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1)
- 2023(9424)
- 2022(8128)
- 2021(7531)
- 2020(6632)
- 2019(15362)
- 2018(15098)
- 2017(29316)
- 2016(16312)
- 2015(18704)
- 2014(19017)
- 2013(19078)
- 2012(17760)
- 2011(15944)
- 2010(16168)
- 2009(15459)
- 2008(15835)
- 2007(14229)
- 2006(12206)
- 2005(11117)
- 学科
- 济(66302)
- 经济(66205)
- 管理(54850)
- 业(49331)
- 企(41410)
- 企业(41410)
- 财(32343)
- 方法(30505)
- 数学(27003)
- 数学方法(26750)
- 制(19119)
- 农(18558)
- 中国(17547)
- 务(16788)
- 财务(16756)
- 财务管理(16701)
- 企业财务(15860)
- 学(14868)
- 财政(13955)
- 业经(13736)
- 地方(12823)
- 体(12820)
- 贸(11740)
- 贸易(11738)
- 银(11652)
- 银行(11625)
- 农业(11443)
- 易(11419)
- 政(11278)
- 行(10901)
- 机构
- 大学(237363)
- 学院(235752)
- 济(98089)
- 经济(95999)
- 管理(89591)
- 研究(78546)
- 理学(76569)
- 理学院(75709)
- 管理学(74505)
- 管理学院(74055)
- 中国(61586)
- 财(56457)
- 京(49877)
- 科学(47679)
- 农(40959)
- 所(40739)
- 财经(40585)
- 江(37463)
- 中心(36749)
- 经(36505)
- 研究所(36266)
- 业大(35164)
- 农业(32245)
- 北京(31195)
- 经济学(30980)
- 财经大学(29654)
- 范(28933)
- 师范(28645)
- 州(28399)
- 院(28148)
- 基金
- 项目(151573)
- 科学(118384)
- 研究(110564)
- 基金(109996)
- 家(95397)
- 国家(94625)
- 科学基金(80474)
- 社会(70189)
- 社会科(66471)
- 社会科学(66449)
- 省(59166)
- 基金项目(58523)
- 自然(51438)
- 教育(51215)
- 自然科(50161)
- 自然科学(50143)
- 划(49646)
- 自然科学基金(49252)
- 编号(45100)
- 资助(44965)
- 成果(37833)
- 部(34719)
- 重点(34405)
- 制(32412)
- 发(31643)
- 课题(31296)
- 创(31210)
- 教育部(29624)
- 科研(29578)
- 创新(29367)
- 期刊
- 济(110049)
- 经济(110049)
- 研究(71363)
- 中国(51437)
- 财(50585)
- 学报(37102)
- 农(36752)
- 科学(33892)
- 管理(31340)
- 大学(28103)
- 学学(26670)
- 农业(23811)
- 融(22159)
- 金融(22159)
- 教育(21536)
- 财经(21128)
- 技术(19294)
- 经(17986)
- 经济研究(17576)
- 业经(16931)
- 问题(14927)
- 财会(13118)
- 会计(12653)
- 业(12540)
- 版(12276)
- 贸(11893)
- 技术经济(11654)
- 理论(11518)
- 统计(10666)
- 实践(10286)
共检索到35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猛 宋家宁
1994年起实行的分税制,使地方财政来源渠道大受制约,而支出责任却在不断增大。在这种压力下,运用手中的土地实际控制权,通过土地出让增加本地财政的实际可支配量,成为地方政府的首选。这种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的现象被学术界称为"土地财政"。显然土地财政实质是地方政府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本化过程进行的大规模融资现象。应当说,土地财政对地方发展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随着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波
本文从较为明确地界定土地财政的含义出发,接着说明土地财政出现的制度根源之一固然是我国的土地制度,但也反映着经济生活的基本逻辑,并在某种特定意义上说,具有不同经济体间的共性。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制度根源 基本逻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宗豪
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资本化驱动,导致可持续城市化出现"四大悖论"。破解"土地财政"悖论的制度安排,应着眼于各种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思路,在促进城市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严格界定"公共利益",促进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完善;重启财税改革,把握合理划分税权这一制度核心;以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体制为原则,完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进而全面破解"土地财政"的悖论。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悖论 制度安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体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降低,但地方政府的事务并不因财政收入的降低而减少,相反有增长的趋势。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源不得不采取"土地财政"的策略。"土地财政"带来的负效应的蔓延呼唤"土地财政"制度的改革。规范化的财政分权体制,尤其是赋予地方财政自主权,是"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关键词:
财政 分税制 土地财政 财政分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土地财政的制度弊端愈发突显,已经成为今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以我国土地财政的制度背景为前提,分析土地财政的发展现状,剖析土地财政的财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正视"土地财政"的现实,强化其财政管理,尽可能减少其负面效应。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制度 财政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遴杰 饶富杰
近年来,由于国内地方政府显著依赖土地财政,地方债务危机开始显现。为此,学界主张地方财政应改变单纯依靠卖地的现状,寻求一条长久持续且风险可控的土地管理与收益制度。在此背景下,美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与不动产税体系备受推崇。本期刊载两位专家的研究,分析了美国建国以来的土地管理制度与收益模式的变化,探讨了两者如何有效互动,以求总结出可供我国进一步改革参考的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国龙 蔡佳红
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持续增加,引起了社会对"土地财政"行为的关注。本文将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土地财政"行为存在的原因,评价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最后从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应当对分税制进行调整与深化,完善和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赋予地方政府与其事权相匹配的财力;其次,应当借鉴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的发展历程完善我国的"土地财政"。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分税制 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在富 苏明 李海林
关于解决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相关的改革一直在推进,一些政策措施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随着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人口规模变化趋势的日益明朗,将深刻影响市场预期,住房市场和土地出让价格总体将趋稳。而且,前期出让的国有土地40—70年的使用权将陆续到期,到期后如果实行自动续期而不再上市公开竞价,土地出让面积和收入规模将大大萎缩,土地出让收入高速增长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巧玲 张明飞
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交易费用的存在意味着相关内容在操作层面的落实需要实践经验的支持。由于忽视了交易调节机制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以及土地财政对政府职能界定及其实现机制的影响,相关研究存在评价偏误。在探讨产权界定、合约选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中国经济制度的基本构成和主要特征,进而分析该制度对政府行为及其效果的影响,并验证有关土地财政评价的论断。分析显示,与土地财政相关的经济制度能有效提升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尤其是受多重约束的地方政府会积极模仿和试错,并以土地使用为中心,力争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能充分运用多种优势的综合性交易调节机制,使产权的有效界定具备了可操作性,同时也极大地缩减了最优分工组织形式的筛选和扩散时间,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土地财政的运行反映着基本经济制度的效率,尽管需要转型,依然可以为今后的制度创新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瑶
土地财政中隐含了寻租、土地资源利用代际不公、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收入分配不公加剧、财政风险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形成土地财政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财税体制导致财力与事权失衡、土地权益机制存在缺陷、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对土地财政的治本之策是改革现有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等相关制度,建立合理的制度框架,实现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土地出让金 寻租 财政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子英
近十年来,土地财政成为中国财政体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一个主要的假说是地方政府面临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出让土地获得收入是地方政府的"无奈之举"。本文利用1998—2007年部长更换的自然实验对该假说予以检验。研究发现:新任部长会显著降低其来源地城市的财政压力,这些部长会利用排他性的权力对中央的转移支付分配产生影响,使得其来源地的城市获得的转移支付增加12%;部长来源地的财政压力变化没有对这些地区的土地出让行为产生影响,无论是土地出让面积还是土地出让收入都没有随着财政压力的下降而减少;土地财政的真实原因是投资冲动,即使是中央指定用途的转移支付,都被用于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财政压力 转移支付 部长更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克竞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出让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既有效刺激了我国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逐渐引发了"土地财政"、"房地产依赖"等威胁到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负面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现有文献多集中于财政体制改革深化、房地产政策调整和土地出让方式与税收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系统性的实证分析与佐证。本文采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由地方财政土地依存度、地方产业结构、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地方债务增长四个内生变量组成的联立方程,展开对彼此间关系的检验与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财政体制并非是引发地方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失调问题的核心要素,而城镇化发展规律则是主因。同时,房地产行业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农地非农化。中国政府着力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强化征地制度的原因在于,试图在既利用征地制度获取所需要的土地和资金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之间寻找平衡。尽管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但是,在现行行政考核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会诱致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从而阻碍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一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多的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丽娜 石晓平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出让制度改革中中国省级层面和江苏省地市级层面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各省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地级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平均值高于全国省级平均水平。研究结论:国家政策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和土地出让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不同省份间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存在明显差异,有的省份存在明显的"土地财政"现象;"土地财政"现象在低一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琪 汤玉刚
本文以中国的城镇化为背景,运用公共品资本化原理,分析了地方土地财政制度,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制度与房地产相关税收制度,对地方公共品提供激励的传导机制。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地方公共品提供具有结构性的激励效应,但该激励机制建立在土地和房产交易之上,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被交易时点截然分割。改革土地财政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实现从交易型向保有型"土地溢价回收"制度转换,将有助于建立对称的、可持续的地方财政激励制度。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财政激励 资本化 地方政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