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
- 2023(1433)
- 2022(1263)
- 2021(1138)
- 2020(877)
- 2019(2050)
- 2018(2054)
- 2017(4080)
- 2016(2200)
- 2015(2388)
- 2014(2260)
- 2013(2312)
- 2012(2049)
- 2011(1852)
- 2010(1773)
- 2009(1590)
- 2008(1508)
- 2007(1457)
- 2006(1201)
- 2005(1148)
- 学科
- 济(11749)
- 经济(11740)
- 方法(7508)
- 数学(7332)
- 数学方法(7255)
- 管理(5079)
- 业(4652)
- 企(3591)
- 企业(3591)
- 中国(2761)
- 动(2615)
- 劳(2406)
- 劳动(2403)
- 农(2042)
- 财(2036)
- 贸(1765)
- 贸易(1764)
- 易(1736)
- 学(1489)
- 市场(1420)
- 融(1392)
- 金融(1392)
- 业经(1345)
- 法(1337)
- 务(1329)
- 财务(1324)
- 财务管理(1322)
- 银(1305)
- 银行(1298)
- 企业财务(1282)
- 机构
- 大学(31143)
- 学院(30309)
- 济(15095)
- 经济(14926)
- 管理(11627)
- 理学(10334)
- 理学院(10245)
- 研究(10194)
- 管理学(9942)
- 管理学院(9895)
- 中国(8199)
- 财(6408)
- 京(6239)
- 科学(5920)
- 经济学(5532)
- 财经(5432)
- 经济学院(5100)
- 经(5090)
- 所(5078)
- 中心(4974)
- 农(4730)
- 研究所(4640)
- 业大(4455)
- 财经大学(4294)
- 江(4206)
- 北京(3895)
- 农业(3791)
- 院(3681)
- 经济管理(3353)
- 融(3266)
共检索到43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国进 丁杰 赵向琴
准确的波动率预测对资产组合配置和风险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股市高频数据预测股票波动率成为可能。股市高频信息的一种应用是使用已实现方差和它的组成部分预测股票波动率。已实现方差可以拆分为已实现负半方差和已实现正半方差两个部分。由于已实现负半方差和已实现正半方差极限形式中包含的连续运动部分完全一致,所以它们的不同仅来源于它们跳跃部分的差异,但连续运动部分的存在是否会"稀释"股价跳跃对波动率所产生的影响,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提取负跳跃和正跳跃。基于负跳跃变差和正跳跃变差,利用HAR模型研究两种不同方向的跳跃是否对波动率产生不对称影响,使用DM统计量和样本外R_(os)~2作为评判标准,考察这种区分跳跃方向的做法是否改进了对波动率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负跳跃对应未来波动率上升,正跳跃对应未来波动率下降。作为风险规避者的投资者厌恶风险和不确定性,意味着投资者厌恶未来波动率上升而偏好未来波动率下降。因此,将股价的负跳跃称为"坏"跳跃,将股价的正跳跃称为"好"跳跃。②"好"跳跃导致未来波动率下降,而连续运动部分的上升导致未来波动率上升,两者效应的总和是已实现正半方差对未来波动率的影响不显著;"坏"跳跃和连续运动部分的上升都导致未来波动率上升,两者效应的总和是已实现负半方差对未来波动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③利用"坏"跳跃和"好"跳跃不但能够更好地拟合样本内的未来波动率,而且还能够明显地改善波动率的样本外预测能力。研究结果支持日内收益率的正负符号信息在波动率预测领域有其价值,两种不同方向的跳跃对波动率产生不对称影响。在波动率预测实践中,利用"坏"跳跃和"好"跳跃能够改进对波动率的预测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宝才 项琳
为探究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和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对波动率预测的影响,以高频数据建模为视角,基于跳跃、好坏波动率将Realized EGARCH-MIDAS模型进行拓展,以提升模型的波动率预测能力与风险度量效果。运用拓展后的模型,以沪深300指数价格高频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规律,并采用似然函数、信息准则和基于损失函数的DM与MCS等检验方法,综合比较了改进前后的模型对波动率及风险值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显示:(1)沪深300指数收益的长期波动主要来源于连续波动而非跳跃波动,且受正连续波动影响更大,而负跳跃对波动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2)文章提出的拓展模型均能更好地捕捉波动率的长记忆性,在样本内估计和样本外预测上也都有更好的表现,其中同时考虑跳跃与非对称影响的Realized EGARCH-MIDAS-RSJ拓展模型拥有最优的估计及预测效果。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科 陈浪南
运用2000年1月4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每5分钟的高频金融数据,采用核估计量估计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序列,运用修正的已实现门阀多次幂变差估计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的跳跃序列,实证分析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的各种特征,并运用ACD模型、ACH模型以及扩展的ACH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的持续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及其跳跃都具有集聚的特征,高频波动率发生显著跳跃的比例相当高,高频波动率跳跃的幅度、强度和跳跃幅度的分布都具有时变性,而跳跃对高频波动率的贡献却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样本期,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且跳跃的持续期存在较强的长记忆性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丹 尹优平
高频数据中的噪声和价格跳跃使得波动的估计缺乏一致性,本文提出用门限预平均实现波动的方法估计同时存在市场微观结构噪声和价格跳跃时高频价格波动,该方法是资产价格实际波动的一致估计,并有最优的收敛速度。模拟发现,门限预平均实现波动和常用的高频波动估计方法相比,有更小的均方误差。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表明,门限预平均实现波动能减少波动预测误差,得到更为精确的风险管理价值。
关键词:
噪声 跳跃 门限预平均实现波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科 陈浪南
采用修正的已实现门阀的多次幂变差和C_TZ统计量,利用上证综指2000年1月4日至2008年12月31日每5分钟的高频数据估计了中国股市波动率的跳跃成分,通过构建AHAR模型、AHAR-CJ模型、AHAR-C_TCJ模型及其各自的标准差形式和对数形式模型,实证研究了跳跃对中国股市波动率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跳跃对中国股市未来的日、周和月的波动率预测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入修正的已实现门阀多次幂变差估计的跳跃成分后,标准差形式和对数形式的AHAR-C_TCJ模型能显著提高对日、周和月波动率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波动率预测 跳跃成分 C_TZ统计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茹婷 李文奇 黄诒蓉
中美贸易摩擦备受各界关注,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率的冲击具有时代意义。本文基于HAR-RV事件拓展模型及日内跳跃Logistic模型,量化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中国沪深300指数及受加增关税影响的行业指数(农产品、通信设备、专用设备、医疗器械、铁路运输、航天装备)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这些指数均会产生迅速且短暂的冲击;美国制裁公告比中国制裁公告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更大;通信设备与医疗器械行业受美国制裁公告影响程度最大;引入贸易摩擦事件会加强波动率预测模型样本内外的预测效果。本文实证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西村友作 门明
本文以跳跃扩散过程为理论基础,利用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上证综指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波动跳跃显著性检验方法与HAR-RV-J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中国股市波动的跳跃特征与波动率模型的预测能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越是波动激烈的时期,发生显著跳跃的频率越多、波动跳跃的幅度与强度越大;中国股市的波动跳跃包含着许多有利于改善波动预测的有效信息;股市的异常波动使得对波动预测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市场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奔 张波
在高频金融数据研究中,估计金融资产价格序列积分波动率时,往往需要考虑市场微观结构噪声与资产价格跳跃的影响。本文将市场微观结构噪声部分地表示成交易信息的参数函数,并结合资产收益序列的跳跃特征,提出资产收益的高斯混合模型。本文利用EM算法进行噪声参数估计的同时,识别资产价格的跳跃,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积分波动率的估计量。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视为Li等(2016)的改进,并在模拟研究中,得到了比Li等(2016)更好的参数估计效果,且即使在跳跃幅度分布误设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识别跳跃的功能。在应用举例中,对比了本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奔 张波
在高频金融数据研究中,估计金融资产价格序列积分波动率时,往往需要考虑市场微观结构噪声与资产价格跳跃的影响。本文将市场微观结构噪声部分地表示成交易信息的参数函数,并结合资产收益序列的跳跃特征,提出资产收益的高斯混合模型。本文利用EM算法进行噪声参数估计的同时,识别资产价格的跳跃,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积分波动率的估计量。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视为Li等(2016)的改进,并在模拟研究中,得到了比Li等(2016)更好的参数估计效果,且即使在跳跃幅度分布误设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识别跳跃的功能。在应用举例中,对比了本文方法与Lee和Mykland(2008)的跳跃发现方法,论证了本文的模型在识别跳跃方面的可靠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群星 孙羽佳 高天晴 杜修立
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上证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日内与隔夜收益率数据为样本,分别基于跳跃相依随机波动率(SVCJ)模型和广义自回归得分(GAS)模型实证研究了中美股市之间的跳跃溢出效应(包括溢出概率、强度和幅度)以及跳跃对未来波动的影响。相关结论如下:中美股市在疫情暴发前后均存在跳跃成分;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跳跃溢出概率更高、强度更大;中美股市的跳跃溢出概率和强度存在一日滞后效应;跳跃对中国股市未来波动的影响更加深远,美国股市存在跳跃杠杆效应。这些结论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投资决策和金融监管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瞿慧 陈静雯
标的资产的波动率是期权定价的核心参数。利用高频数据计算已实现波动并进一步区分为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对连续波动构建带抛物型杠杆的异质自回归伽马模型,并进一步引入符号跳跃以改进波动预测。用复合泊松过程建模跳跃波动,其中随机跳跃大小服从伽马分布。对参数估计值进行从真实测度到风险中性测度的转换,进而实现蒙特卡洛模拟法的期权定价。采用50ETF期权上市起至2017年6月30日合约数据的实证表明,在期权价格均方根误差和隐含波动率均方根误差指标下,基于高频数据的模型较GARCH模型的定价误差更小,考虑跳跃波动可以提升期权定价能力。进一步地,同时考虑跳跃波动和符号跳跃则可以获得最佳的期权定价表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柳会珍 张成虎 李育林
金融资产收益率波动是资产定价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而跳跃是收益率波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修正Z-检验,本文检测识别我国股市波动中跳跃行为,并且研究了跳跃的时序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在市场大波动时期,和连续成份相比,跳跃对于波动率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建立包含跳跃的已实现波动率非齐次自回归模型,在波动模型中纳入滞后绝对日收益率和杠杆效应预测股指收益率波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期的波动预测,包含跳跃和两种影响因素的波动模型表现最好,然而对于提前1月的长期预测,跳跃和连续波动成份分离模型预测明显优于其它模型,这些事实说明跳跃对股指波动率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好坏消息对波动率非对称性具有短期显著影...
关键词:
已实现波动率 跳跃 波动率预测 金融风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恒煜 夏泽安 聂富强
结合日内跳跃识别方法和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对已实现波动率异质自回归模型(HARRV)进行拓展,以刻画连续波动、跳跃波动以及不同方向跳跃波动对未来波动影响的差异和波动的结构转换特征,并运用该模型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高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对未来波动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负向跳跃和正向跳跃往往同时发生且幅度相当,但负向跳跃波动对未来波动的影响更大;在不同波动状态下,历史波动对未来波动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MCS检验结果显示,区分跳跃波动方向和考虑波动的结构转换特征可以显著提升模型的样本内和样本外的预测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瞿慧 周慧
文章运用日内高频价格估计金融资产每日波动,并将其区分为具有不同统计特性的连续与跳跃成分。考虑到不同规模的跳跃可能对应于不同的风险源并具有不同的时间序列特征,提出在已实现波动HAR-RV-J模型和HAR-RV-CJ模型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阈值,将跳跃波动进一步细分为大跳跃与小跳跃,构建区分大、小跳跃的HAR-RV-J-BS和HAR-RV-CJ-BS模型。使用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价格的滚动窗一步外推预测以及SPA检验表明,HAR-RV-CJ-BS模型对于沪深300指数短期、中期、长期波动均有最强的预测能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梁琳琳
根据国际油价波动中存在异常跳跃的情况,本文运用EGARCH-Jump模型对国际油价波动的跳跃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跳跃因素的模型减缓了国际油价波动的持续性,同时杠杆效应消失,表明跳跃性因素是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因素之一,也证实了国际油价波动的跳跃性特征是国际石油市场产生杠杆效应的原因。但从长期来看,跳跃性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扰动影响并不大,国际油价的波动仍主要受正常信息的影响。总体上,EGARCH-Jump模型比普通GARCH族模型能更好地捕捉国际油价波动的动态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