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9)
- 2023(4478)
- 2022(3724)
- 2021(3696)
- 2020(3222)
- 2019(7079)
- 2018(6731)
- 2017(13121)
- 2016(7351)
- 2015(8271)
- 2014(8341)
- 2013(8191)
- 2012(7747)
- 2011(6718)
- 2010(7000)
- 2009(6602)
- 2008(7082)
- 2007(6109)
- 2006(5334)
- 2005(4838)
- 学科
- 济(26089)
- 经济(26051)
- 业(22840)
- 管理(22759)
- 财(22409)
- 企(17531)
- 企业(17531)
- 财政(11967)
- 方法(11735)
- 险(10790)
- 保险(10699)
- 数学(10277)
- 数学方法(10153)
- 中国(10150)
- 务(9943)
- 财务(9939)
- 财务管理(9892)
- 政(9647)
- 企业财务(9477)
- 制(9291)
- 学(8636)
- 土地(7617)
- 银(7578)
- 银行(7565)
- 农(7196)
- 行(6989)
- 度(6328)
- 制度(6325)
- 融(5972)
- 金融(5971)
- 机构
- 大学(102832)
- 学院(100734)
- 济(39165)
- 经济(38317)
- 管理(36702)
- 研究(34238)
- 中国(31594)
- 财(31351)
- 理学(30763)
- 理学院(30370)
- 管理学(29705)
- 管理学院(29531)
- 京(22118)
- 科学(21317)
- 财经(20534)
- 经(18599)
- 所(18025)
- 农(17381)
- 江(16387)
- 中心(16004)
- 研究所(15966)
- 财经大学(15173)
- 业大(14085)
- 北京(13899)
- 农业(13712)
- 经济学(13152)
- 范(12342)
- 院(12258)
- 师范(12228)
- 州(12124)
- 基金
- 项目(63280)
- 科学(49379)
- 基金(47228)
- 研究(44903)
- 家(41275)
- 国家(40945)
- 科学基金(34733)
- 社会(29195)
- 社会科(27440)
- 社会科学(27429)
- 基金项目(24665)
- 省(23032)
- 自然(22851)
- 自然科(22309)
- 自然科学(22301)
- 自然科学基金(21915)
- 教育(20548)
- 划(20114)
- 资助(19969)
- 编号(17517)
- 成果(15679)
- 部(14803)
- 重点(14234)
- 性(13003)
- 教育部(12632)
- 科研(12565)
- 创(12411)
- 课题(12317)
- 国家社会(12222)
- 大学(12189)
共检索到16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
"土地财政"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以此作为其财政收入来源的经济关系。地方财政图景中的"土地"元素,呈现出目光瞄向土地———土地依赖———圈地运动的趋势。在表面趋势的背后是失衡的土地模式潜藏社会矛盾冲突、失控的土地依赖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失序的土地规则滋生官员寻租腐败等多重风险。这些风险在政治学话语结构中被解读为土地收益分配的"官"、"民"对立和政府职能履行的"权"、"责"背离,在当前的合法性建构环境中极易引发政府合法性危机。
关键词:
土地财政 风险 政治阐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靖国
财政赤字政策长期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普遍特征。但人们对财政赤字形成原因的认知,主要集中在政府预算约束及扩张型财政政策方面,忽视了其背后更加深刻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在人类社会形态由前工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进而又转向后工业社会或风险社会的进程中,曾经作为风险承担主体的传统共同体和核心家庭先后被解构。与此同时,人类个体行为选择约束的弱化,与其行为负外部性扩散之间形成紧张关系,这构成了风险社会的主要矛盾。失去了传统风险承担主体的缓冲,政府不得不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由私人风险转化而成的公共风险。财政赤字政策正是私人风险向公共风险大量转化背景下的临时性应对方案。要彻底化解财政赤字以及相应风险,需要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以为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创造更好条件,从而使大量私人风险不必转化为公共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学平
财政政策作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其变迁的方向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路径依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变迁虽说是基于经济发展周期和宏观调控目标所作的阶段性调整,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调收入功能、对宏观经济波动适度调节、依赖国债和财政赤字的路径依赖特征。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变迁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在于政府对财政目标的偏好与财政压力的叠加影响、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博弈均衡和较高的政策变迁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
路径依赖 财政政策变迁 政策变迁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少晖
判断一种产品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应从产品的性质入手,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越强,财政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强。研发产出品中,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公共性呈由强而弱排序,因而财政对这三种研发产出品的支持力度也就呈现由大到小的递减趋势。虽然发达国家政府资助在R&D投入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不仅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大R&D的投入总量,而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尽管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无论是在增长速度、GERD/GDP指标,还是内容结构、地区结构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在增加科技...
关键词:
科技投入 公共财政 结构优化 机制建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晟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实施的基础条件、评估全过程的准确性、评估工作的有效性以及评估结果的充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润雨
概念的清晰界定是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理论界关于财政透明、财政透明度的定义,在概念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和阐述财政透明及财政透明度的内涵,主要包括财政透明度的主要内容、财政透明度的衡量标准、财政透明度的效应等方面。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衡量标准 提升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财政在必要时给予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勿庸置疑,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农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业投入 财政投入 农业政策 农业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祥伟 张莉娜
本文在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土地财政的角度为财政纵向失衡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一种新的理论阐释,并进一步量化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情境下影响机制的适用范围。具体而言,本文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手工整理匹配百万条土地交易信息以及使用两期前沿技术下的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等进行了多维检验。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推动了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张,阻碍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土地财政是重要影响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传导渠道会受到环境规制的调节影响,在低环境规制情境下,作用机制的适用性更强。考虑城市异质性特征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对三线以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内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更强。由此,本文提出完善纵向转移支付体系,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子荣 段龙龙
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蕴含的丰富内容及深刻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重新梳理和澄清中国财政基础理论;本文在深刻揭示市场经济的"基因缺陷"、"机制缺陷"和深入剖析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经济被"大国"操控而发生变异的基础上,阐明建立以"国家治理"为要旨的财政学说的重大意义;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为认识起点,按照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要求,探索治国理财之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区别国际国内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认识国企改革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成凤荣
财政税收建设是乡镇发展的重点任务。以现阶段乡镇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点,明确新常态对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影响,分析如何在日益革新的市场环境中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以此提升我国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
关键词:
新常态 乡镇 财政税收 经济结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白彦锋 方红生 郭玉清 李建军 刘晔 吕冰洋 缪小林 张克中 朱军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本刊以笔谈形式编发了9位专家、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财政学研究前沿问题展开讨论,所刊文章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关键词:
研究前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子荣 段龙龙
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蕴含的丰富内容及深刻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重新梳理和澄清中国财政基础理论;本文在深刻揭示市场经济的"基因缺陷"、"机制缺陷"和深入剖析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经济被"大国"操控而发生变异的基础上,阐明建立以"国家治理"为要旨的财政学说的重大意义;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为认识起点,按照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要求,探索治国理财之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区别国际国内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认识国企改革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易剑东 任慧涛
中国体育财政正在向着民生化转型,但体育部门仅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作出规定,而不注重政策执行的适用性和关联性,其弊端逐渐显现。通过对体育公共服务权责分配、资金流动以及法规框架的综合分析,认为体育事业系统已经习惯性地将竞技体育作为工作重心,竞技成绩仍是衡量体育部门绩效的最主要指标;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被过多地使用在其他社会保障方面,地方体育彩票公益金难以到达基层社区。因此,建议扩大体育事业在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的使用比例;体育部门应走出封闭、孤立的状态,逐步形成多方合作、权责明确的体育公共财政系统。
关键词:
体育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 事权 财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蓝相洁 陈永成
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产生正向的"挤入效应",由于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其对农村居民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因此,在坚持加大民生性财政投入的同时,适当对农村民生领域予以政策倾斜,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无瑕
一关于财政本质问题,建国以来,财政学界曾有过许多观点,诸如:"经济行为论"、"货币关系论"、"价值分配论"、"国家分配论"、"资金运动论"、"共同需要论"、"剩余价值分配论"以及"社会再生产决定论"等等.而其中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已为先后出版的高等财经院校《财政学》试用教材所采纳."国家分配论"高度地概括了财政现象的共性,最深刻地反映了财政与国家、财政与经济的本质联系,科学地阐明了财政在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