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0)
2023(6915)
2022(5951)
2021(5537)
2020(4876)
2019(11381)
2018(10908)
2017(21675)
2016(12055)
2015(13800)
2014(14121)
2013(14335)
2012(13417)
2011(11902)
2010(12061)
2009(11371)
2008(11752)
2007(10493)
2006(8765)
2005(7738)
作者
(35277)
(29957)
(29720)
(28671)
(18685)
(14358)
(13680)
(11703)
(10952)
(10621)
(9988)
(9900)
(9502)
(9483)
(9440)
(9275)
(9262)
(8725)
(8620)
(8470)
(7474)
(7218)
(7157)
(6919)
(6701)
(6624)
(6547)
(6545)
(6015)
(5980)
学科
(53363)
经济(53313)
管理(37490)
(34844)
(27839)
企业(27839)
(27156)
方法(26871)
数学(24376)
数学方法(24210)
(14985)
中国(13535)
(12949)
财务(12935)
财务管理(12886)
财政(12785)
企业财务(12249)
(12163)
(11227)
地方(11086)
(10404)
(9641)
贸易(9641)
农业(9441)
业经(9401)
(9358)
土地(8560)
(7801)
银行(7780)
(7671)
机构
大学(176146)
学院(175220)
(74751)
经济(73285)
管理(67187)
理学(58087)
研究(57620)
理学院(57451)
管理学(56544)
管理学院(56221)
中国(44552)
(42838)
(36565)
科学(36035)
(32499)
财经(30610)
(30195)
(27676)
业大(27466)
中心(27374)
研究所(27133)
(27006)
农业(25844)
经济学(24241)
北京(22589)
财经大学(22423)
经济学院(22344)
(21452)
师范(21250)
(20341)
基金
项目(114880)
科学(89415)
基金(83584)
研究(82368)
(72735)
国家(72158)
科学基金(61276)
社会(52602)
社会科(49933)
社会科学(49915)
(44799)
基金项目(44797)
自然(39390)
自然科(38437)
自然科学(38422)
教育(37966)
自然科学基金(37735)
(37540)
资助(34415)
编号(33406)
成果(27134)
(26437)
重点(25852)
(24186)
(23487)
科研(22792)
课题(22577)
教育部(22407)
创新(22072)
国家社会(21999)
期刊
(78895)
经济(78895)
研究(51366)
(38621)
中国(35167)
学报(28449)
(28381)
科学(25566)
大学(20987)
管理(20621)
学学(20007)
农业(18737)
财经(15651)
(14464)
金融(14464)
技术(13715)
经济研究(13710)
教育(13405)
(13398)
业经(12534)
问题(11155)
(10077)
财会(9785)
会计(9330)
技术经济(9269)
(9130)
(8909)
统计(8850)
理论(8446)
商业(8331)
共检索到257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玲  胡贤辉  杨钢桥  
由于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权缩小而事权范围扩大,因此地方政府想到了以地生财,产生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虽然实现了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业绩,但是"土地财政"也产生了负外部效应,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地方政府"届际"之间的不公平等问题,影响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因此要消除"土地财政"负外部效应,使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对等,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允许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土地出让金逐年征收;逐年制定征用农地和批租的指标等几方面入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谢升峰  
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财政投资在引致消费、流动资产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具有一定需求效应 (小于私人投资的效应) ;在财政投资的供给效应方面 ,以供给总量及资本产出效益来衡量的数量效应是下降的 ,以投资产值结构比衡量的结构效应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在界定了财政投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财政投资外溢效应的生产函数和计量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比较明显,且呈逐渐增强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政投资逐渐从竞争性行业转向基础设施领域,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需要基础设施这种"沉淀资本",提高了民间部门的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红荧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随着财政分权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受利益的驱使不断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地生财"来获取地方发展资金,进而使地价飞涨,房地产泡沫危机四伏。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居民的住房权利一直是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嘉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芳  滕秀秀  易媛  
文章基于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密切关联的事实,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借鉴DebtRank算法思想,构建地方政府债券网络级联失效模型,测度省级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财政与其关联关系。研究发现:(1)银行端系统性风险值显著小于政府端系统性风险值;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最高,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最低。(2)土地财政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均存在二八效应;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高的地方政府节点,其自身脆弱度较低,不易发生系统性风险;自身脆弱度高的地方政府节点,其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较低,对整体债券网络的传染效应也比较有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竹  
土地财政收入是城市经济早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是否会削弱甚至抑制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明确。选取2012—2022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共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产总值和公共服务水平两方面作为被解释变量,探究土地财政依赖度作为核心变量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持续加深,会削弱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具备显著的门槛效应;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门槛效应存在差异;相对公共服务水平而言,城市生产总值对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反应更为敏感。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竹  
土地财政收入是城市经济早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是否会削弱甚至抑制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明确。选取2012—2022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共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产总值和公共服务水平两方面作为被解释变量,探究土地财政依赖度作为核心变量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持续加深,会削弱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具备显著的门槛效应;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门槛效应存在差异;相对公共服务水平而言,城市生产总值对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反应更为敏感。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笔者采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今后只有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居民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将以前的投资型财政转变为消费型财政,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使经济步入依靠消费拉动的均衡增长路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安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亚行以技术援助、提供贷款等方式,大力推动PPP项目在我国的发展。鉴于过去发展PPP的相关经验,亚行指出,成功的PPP项目能够带来积极的财政效应,如产生财政红利、促进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等。但PPP项目也蕴含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一些质量不高的PPP项目还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政府部门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一、PPP对于财政的积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增刚  王玉凤  王春艳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此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本文基于1997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季度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这与国内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一致,并且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影  牛毅  
本文运用我国2006年-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财政透明度对腐败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财政透明度与腐败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腐败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