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1)
2023(8344)
2022(6989)
2021(6449)
2020(5387)
2019(12156)
2018(12158)
2017(22488)
2016(12656)
2015(14091)
2014(14276)
2013(13538)
2012(12415)
2011(11296)
2010(11438)
2009(10820)
2008(10566)
2007(9739)
2006(8537)
2005(7887)
作者
(36717)
(31027)
(30835)
(29224)
(19461)
(14677)
(13806)
(11894)
(11652)
(11065)
(10486)
(10353)
(10121)
(9977)
(9854)
(9404)
(9090)
(9029)
(9000)
(8812)
(7864)
(7687)
(7487)
(7066)
(6963)
(6857)
(6812)
(6725)
(6353)
(6235)
学科
(45180)
经济(45081)
管理(42244)
(35552)
(30008)
企业(30008)
方法(16321)
(15418)
(15113)
(13779)
数学(13742)
数学方法(13473)
中国(12561)
(11681)
业经(11649)
(10682)
地方(10485)
(9095)
(9072)
银行(9068)
财务(9021)
财务管理(9000)
农业(8721)
(8691)
(8685)
金融(8683)
体制(8644)
企业财务(8525)
理论(8215)
环境(7733)
机构
学院(177841)
大学(177392)
(69209)
经济(67587)
管理(66190)
研究(61311)
理学(56650)
理学院(55968)
管理学(54911)
管理学院(54587)
中国(46674)
(37696)
科学(37534)
(36104)
(31577)
(31223)
中心(28181)
(28168)
研究所(28090)
财经(27622)
业大(26864)
(24830)
农业(24747)
北京(23265)
(22943)
(22740)
师范(22623)
(22235)
经济学(20989)
(20307)
基金
项目(120524)
科学(94734)
研究(87657)
基金(87419)
(77391)
国家(76750)
科学基金(65210)
社会(55827)
社会科(52742)
社会科学(52731)
(47117)
基金项目(46150)
自然(42145)
自然科(41184)
自然科学(41169)
教育(40931)
自然科学基金(40449)
(39980)
编号(35552)
资助(35106)
成果(30144)
重点(27358)
(27242)
(26773)
课题(25520)
(25381)
(24870)
创新(23371)
国家社会(23269)
教育部(22877)
期刊
(80711)
经济(80711)
研究(52479)
中国(40448)
学报(30564)
(29924)
(29694)
科学(27270)
管理(26375)
大学(23410)
学学(22261)
教育(21267)
农业(19425)
(17016)
金融(17016)
技术(15540)
财经(14391)
业经(13407)
(12346)
经济研究(12327)
问题(10303)
(9676)
(9608)
科技(8345)
业大(8106)
(7653)
理论(7551)
财会(7501)
现代(7433)
技术经济(7357)
共检索到272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春玲   刘继峰  
行政性垄断是转型国家共有的现象。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行政性垄断最初形态是“地区封锁”。《反垄断法》出台前,国家单独发布了针对“地区封锁”的行政法规。但是,这一制度因其层级所限,实施效率未能充分展现出来。而《反垄断法》中因规制行政性垄断的手段和程序不尽合理,同样未能实现制度的预期目标。在新时代,基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紧迫性和全局性。有必要以《反垄断法》为中心,吸收“地区封锁”制度中的合理措施,并重塑“行政—行政”监督关系、“司法—行政”监督关系,从而建立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相适应的制度规则体系,以实现上述政策目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永为  
合营企业是反垄断法上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概念,如何对其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是各国反垄断法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限制竞争的企业合营行为特点,比较欧美反垄断法的相关立法内容与执法实践,借鉴其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合营企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巍  
行政限定型经济垄断行为属于行政垄断行为与经济垄断行为相互嵌合的混合型垄断行为,它由行政权力滥用因素与经济权利滥用因素加总汇合而成。由于现行反垄断法律制度并未包含厘定该种垄断行为法律责任的专门性法律条款,这导致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涉及行政限定型经济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结果缺乏公正性与统一性。为了扭转这一境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必要借鉴域外先进模式,通过修订《反垄断法》方式,对行政限定型经济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类型化区分,并明晰统合型豁免标准所涉及的法益类型与内部构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帅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平的竞争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面的反垄断法。当前,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反垄断制度,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障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权利。同时,还要防止跨国公司在我国垄断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林  
本文从超高定价反垄断规制的争议出发,首先以美国和欧盟为典型,指出了各国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相关差异,进而从判断方法、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等角度阐述了超高定价反垄断规制在执法实践中面临的具体困难,然后论证了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经营者承诺制度在此类案件中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说明了如何在相关案件中适用该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资并购逐步取代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演变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这无疑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加快资本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外资并购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排挤民族产业、形成金融风险,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已迫在眉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从分析运输产业的经济学特征入手,探讨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等行业的自然垄断、共用品和信息不对称属性,研究新近出台的《反垄断法》对运输经济的适用性,反垄断与规制的关系,以及特殊法人法的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万山  
论文探讨了在软件产品经营中存在的市场控制、标准锁定和捆绑销售等方面的垄断。首先,从广义价格机制理论分析限制软件市场控制型垄断的一般政策选择,即政府对软件市场的规制,应把重点放在创造竞争的环境上,让市场竞争去解决政府规制中难以解决的规制信息不对称、信息有意隐瞒与定价规制激励的难题。其次,分析标准性垄断和捆绑性垄断的经济学性质,指出政府对标准垄断规制应防止企业利用合理的标准垄断去施行有意的市场控制,对捆绑垄断应采取严格惩处企业单纯利用捆绑垄断来获得市场力量等规制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雁北  姜姿含  
我国、欧盟、美国等各大司法辖区规制标准必要专利定价行为的法律关注点和法律路径存在着差异。本文从各司法辖区规制标准必要专利的实践出发,指出反垄断法规制具有的独特价值,进而根据反垄断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分析框架,对如何进行标准必要专利不公平定价行为和歧视性定价行为的反垄断法执法和司法,从相关市场界定到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滥用行为判定,最后到是否存在"正当理由"的分析,进行了逐一论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花明  曾杨欢  
超高定价是反垄断法中最具争议的议题之一。对美、欧、韩、中的几起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对超高定价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即竞争状态下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不利消费者情形下的"规制"模式,两者各有其合理性。中国秉承消费者福利优先理念,基于本身竞争文化、市场环境等因素考量,选择"规制"模式,值得肯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破坏市场价格机制、造成执法错误,对超高定价的反垄断规制必须采取审慎态度,即在充分论证市场存在较高进入障碍、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及行业监管不力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可通过优先选择性适用经营者承诺制度、优化超高定价行为的认定方法及加强与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的合作等措施,以提高执法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晓静  
价格歧视是指经营者在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不合理地实施差别价格的行为。基于对垄断行为复杂性的认识,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经验,我国反垄断法确定了对垄断行为进行合理分析的原则,以判断经营者实施的行为是否属于反垄断规制中的垄断行为,进而明确该行为是否具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效果。我国反垄断法的很多规范都不是对一种行为作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进行理性的效果分析。合理原则充分体现了反垄断法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反价格垄断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合理分析原则,对经营者实施的某项具体行为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否构成价格垄断行为,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最终确定是否应当对其进行反垄断规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单单  
平台自我优待行为自产生之初就陷入理论争议之中,但随着欧盟针对谷歌的调查处罚和美欧近期的立法,相关争论已经逐渐明晰,专门立法的推出在国际上也属于大势所趋。对欧美自我优待行为立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美欧的法案均采取以数额门槛代替相关市场界定和支配地位认定的路径,并以竞争行为模式分析吸收竞争效果评估。但由此反映出的是:美国以"自我革命"为监管价值观,欧盟则采取"防守反击"的监管理念,美欧之间相似规则背后的理念差异,将导致国际监管的冲突与协调,这也是我国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的历史机遇。我国应落实中央会议和文件精神,完善我国平台经济监管的价值理念与制度,平台经济企业既要积极主动拥抱监管,更要不断加强自律与合规,遵循市场和行业的本质,处理好与竞争对手、商业合作伙伴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公平竞争和开放共享的商业生态,从根本上消灭违法自我优待行为产生的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必须加以区分。提出垄断结构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反过来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载体和制度安排 ,因此我国反垄断立法不应该指向垄断结构 ,而应该指向垄断行为。对于垄断结构本身 ,适当的政府规制是必要的 ,但要致力于规制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防止规制失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莉  万光彩  
《反垄断法》语境中的价格歧视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行为之一。《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规制存在认定标准不清晰、法律责任规制不完备、价格歧视行为合理抗辩和适用例外法律规制笼统粗略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规制的不足,建议在配套法规中明确价格歧视行为违法的法律要件和列举行为合理抗辩和适用例外事由。同时补充《反垄断法》中有关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责任规定,形成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完备法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