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4)
2023(14437)
2022(12302)
2021(11448)
2020(9771)
2019(22431)
2018(21814)
2017(42771)
2016(22712)
2015(25831)
2014(25826)
2013(25704)
2012(23768)
2011(21141)
2010(21124)
2009(19721)
2008(19652)
2007(17177)
2006(14851)
2005(13372)
作者
(63401)
(53490)
(53188)
(51218)
(33924)
(25639)
(24392)
(20745)
(20046)
(19089)
(18223)
(17939)
(16876)
(16849)
(16810)
(16621)
(15958)
(15785)
(15343)
(15189)
(13137)
(12967)
(12906)
(12369)
(12213)
(11966)
(11587)
(11413)
(10717)
(10437)
学科
(111574)
经济(111471)
管理(68971)
(62303)
(52902)
企业(52902)
方法(46791)
数学(41060)
数学方法(40604)
(39284)
中国(24871)
(24347)
地方(23784)
(22521)
(21986)
(20860)
财务(20816)
业经(20801)
财务管理(20757)
税收(20528)
(20351)
企业财务(19755)
(18664)
(16083)
贸易(16076)
财政(16056)
(15874)
农业(15821)
理论(15767)
(15529)
机构
大学(325882)
学院(325651)
(143533)
经济(140812)
管理(125687)
理学(108375)
理学院(107236)
研究(106640)
管理学(105517)
管理学院(104904)
中国(82372)
(76942)
(66326)
科学(63005)
财经(57164)
(53134)
(51713)
中心(49424)
(48820)
(48146)
研究所(47505)
经济学(46049)
业大(44416)
财经大学(42146)
经济学院(41386)
北京(41300)
(39695)
师范(39323)
(37768)
(37685)
基金
项目(211830)
科学(167330)
基金(155766)
研究(155256)
(134156)
国家(133103)
科学基金(115365)
社会(101082)
社会科(95938)
社会科学(95915)
基金项目(82239)
(81736)
自然(73298)
自然科(71585)
自然科学(71565)
教育(71229)
自然科学基金(70252)
(68208)
资助(63806)
编号(62640)
成果(51046)
(47852)
重点(47498)
(45244)
(43939)
国家社会(42455)
课题(41982)
教育部(41690)
创新(41219)
科研(41027)
期刊
(159472)
经济(159472)
研究(102099)
(65231)
中国(60569)
学报(47001)
管理(44627)
科学(43212)
(42338)
大学(35943)
学学(34326)
财经(29226)
农业(28141)
技术(28116)
(27831)
金融(27831)
经济研究(27552)
教育(26938)
(25161)
业经(23086)
问题(20658)
(18719)
技术经济(17268)
统计(16834)
财会(16625)
(16275)
(16119)
(14968)
(14959)
理论(14766)
共检索到48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东作  
"土地财政"是政府利用其垄断的土地征收权,通过低价征地并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而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的非学术化称谓。"土地财政"的制度基础是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直接诱因是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财力不足。"土地财政"增加了我国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间接维持了现行的分税制体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土地财政"也导致了失地农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房价居高不下,地方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健运行和社会的稳定。从马克思的地租"国债(国税)"理论入手,客观分析了我国"土地财政"存在的合理性,并探讨以"国税"替代"国债"的"土地财政"的改革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鋆  杨慧玲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其农业地租的存在条件、来源及表现形式皆不同于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农业地租。土地流转收益与农业补贴是我国农业地租的历史表现。地租又是一个关系范畴,地租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的形式下掩盖的生产关系及与之相应的分配关系,不能以"物的形式"作为我国农业地租的评判依据。本文基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地租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微观模拟,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农业地租的现实性进行历史的分析,力求揭示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地租的变化路径及内在规律,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超  
资本增殖的逻辑要求不断降低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因而流通技术发展表现出不断突破时空界限的"加速主义"趋向。数字平台在传统商业领域的应用和拓展,降低了经济链条中的各种流通费用,并成为新流通渠道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一次"流通革命"。数字平台企业的相关营收来自从别处转移来的剩余价值,本质上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范畴。一些平台企业单纯依靠所有权垄断而索取"经济租"的行为,会推高社会总流通费用,侵蚀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一些平台企业的强势地位重塑了价值链分工的市场秩序,给非平台企业、公众甚至社会带来了负外部性。要发挥数字平台对国民经济的正向服务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数字平台企业进行反垄断规制、经济性规制以及社会性规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建国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迅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数字经济进行分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数据要素转化为数据产品的过程是赋予"人的数据"以使用价值、赋予"物的数据"以劳动属性的过程。数字经济挖掘和激发了商品的创造力,极大地拓展了商品的来源与范围,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产出被广泛地商品化了。数字经济的"革命性"通过对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扬弃"而得以体现,但数字经济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属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周期问题。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促进人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敏  
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沿袭重商主义传统,无法揭示国际关系内在矛盾从而丧失了对许多国际现象的解释能力。受马克思影响的西方左翼学者,在强调资本主义国际关系历史性与不平衡性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偏离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及其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论缺陷。国际关系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应从资本本质出发,基于资本在运动中形成的资本—劳动、资本—资本的经济关系进一步探讨资本—国家、国家—国家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李海海  
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从短期看可能跟需求有关,但长期而言实际上是由其租金决定的。通过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即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化和土地供给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土地财政"是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惠昶  孙涵  
债务的有效使用能使债权国和债务国实现互利互惠,但如果债务使用不当,无法转化为资本,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本国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下降,且无法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希腊没有把外债用于发展生产、扩大贸易,而是直接用来提高工资和社会福利,结果造成了GDP和人均GDP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无力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为了偿还外债,希腊政府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引起希腊国内广大民众与政府发生对抗;希腊不能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又与债权国发生了经济对抗。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胜年  张琦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和减贫的历史变迁。以国家贫困线标准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及其减贫演变推进,实际上就可理解为从单一经济收入贫困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到除了考虑经济收入以外,还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公民权利等多维综合因素的扩大再生产视角。而立足国内减贫发展态势,将贫困及减贫问题置于国际视野之下,从全球更大范围思考及应对贫困难题,则是中国大国责任在减贫领域的重要体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深化《手稿》中资本理论的再研究,对习近平提出的“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手稿》先后提出的资本的“六分结构”和“三分结构”,阐明资本运动既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为条件,又受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制约的特征;资本是生产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与劳动相对立的生产要素,也是生产资本在价值转移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的“普照的光”,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形态在总体中的“色彩”和“比重”。《手稿》以劳动过程的新的结合方式为基础,对资本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作用展开论述;从资本本质及其运动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命运,由此因势而新提升资本治理本领、因时而进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的资本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启智  冯青琛  刘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提升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不仅要继续深化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基本措施,也要着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落实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钟远鸣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平台自身的价值生成表现为一种价值共创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制造资源和数据资源的连接与汇聚来实现生产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共享,其发挥出的集体生产力是生产社会化水平提高的主要表现。在工业化互联网平台开发商和工业企业的“共同劳动”之下,体现为“一般劳动”的工业知识和经验经过分析处理后被固化和显性化为工业模型,作为生产工具参与到工业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之中。在工业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质是以数字要素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其运行受到资本增殖逻辑的制约。资本原则仍是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性原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标志着工业生产中以能量转换为特征的工具逐渐被智能化的工具所驱动或取代,标志着人类劳动样态的新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据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的劳动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