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2)
- 2023(13428)
- 2022(11380)
- 2021(10963)
- 2020(8851)
- 2019(20485)
- 2018(20816)
- 2017(38371)
- 2016(21708)
- 2015(24768)
- 2014(25047)
- 2013(24096)
- 2012(22028)
- 2011(20010)
- 2010(20148)
- 2009(17979)
- 2008(17233)
- 2007(15393)
- 2006(13680)
- 2005(11826)
- 学科
- 济(81675)
- 经济(81593)
- 业(63723)
- 管理(54230)
- 农(50375)
- 企(42175)
- 企业(42175)
- 方法(34891)
- 农业(33576)
- 数学(30459)
- 数学方法(30116)
- 中国(25639)
- 业经(23413)
- 教育(22986)
- 技术(19165)
- 学(18742)
- 地方(17306)
- 财(16882)
- 理论(16095)
- 发(15186)
- 制(14242)
- 贸(13435)
- 贸易(13430)
- 易(13092)
- 农业经济(12507)
- 发展(12466)
- 展(12344)
- 环境(12099)
- 策(11979)
- 和(11322)
- 机构
- 学院(301171)
- 大学(300692)
- 管理(118379)
- 济(112454)
- 经济(109773)
- 理学(103568)
- 理学院(102416)
- 研究(101356)
- 管理学(100649)
- 管理学院(100087)
- 中国(69860)
- 京(64935)
- 农(64787)
- 科学(63477)
- 业大(51104)
- 所(50460)
- 农业(49348)
- 范(49062)
- 师范(48761)
- 中心(46353)
- 财(46271)
- 研究所(46210)
- 江(44852)
- 北京(41141)
- 师范大学(39419)
- 教育(38522)
- 财经(37601)
- 技术(36307)
- 州(36109)
- 院(35635)
- 基金
- 项目(208320)
- 科学(164941)
- 研究(161529)
- 基金(147204)
- 家(126807)
- 国家(125504)
- 科学基金(107565)
- 社会(98699)
- 社会科(92881)
- 社会科学(92856)
- 省(84293)
- 教育(79185)
- 基金项目(78888)
- 划(70959)
- 编号(70477)
- 自然(67842)
- 自然科(66196)
- 自然科学(66185)
- 自然科学基金(64991)
- 资助(58578)
- 成果(57897)
- 课题(49585)
- 部(47314)
- 重点(47004)
- 发(46217)
- 创(43956)
- 创新(40648)
- 教育部(40614)
- 项目编号(40546)
- 年(40320)
- 期刊
- 济(126245)
- 经济(126245)
- 研究(91676)
- 农(67923)
- 中国(66825)
- 教育(62965)
- 学报(46888)
- 农业(46793)
- 科学(44384)
- 管理(37680)
- 大学(37289)
- 学学(33960)
- 技术(32398)
- 财(31639)
- 业经(26673)
- 融(22830)
- 金融(22830)
- 业(21161)
- 问题(17440)
- 财经(16873)
- 职业(16796)
- 经济研究(16558)
- 版(16020)
- 科技(16018)
- 图书(15961)
- 技术经济(15331)
- 农业经济(14955)
- 经(14267)
- 农村(14243)
- 村(14243)
共检索到44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
“城中村”的农民分化是以职业分化为基础的。丧失土地将对农民产生一个推力,即使其职业类型由传统的农业推向非农产业;而城镇的“华灯效应”叉将对失地农民产生一个拉力,将其拉向城镇就业。在这个过程中,职业的分化将直接导致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但是,根据我们对陕西六个“城中村”的调查,农民职业的分化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农民除农业生产外没有一技之长。现阶段,“城中村”农民陷于“种田无地、就业无门”的尴尬境地。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成为“城中村”农民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梅 杨全海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农村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借鉴日本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实际,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形成终身教育模式,促进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技术推广为路径、以培育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切实提升农业生产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农业体验式教育增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同感等,旨在有助于促进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科学、高效服务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
日本 农民 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会利 霍学喜
论述了建立和完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经过分析研究,提出陕西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长效机制为:(1)设置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机构。(2)制定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3)配套建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保障制度。(4)开发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5)确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长效机制实施方略。实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长效机制的主要方法为:(1)推广已经取得的办学经验,促进基础教育上规模上水平;(2)大力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3)改革农村普通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
关键词:
农民 职业技术教育 长效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城中村”这一新生事物。“城中村”农民也随之急剧分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时代特点,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本文以陕西省的付村、梁村、彭村、南村、北村和东村6个村庄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系统地考察转型时期的“城中村”农民分化及其特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金秋 贾俊民
基于市民身份的社会学视角,以城中村农民市民化的演变效果为焦点,提出了一个市民性的六因子概念模型:市民理性精神、市民职业性、市民生活方式、市民社会保障性、市民社会参与性及市民政治自治性。从保定市薛刘营村抽取267位村民收集数据资料,分别用一阶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对数据资料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村民市民化六个维度的演变呈现出不同步性;同时,这六个因子又共同组成了一个更高级因子——市民性的完整表征。最后提出需要通过市民教育、就业服务、完善市民权制度和建立市民化监测指标体系来进一步促进城中村村民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爱华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环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一种明显的经济行为。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大限度降低农民投资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和风险。
关键词:
农民职业教育 经济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 丁士军 吴海涛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中村居民市民化问题逐渐凸显。研究表明,影响城中村居民市民化意愿的根本性因素还是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因此,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合理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完善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居民待遇差距;同时为"新市民"提供就业岗位和职业培训,保证他们拥有稳定收入来源和风险应对策略;并着力营造新老市民间的良好氛围,让"新市民"真正在城市找到归属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平利
如果地方政府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在种植、养殖、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上做文章,那么免费的职业教育政策就不能起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缺少真教育"村里人当然都想致富,但是农民没文化,胡抓乱挖不知道咋办,看有人种菜自己也种菜,见有人养羊自己也养羊,结果出了力气赔了本钱,越来越穷。"大哥在农村种田。当我问"现在农民最缺什么"这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玲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是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中的二级目标。经过近十年的探索,西安市城中村涉及村落、人口、区域及可耕地面积都在呈递减趋势,但围绕改造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却呈多样化态势。问题的累积表明,城乡之间的开放维度这个结构性背景没有发生根本性变更,城中村地理空间城市化而社区管理边缘化所引发的农民的悖论心理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具体表现为:农民朝城市单向线性流动与失去土地的困窘焦虑相伴、农民接受城市文化洗礼与心理上的弱势认同并存、融入城市的期望与新身份模糊同在。
关键词:
国际化大都市 城中村农民 悖论心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闻军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强化教育培训质量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特点。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对中国农民职业培训值得借鉴和学习。重视农民技术培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转变教育培训观念,强化素质能力教育;尊重农民需求意愿,方便灵活开展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管理农民培训;强化行参与作用,形成相互合作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波
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要手段。有力的经费筹措机制对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因此,我国亟需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本文基于对中外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筹措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现今必须通过立法来构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明确经费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长效的考评监督机制,保障职业技术教育的顺利开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智敏 唐昌海 姚延芹
本文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业倾向的农村人口对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影响农耕者需求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培训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是否对耕作起促进作用;从业技术含量是影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关键因素;职校学习是否对职业流动起到明显的作用是影响在读学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因素。以农民自主选择为基础,以劳动力市场导向为原则,重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市场需求,定位培养”新模式,应该成为今后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需求 影响因素 分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维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丙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