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7)
- 2023(13025)
- 2022(10869)
- 2021(9751)
- 2020(7832)
- 2019(17976)
- 2018(17634)
- 2017(32133)
- 2016(17350)
- 2015(19191)
- 2014(19117)
- 2013(19056)
- 2012(18364)
- 2011(16855)
- 2010(17320)
- 2009(15896)
- 2008(15592)
- 2007(14386)
- 2006(13399)
- 2005(12293)
- 学科
- 济(76057)
- 经济(75969)
- 业(52979)
- 管理(48096)
- 企(37665)
- 企业(37665)
- 农(34793)
- 地方(27678)
- 中国(27359)
- 农业(23835)
- 业经(21594)
- 方法(20316)
- 技术(19441)
- 学(16549)
- 数学(16487)
- 制(16388)
- 发(16256)
- 数学方法(16250)
- 财(14737)
- 银(14073)
- 银行(14058)
- 环境(13806)
- 融(13719)
- 金融(13717)
- 行(13702)
- 地方经济(13462)
- 技术管理(13125)
- 发展(12193)
- 展(12146)
- 和(11122)
- 机构
- 学院(248497)
- 大学(243827)
- 济(100045)
- 经济(97538)
- 研究(93375)
- 管理(93271)
- 理学(78041)
- 理学院(77034)
- 管理学(75763)
- 管理学院(75268)
- 中国(72556)
- 科学(57469)
- 京(53970)
- 农(50479)
- 所(47807)
- 江(46272)
- 财(45863)
- 中心(44051)
- 研究所(42879)
- 业大(38503)
- 农业(38035)
- 范(37801)
- 师范(37437)
- 省(35839)
- 州(34991)
- 北京(34159)
- 财经(33947)
- 院(33785)
- 经(30385)
- 师范大学(29677)
- 基金
- 项目(161864)
- 科学(128141)
- 研究(122878)
- 基金(112980)
- 家(98636)
- 国家(97604)
- 科学基金(83365)
- 社会(77925)
- 社会科(73413)
- 社会科学(73398)
- 省(69800)
- 基金项目(60155)
- 划(56099)
- 教育(55184)
- 自然(51518)
- 编号(50698)
- 自然科(50219)
- 自然科学(50210)
- 自然科学基金(49269)
- 资助(43321)
- 发(42011)
- 成果(41516)
- 创(38618)
- 课题(37702)
- 重点(37164)
- 创新(35268)
- 部(34217)
- 发展(33987)
- 展(33410)
- 国家社会(31186)
- 期刊
- 济(131683)
- 经济(131683)
- 研究(80132)
- 中国(68597)
- 农(51709)
- 科学(38114)
- 学报(37375)
- 管理(36791)
- 教育(35966)
- 农业(34278)
- 财(32637)
- 融(29211)
- 金融(29211)
- 大学(28781)
- 学学(26533)
- 业经(25528)
- 技术(23564)
- 经济研究(17787)
- 业(16715)
- 问题(16656)
- 财经(15671)
- 资源(15125)
- 科技(14784)
- 图书(14115)
- 经(13635)
- 技术经济(13095)
- 版(12623)
- 坛(12558)
- 论坛(12558)
- 农村(12480)
共检索到413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浙江是全国首批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之一,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份,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政策,必须搞好"补改结合"试点,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城乡建设则要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事实上,即使在近期整体经济下行的形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山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土地开发和保护问题已成为浙江省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丽水市,地处浙江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玉香
近年来,浙江省为缓解工业用地瓶颈,选择了"人往高处走,工业梯田上山坡"的方式,向低丘缓坡要地,拓展山坡工业空间。这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又保障了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了双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永俊 胡希军
针对浙江省人多地少的严峻现实,分析了陡坡地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陡坡地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的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区域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分层布局,重视生态建设,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合理开发 持续利用 浙江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梅国芳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湖北省松滋市坡度在6度至20度的低丘缓坡地82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可供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达9471公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松滋市努力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摸索形成了"向山地要空间、向空间要空间、向结构要空间"的节约集约用地模式。"三大理念"主导综合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杉 陈前虎 梁影君 姚宏平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低丘缓坡 土地评价 开化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磊 张洪 包广静 张静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镇经济带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社会经济限制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生态经济制约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4个一级和九个二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并根据不同类型区低丘缓坡土地禀赋与社会经济情况,具体阐述了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曹磊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科学分析了中部低山丘陵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中部低丘缓坡区存在着开发利用方式简单、开发目标单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交通条件差、工程性缺水普遍、工程后期管护乏力的问题。因此,中部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应统筹规划、合理选择开发利用模式,在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蓄引水设施和对外通道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改良土壤,强化工程管护工作。
关键词:
中部 缓坡 耕地 后备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洪荣
福建省龙岩市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面积占总面积的78.6%。近年来,为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龙岩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独辟蹊径,把解决发展用地的注意力放到科学合理开发低丘缓坡地上来,引"工业上山",建"梯田工厂"。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华
泸西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距昆明市200公里左右,是省会的东大门。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6.44万公顷,其中耕地6.1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57%,山地和丘陵13.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97%,平坝仅占18.03%。全县可利用的平地资源相当有限,因此,城镇向山坡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萍 卫新 王美青 孙永朋
低丘缓坡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也是农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宝库。该文评价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把握四个突出、构建三大体系"的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基本思路。根据浙江省低丘缓坡资源分布和农业发展特定的格局,提出了全省4个基本低丘缓坡区域类型的集约利用路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浙江省 低丘缓坡 农业资源 集约利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玄梅 张全发 杨玉画
晋西地处山西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与残塬沟壑两大区域,境内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旱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其中15度以上旱坡耕地约617万亩,占到该区旱坡耕地面积的329%,占7度以上旱坡耕地面积的465%。这一区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楚亮
近年来,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江西省共青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的压力日渐增大,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出路在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总体思路是,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绘,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袁正科 宋戈
我国亚热带地处北回归线到北纬34°间,包括秦岭—淮河到东南沿海丘陵山地之间的广大地区,由于受东南季风之惠,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山丘坡地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多种喜温作物和经济林果生长,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基地。这一地区山丘岗地广布,坡地面积大,其中缓坡地是坡地的精华所在,是经济林果、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南方农林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亚热带山丘缓坡地由于存在土层薄、土壤不耐干旱和气候季节性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土
关键词:
缓坡地 亚热带 高效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世贤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不断扩大,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劲。然而,地从哪里来?在国家严管土地的政策大背景下,如何既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又能缓解工业用地紧张的局面,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用地平台?有的地方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连的生态节地之路——以大连高新区天地软件园低丘缓坡开发为例
浙江省富阳县丘陵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基于三阶段DEA的浙江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丘陵山坡地生态治理模式探索——以浙江省建德市平山顶生态园为例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采矿废弃地如何“由废变宝”?——浙江省德清县废弃矿地综合利用工作情况调研
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配置的几个问题探讨——以浙江省为例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展情况的阶段性调查——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差异化税收开辟节地新路——浙江省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试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