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3)
- 2023(3606)
- 2022(3037)
- 2021(2916)
- 2020(2495)
- 2019(5695)
- 2018(5376)
- 2017(10238)
- 2016(5949)
- 2015(6754)
- 2014(6953)
- 2013(7137)
- 2012(6648)
- 2011(5670)
- 2010(6036)
- 2009(5931)
- 2008(6170)
- 2007(5442)
- 2006(5004)
- 2005(4749)
- 学科
- 济(24682)
- 经济(24649)
- 管理(22571)
- 财(21282)
- 业(19224)
- 企(16612)
- 企业(16612)
- 财政(11958)
- 政(9598)
- 方法(9331)
- 务(8818)
- 财务(8810)
- 财务管理(8769)
- 企业财务(8393)
- 制(8188)
- 中国(8152)
- 数学(7840)
- 数学方法(7753)
- 农(7666)
- 土地(7616)
- 学(6742)
- 地方(6696)
- 体(5549)
- 度(5475)
- 制度(5474)
- 业经(5207)
- 策(5089)
- 体制(4856)
- 银(4738)
- 银行(4736)
- 机构
- 学院(80357)
- 大学(80330)
- 济(32427)
- 经济(31602)
- 管理(30248)
- 研究(26857)
- 财(26262)
- 理学(24888)
- 理学院(24629)
- 管理学(24261)
- 管理学院(24117)
- 中国(23977)
- 京(17917)
- 财经(16194)
- 科学(15873)
- 江(15160)
- 经(14473)
- 所(13754)
- 中心(13504)
- 农(12661)
- 省(11904)
- 研究所(11643)
- 北京(11493)
- 财经大学(11454)
- 州(11231)
- 范(10540)
- 师范(10480)
- 业大(10351)
- 经济学(10072)
- 院(9795)
- 基金
- 项目(46938)
- 科学(36497)
- 研究(35383)
- 基金(33701)
- 家(28558)
- 国家(28285)
- 科学基金(24371)
- 社会(22751)
- 社会科(21598)
- 社会科学(21591)
- 省(18249)
- 基金项目(17183)
- 教育(16381)
- 自然(14936)
- 划(14764)
- 编号(14721)
- 自然科(14560)
- 自然科学(14556)
- 资助(14424)
- 自然科学基金(14271)
- 成果(13124)
- 部(10666)
- 课题(10550)
- 重点(10375)
- 性(9870)
- 国家社会(9466)
- 发(9271)
- 教育部(9127)
- 创(9039)
- 人文(8993)
共检索到142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长安
由于房地产市场在一系列宏观调控中始终难以低下"高昂的头",土地拍卖市场就不时风生水起,而政府的土地出让金也随之水涨船高,"千亿俱乐部"的成员不断增加。根据有关数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国家间经济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超越国界的经济、政治协调日渐重要。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爆发带来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构,也为崛起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甚高,加之中国正处于由资本净引进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的转折点,内外经济环境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面对种种变化,作为国家治理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维宸
"土地财政"何以成为地方的主要"生财之道"?改革开放一直采用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策略。1994年以前,财税体制改革的主题思路是"减税让利",明确中央将一些权力下放到地方和企业,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制"。但"减税让利"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占GDP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截至9月底,北京市今年公开出让土地成交187宗,土地出让总价款556.27亿元。同期,北京市财政收入1519.5亿元,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土地出让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在35%左右;而2007年和2008年,这个比例分别为29%和27%。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雍君
自90年代末以来,政府越来越依赖财政稳定政策调控国内经济,但在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系列牵制因素将逐步而有力地削弱财政稳定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导致政策效果捉摸不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高涨,地方政府来自土地的收入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对"土地财政"的关注,但许多认识是不正确或者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地方财政实际的。本文从财政学的角度,对"土地财政"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分析了"土地财政"的来龙去脉、"土地财政"的利弊得失,提出了如何从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培养地方税体系、开辟地方新财源等方面着手来规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黎娜 千慧雄
土地财政作为当前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问题,饱受来自多方的问责。鉴于土地存量的有限性,体制外获取土地财政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而土地财政对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又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将土地财政由体制外转入体制内刻不容缓。这一改革在理论上要解决定性和定量两个问题,即征税的合理性及税率。本文以城市集聚力为标准进行的研究表明:通过土地财政的征税方式可以提高城市集聚力,即具有合理性;存在一个最优的税率,使得城市的集聚力达到最大;这一最优税率与消费者工业品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住房边际成本增速、贸易成本正相关,与工业品消费替代弹性负相关。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市 集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土地财政主要是指地方政府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转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以获得市政建设资金,或作为抵押品获得银行贷款,用于弥补财政收入不足。土地是稀缺性的生产要素,根据市场经济理论,经济行为主体利用其获得经济收益属理性行为,且我国当前又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势必会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所以,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土地出让收入本质上并无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保春
我国地方政府向城镇国有土地使用者征费的制度始于1987年。198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将土地使用费改为土地使用税;1989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管理的通知》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益峰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过快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财政成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面临分税制改革背景之下财权事权失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地方政府的过度企业化定位偏向以及政绩考评机制的缺陷。要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失控问题,必须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划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改革官员考评升迁机制,同时还必须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在富 苏明
按照目前的财税体制,地方政府具体行使国有土地的所有者权利,具体负责征地出让等操作,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由地方政府实际支配和使用。因此,要客观分析评价土地财政现象,比较可靠的途径是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研。为实地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情况,课题组分别对我国两个相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彦军
应当说,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成效显著,而土地出让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尽管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多重影响,我国全年土地出让收入仍达到2.69万亿元,为地方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这种被称之为"土地财政"的现象,也更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并被认为是推高房价、强制拆迁等现象的主要诱因。就当前体制现实看,土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土地在为地方政府汲取大量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引发不少负面效应,治理"土地财政"问题,应着力完善财政收支制度,合理配置财政权限,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创收的"热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侯昭瑞 林子琪
在研究土地财政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土地财政模式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土地财政的具体形式或类型。土地财政模式是在一定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以财政社会学为视角,把土地财政模式划分为贡纳型土地财政、租金型土地财政、利润型土地财政和税收型土地财政。中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为租金型土地财政,应转型为税收型土地财政。同时认为,土地财政模式转型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制度变迁过程。
关键词:
土地财政模式 转型 财政社会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