农业大学(21196)
经济学院(20737)
(20610)
(20492)
师范(20458)
(20145)
基金
项目(107797)
科学(85705)
研究(82304)
基金(79086)
(67803)
国家(67108)
科学基金(58167)
社会(55808)
社会科(52618)
社会科学(52607)
(42922)
基金项目(42767)
(34527)
自然(34404)
编号(34228)
教育(34139)
自然科(33599)
自然科学(33594)
自然科学基金(32968)
资助(30234)
(28184)
成果(26560)
(25455)
(23884)
国家社会(23764)
重点(23640)
(22871)
课题(22570)
(22454)
发展(21412)
期刊
(89578)
经济(89578)
(52290)
研究(50675)
中国(36079)
农业(34482)
(34343)
金融(34343)
(22781)
科学(22600)
学报(21975)
业经(20526)
大学(18316)
学学(17859)
管理(16813)
(15140)
问题(14910)
农村(14641)
(14641)
农业经济(13798)
财经(12512)
技术(11181)
经济研究(11163)
(10648)
世界(10271)
教育(10213)
经济问题(9754)
农村经济(9266)
(9230)
现代(8781)
共检索到255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基于348份新生代农民工数据,以三维一体的"城镇亲近度"视角,对其留城定居意愿和城市融入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空间维度和心理维度"城镇亲近度"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但时间维度"城镇亲近度"作用不显著;三个维度"城镇亲近度"均能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态。进一步的探讨表明,定居意愿为部分中介变量,空间维度和心理维度"城镇亲近度"通过定居意愿间接影响个体城市融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道元  
通过对安徽625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中小城镇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51.7%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定居在中小城镇,性别、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耕地是否流转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中小城镇意愿的重要因素;而年龄、工作稳定性、配偶的务工地点、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因素则无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加强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快土地流转等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建国  周德水  
文章基于2013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将城市融入分为城市接纳和个人心理认同两个维度,通过与新生代城镇籍流动人口的比较,实证检验了养老保险和定居期望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样本中,养老保险和定居期望都显著促进了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分样本中,在打工地拥有养老保险显著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但对新生代城镇籍流动人口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养老保险与定居期望交互发现,养老保险强化了城市定居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心理认同融入的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郭沛  
基于3 167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定居意愿对其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与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显著正向相关,城市认同对身份认同起到间接影响;定居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心理融入水平,同时定居意愿与社会网络存在交互影响。在独居和半迁移模式中,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而对于全家迁移的农民工来说,社会网络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表明全家迁移对农民工社会关系具有部分替代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婷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他们受到教育水平偏低和资本积累不足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在城市中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人身保险、医疗保障问题、子女入学、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诸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些都对他们的城市融入带来了困难和阻碍,本文试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添娇  晁正蓉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均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在所有的外来务工者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工"的称呼较为排斥,对过去的农村生活,他们也不愿提及。其实在他们心中,早不把自己当做是农民。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融入城市的渠道和不断高涨的房价,让他们对于城市的梦想只能望而却步。现如今,农民工并不能和城市很好的进行相融,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人没有身份认同感。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存在一定限制,农民工的生活存在着很多有待改善的问题,例如,工资水平较低、社保不健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永丽  肖华堂  
新生代农民工受特定社会现状和环境影响,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他们绝大多数都涌到城市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我们的城市目前还没有完全接纳他们的条件和能力,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特征等方面,全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摩擦,试图提出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方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个群体已经逐步完成了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文章从空间生产、空间体验和空间正义的话语体系出发,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空间的现状,提出了建构公平正义城市空间的设想,力求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城实践中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的辩证统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立场  陈吉  
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却依然面临着制度供给、政治参与、文化认同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重障碍,被排斥在城市边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在演变为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新形势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加强他们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逐步将他们纳入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充分享有"同城待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咸星兰  金喜在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指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之后,从身份、职业、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改变与调整,逐渐适应城市社会和市民生活,被城市社会和市民认同接纳,继而平等享有市民待遇的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自身也随之完成市民身份自我认同的心理转变。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经济融入程度低、人力资本层次低与公共服务缺失等城市融入难问题。应从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约因素入手,以提高就业层次、政府财政补贴、分担城市融入的社会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等"渐进式"路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卜庆国  
[目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要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建设中人的核心地位,在人的因素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居留意愿成为决定新型城镇化的现在与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意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在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提前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张乐明  汪本学  杨肖丽  
基于辽宁不同规模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620个样本,实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选择对其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32.7%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城市人作为婚恋对象,女性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城市人作为婚恋对象的比例高于男性,中小城市农民工选择城市人作为婚恋对象的比例高于大城市;以城市人作为婚恋对象使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概率增加11.28%,其对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大于男性,对大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影响大于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庆玲  张广胜  
促进有城镇定居意愿的农民工在合意的城市安居,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破解"三农"困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辽宁省不同层级务工城市的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发现:(1)新生代农民工显现出定居中小城市的倾向,"房价、稳定的工作、离家乡远近、更利于事业发展"成为其城市定居选择共同关注的因素。(2)女性倾向"留城",26岁以上者倾向回农村老家定居。(3)家庭年收入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定居有显著影响;不同层级城市,职业类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不同;"属地就近"原则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选择中作用明显。国家应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把中小城市建设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宜居之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全喜  蔡慧慧  
信息融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中需要信息交换,有着多元化的信息融合诉求。信息化的发展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重要支撑功能。我国发挥信息化功能的条件已经具备,应该切实推进全国性农民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伟  张雪婷  
基于安徽省16个地市92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文章运用Logistic方法,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偏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家庭联系特征和区域特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