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
- 2023(1836)
- 2022(1600)
- 2021(1567)
- 2020(1267)
- 2019(3082)
- 2018(2869)
- 2017(5233)
- 2016(2807)
- 2015(3220)
- 2014(3207)
- 2013(3469)
- 2012(3106)
- 2011(2721)
- 2010(2793)
- 2009(2588)
- 2008(2569)
- 2007(2319)
- 2006(2048)
- 2005(1974)
- 学科
- 济(10638)
- 经济(10627)
- 出(10301)
- 贸(9522)
- 贸易(9522)
- 易(9461)
- 口(7618)
- 出口(7617)
- 出口贸易(7617)
- 管理(6756)
- 业(6322)
- 方法(5525)
- 财(5287)
- 数学(5183)
- 数学方法(5164)
- 制(4825)
- 企(4717)
- 企业(4717)
- 制度(3923)
- 度(3923)
- 服务(3315)
- 疗(3240)
- 医疗(3218)
- 农(3180)
- 财政(3136)
- 中国(3013)
- 政(2960)
- 务(2023)
- 支出(2023)
- 财务(2020)
- 机构
- 大学(40565)
- 学院(38924)
- 济(19680)
- 经济(19052)
- 管理(14850)
- 研究(13865)
- 中国(12385)
- 理学(12304)
- 理学院(12168)
- 管理学(12033)
- 管理学院(11949)
- 财(10033)
- 京(8702)
- 财经(7516)
- 农(7500)
- 中心(7449)
- 科学(7352)
- 江(7270)
- 经济学(7006)
- 经(6929)
- 所(6888)
- 经济学院(6444)
- 省(6008)
- 研究所(5938)
- 农业(5752)
- 业大(5607)
- 财经大学(5560)
- 北京(5339)
- 州(5227)
- 院(5088)
共检索到67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安克敏,鹿惠忠
在会计核算中,“应收款”是指单位在开展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应该收回而尚未收回的款项,属于业务往来中的正常现象,它代表一个单位的债权。单位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每项债权应根据其发生的时间、业务性质和其他结算条件及时清理回收,以保证单位资金的安全,并随时补充支持业务活动的流动资金。为了便于对各类债权的管理与核算,以及分析流动资金的占用、活动情况和变化趋向,为合理安排使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立
会计科目按要素分类,不能允许双重性质的会计科目存在,医院现行的“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既有属于资产性质的,也有属于负债性质的,从而使会计报告的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存在大量泡沫,信息显著失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在院病人医药费 科目 性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树全,杨莉,马淑华
(一)设制的目的及依据 为了简化汇总和核算程序 提高工作效率,真实地反映业务结算的全貌和对应关系,便于复核,减少差错,堵塞漏洞,规范核算,提高管理水平。 依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借贷记帐的规则和复式记帐法的原理,鉴于出院结算所涉及到的四个科目都是盘存或结算帐户,不参于成本核算,只用余额,无需累计。并参考了《科目汇总表》的格式和记帐方法,结合各科目的使用和对应关系而设制的。对医疗应收款的一级科目“出院病人欠费”另列了一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幼川
当前,劳保医疗及公费医疗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学的制约机制,享受单位放弃管理,享受个人只重视满足其需要,缺少参与和节约意识,致使单位医药费超支严重,浪费惊人。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改革这种由国家或企业全包下来的医疗保健制度已势在必行。全国各地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大同小异,其具体做法多为:(1)规定职工个人医药费定额;(2)定额内医药费用全部报销,超定额医药费用分年龄组,按不同比例,大部分报销,小部分职工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李,陈芙蓉
医药费的过快增长及因此而引起的住院欠款的剧增长期困扰着患者(单位及家属)和医院双方。本文分析公费、自费住院人的医药费构成、住院时间、疗效,探讨控制医药费不合理增长并减少住院欠款的方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士荣
医院的医疗应收款是指医院已经提供医疗服务和商品消耗,尚未收回病人的医疗费用。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必须加强对医疗应收款的核算与管理,医院住院处收费人员要做到先记账后取药或检查治疗,杜绝欠费。发现病人欠费及时催交,防止造成呆账和坏账损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急、危、重抢救病人,旦又不能交足费用造成欠费的情况。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医疗应收款,目前国家财政无力解决,医院应做坏账损失处理。 对于坏账损失可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转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瞿婷婷 解乃琪 易沛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自2011年起正式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本文采用2013—2014年广东省多个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建立倍差法模型,定量评估了此项改革的控费效果,分析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革没有显著降低住院医药费用,但使医保付费降低了5.76%,使患者付费提高了7.01%。改革对一级医院的控费效果符合政策目标,对三级医院的控费效果则不尽理想,这与三级医院的医保付费限额偏低有关。为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足额的付费,并规避年终清算的超支风险,三级医院在不同药品之间、不同医疗项目之间以及医药之间将目录内或报销比例较高的医药项目(西药、中成药)替换为目录外或报销比例较低的医药项目(中草药、检查、手术、化验)向患者转移医药费用,同时将较低和较高的医保付费分别分配在年初和年末。上述结果对不同的样本期、控制组均稳健成立。本文为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明卫 徐文慧
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均发现,退休导致职工医疗服务利用增加和医药费用上涨。本文基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报销明细数据,使用按日度量的年龄作配置变量的断点回归设计,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具体而言,首先,退休对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导致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6.5%。其次,患者退休后住院费用下降不是因为医生为患者选择了低自付费用的治疗方案,而是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改善或个人支付能力下降所导致的。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公共部门职工和男职工退休后次均住院费用下降,而民营部门职工和女职工的次均住院费用退休后没有下降。由于职工退休后不会多消费住院医疗服务、不会多花住院医药费用,延迟退休不一定能抑制医药费用上涨。
关键词:
退休 医药费用 医疗服务利用 健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启莲
以往国有医院“医疗应收款”核算办法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不适应现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及加入WTO后医院管理的要求。引进企业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作为医疗欠费的准备金,将医疗应收款可能形成的损失纳入成本核算,对医院持续经营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医疗应收款 医疗保险费用 成本核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淑芹
“医疗应收款”和“医疗预收款”两个帐户是医院往来款项核算与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药品、卫生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检查治疗项目逐步增多,加之部分收费标准调整,致使疾病经济负担上升较快,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申章 戴慧琴
农民看病就医的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理顺农村医药价格,推进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而且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配合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安徽省物价局在阜阳、宿州、宣城、巢湖、安庆等5市33县选取132个非营利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汉培
从80年代至今,我国的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极为迅速,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据统计,我国1989年~1994年6年中医药费平均增长了26%,而1994年度就比上年度增加45%。上海市医药费用增长更快,从1985年~1994年10年间,从3.2亿增至57.3亿元,增加了15.7倍,年均增长率为35.8%,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约16个百分点。医药费用增长的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造成医药费用的支出脱离了经济增长水平,发展失衡,给国家、企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艳,郭秀君,任苒,郭滨
门诊医疗服务涉及面广,利用频率高。因此,门诊医疗费用对公费医疗费用的增长影响较大,据统计,大连市公费医疗门诊就医费用中,70%左右的费用是药品支出。因此,在研究影响公费医疗费用增长因素及控制措施时,分析门诊药费支出水平及增长速度是有意义的。 本文资料来源于大连市卫生局公费办1991~1994年抽查的公费医疗门诊处方资料和1995年对3所综合医疗门诊就医公费医疗对象的门诊处方调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廷锋
近几年来,住院病人医药费直线上升,加重了个人、企事业单位、地方财政部门的经济负担,各方面反响强烈。分析住院病人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有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药,调整医疗收费标准等合理因素,也存好多不合理因素。这些不合理因素主要表现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爽,刘京利,张玉清
一、改革的内容 1.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医药费用总量控制: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药收入总量的增长幅度,在1995年基础上不得超过20;药品收入增长幅度限于比上年增长15%;每一门诊人次、第一住院床日费用及人均药品费的增长幅度也按上述比例进行控制。 2.在实行医药收入总量控制的同时,进行收费结构调整,适当增设和提高了部分技术劳务含量较高的收费项目和收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