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5)
- 2023(6412)
- 2022(5438)
- 2021(4743)
- 2020(3719)
- 2019(8435)
- 2018(8264)
- 2017(15649)
- 2016(8392)
- 2015(9266)
- 2014(9356)
- 2013(9436)
- 2012(9263)
- 2011(8640)
- 2010(8903)
- 2009(8164)
- 2008(8128)
- 2007(7478)
- 2006(6992)
- 2005(6731)
- 学科
- 济(43404)
- 经济(43365)
- 业(22090)
- 管理(21321)
- 地方(16670)
- 企(16353)
- 企业(16353)
- 中国(15352)
- 方法(12258)
- 农(11915)
- 业经(10372)
- 数学(10178)
- 数学方法(9965)
- 银(9540)
- 银行(9529)
- 地方经济(9523)
- 融(9338)
- 金融(9338)
- 行(9251)
- 发(8903)
- 财(8493)
- 农业(8489)
- 学(7868)
- 制(7675)
- 贸(7019)
- 贸易(7006)
- 环境(6983)
- 易(6646)
- 发展(6564)
- 展(6544)
- 机构
- 学院(123654)
- 大学(120803)
- 济(51976)
- 经济(50732)
- 研究(48646)
- 管理(43471)
- 中国(40308)
- 理学(35390)
- 理学院(34901)
- 管理学(34201)
- 管理学院(33967)
- 科学(29436)
- 京(27900)
- 所(25713)
- 财(25199)
- 研究所(22885)
- 中心(22510)
- 农(21846)
- 江(20725)
- 北京(18732)
- 财经(18568)
- 范(17945)
- 师范(17767)
- 院(17656)
- 州(17307)
- 业大(16666)
- 经(16638)
- 农业(16538)
- 省(16370)
- 经济学(15517)
- 基金
- 项目(74346)
- 科学(58211)
- 研究(55789)
- 基金(51608)
- 家(44710)
- 国家(44289)
- 科学基金(37579)
- 社会(34958)
- 社会科(33218)
- 社会科学(33210)
- 省(30332)
- 基金项目(26159)
- 划(25269)
- 教育(24513)
- 编号(22920)
- 自然(22914)
- 发(22611)
- 自然科(22335)
- 自然科学(22332)
- 资助(21998)
- 自然科学基金(21890)
- 成果(19267)
- 发展(18345)
- 展(18014)
- 课题(17144)
- 重点(17054)
- 部(15543)
- 创(15099)
- 创新(14198)
- 国家社会(14144)
共检索到212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嵇杨 曹慧敏
一、城投债的发展历程和新特点城投债是介于标准意义上的企业债和中央代发的地方政府债之间的信用品种,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券,多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各地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提高企业偿还能力或保障偿债资金来源的措施,以达到降低发行人信用风险的目的。实际上,城投债具备地方政府信用的隐性担保。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源
随着城投债发行向信用评级较低的县域平台公司和西部地区延伸,担保公司增信已成为城投债发行审批和价格决定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我国城投债增信安排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担保公司增信对城投债评级和发行定价的影响关系,并利用2007~2017年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城投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担保公司增信有利于提高城投债信用评级;(2)担保公司增信对缩小城投债发行利差没有明显作用;(3)担保公司的介入弱化了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对发行人自身风险特征的关注。以上结论说明担保公司增信的功能和作用在城投债现有的发行审批制度下出现了扭曲。
关键词:
担保 信用评级 发行定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盈盈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控制城投债风险的政策,从长期来看,随着有效的偿债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以及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作为中间产品的城投债的发行和运营将更加规范和完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玉君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投债在中国兴起且迅猛发展的宏观体制性原因以及城投债本身所具有的微观优势。接着对2013年以来我国发行的城投债按照债券信用等级、发行规模、发行期限等不同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全面地了解我国城投债的发展状况,同时为相关利益决策主体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根据统计结果结合我国实践,对城投债的成因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综合的概括。同时,结合城投债的发展分析了我国的体制结构以及政治文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城投债 统计研究 财政体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广珺 孙森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行的企业债券,由于其发行主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资产以非经营性资产为主,经营性业务公益性较强,盈利能力差,财务实力很弱。因此,在对此类企业债进行信用风险分析时,除需要考察公司自身的信用状况及一般企业债评级指标外,应着重考察地方财政实力以及地方政府对其的支持力度,其信用水平更多得取决于地方政府信用以及财政保障程度。此外,债券增信作为债券信用风险大小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金融行业环境安全的基础,应当考虑将其纳入到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中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来成 张偲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来已久,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大量举借银行贷款和发行城投债,该问题进一步凸显。本文对2012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城投债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论述了推进《预算法》修改、允许地方发行市政债券的财政体制条件研究等今后城投债管理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从提高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保证中央财政对全国债务风险的调控能力、为城投债向市政债券等规范的地方债转化创造体制条件等方面,对城投债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融资平台 城投债 发展前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研究了政府审计在城投债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正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提高城投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负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减少城投债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审计力度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并从各地区应有效判断其地方债规模、全面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审计和各地区的发债决策应根据其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处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研究了政府审计在城投债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正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提高城投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负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减少城投债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审计力度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并从各地区应有效判断其地方债规模、全面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审计和各地区的发债决策应根据其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处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娟
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相伴而生,并促进了债券融资的发展。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趋势看, 无论从客观要求还是完善信用评级自身之需要,加强我国信用评级的建设都极为重要。本文从信用评级产 生发展的角度,探讨信用评级在债券融资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瑜 杨楷
信用评级开放从短期来看不会对交易所债市产生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则有助于交易所债券评级优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继"沪港通"和"深港通"之后,连通内地和香港债券市场的"债券通"于2017年7月3日正式开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境外评级机构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尽管目前尚未开放交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瑜 杨楷
信用评级开放从短期来看不会对交易所债市产生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则有助于交易所债券评级优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继"沪港通"和"深港通"之后,连通内地和香港债券市场的"债券通"于2017年7月3日正式开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境外评级机构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尽管目前尚未开放交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游
没有人可准确估量美国次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伤害,但至少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误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之一,美国次贷危机给评级行业又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管超 毕盛
违约率曲线间断、违约数据积累不充分是中国评级市场的核心问题,需通过构造一个基于违约率的内部评级体系来应对和处理这个问题。本文从现有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出发,提炼影响评级的主成分因子,重新计算能够描述发债公司信用风险水平的得分值,使用转换方程并挑选最佳拟合模型,勾勒出可供讨论的违约概率序列,最后利用最优化算法分割得到内部评级体系。通过有效性测度确认了该内部评级体系在利差角度和组合收益角度的改进效果。本文构建的强调违约率的内部评级可以为修缮现有信用评级体系提供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辉勇 钟宁桦 朱小能
本文以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券市场的评级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对城投债"双重担保"(债券的"名义担保"与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所做反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有担保的债券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债券评级,但对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却无显著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原因可能在于债券评级市场"发行人付费"的商业模式下,评级机构与发行人之间的合谋导致了债券的发行评级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债券违约风险,从而机构投资者只能依赖其内部评级体系对此进行纠正。这种现象的存在让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评级机构普遍面临信任危机,同时也对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
关键词:
城投债 债券评级 债券担保 信用利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