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4)
- 2023(11296)
- 2022(9496)
- 2021(8680)
- 2020(7476)
- 2019(16552)
- 2018(16133)
- 2017(31712)
- 2016(16827)
- 2015(18580)
- 2014(18199)
- 2013(18123)
- 2012(17148)
- 2011(15573)
- 2010(15695)
- 2009(14848)
- 2008(14637)
- 2007(12956)
- 2006(11633)
- 2005(10530)
- 学科
- 济(69509)
- 经济(69395)
- 业(50219)
- 管理(49393)
- 企(38781)
- 企业(38781)
- 方法(33773)
- 数学(30469)
- 数学方法(30181)
- 财(21079)
- 中国(19946)
- 农(19453)
- 学(16563)
- 制(15213)
- 银(13774)
- 银行(13747)
- 业经(13723)
- 贸(13245)
- 贸易(13239)
- 行(13100)
- 务(13059)
- 财务(13043)
- 财务管理(13012)
- 易(12881)
- 农业(12661)
- 企业财务(12534)
- 融(12496)
- 金融(12496)
- 策(11938)
- 地方(11732)
- 机构
- 大学(244810)
- 学院(241490)
- 济(101065)
- 经济(98981)
- 管理(94663)
- 研究(83026)
- 理学(80744)
- 理学院(79868)
- 管理学(78486)
- 管理学院(78053)
- 中国(69078)
- 财(52514)
- 京(51546)
- 科学(49877)
- 农(42496)
- 所(41575)
- 财经(40967)
- 中心(39738)
- 江(37775)
- 经(37538)
- 研究所(37531)
- 业大(35774)
- 农业(33624)
- 北京(32495)
- 经济学(31977)
- 院(30813)
- 财经大学(30783)
- 范(30334)
- 师范(29847)
- 经济学院(28990)
- 基金
- 项目(162311)
- 科学(129326)
- 基金(122123)
- 研究(115155)
- 家(107898)
- 国家(107017)
- 科学基金(92062)
- 社会(74831)
- 社会科(70901)
- 社会科学(70884)
- 基金项目(63689)
- 自然(61652)
- 自然科(60258)
- 自然科学(60241)
- 省(60062)
- 自然科学基金(59258)
- 教育(53437)
- 划(52605)
- 资助(51346)
- 编号(44317)
- 部(37566)
- 重点(36778)
- 成果(36556)
- 发(33536)
- 创(32895)
- 教育部(32308)
- 科研(31720)
- 国家社会(31637)
- 大学(31266)
- 课题(31233)
- 期刊
- 济(107919)
- 经济(107919)
- 研究(75284)
- 中国(50470)
- 财(39378)
- 学报(38084)
- 科学(37003)
- 农(36791)
- 管理(36112)
- 融(31515)
- 金融(31515)
- 大学(29384)
- 学学(27920)
- 农业(24294)
- 教育(22174)
- 财经(21082)
- 技术(19406)
- 经(17904)
- 经济研究(17699)
- 业经(16316)
- 问题(13913)
- 业(12965)
- 贸(12547)
- 理论(11106)
- 版(11090)
- 资源(11003)
- 技术经济(10878)
- 统计(10799)
- 国际(10780)
- 现代(10151)
共检索到367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琴 罗序亮 张同龙
“养儿防老”和“土地是命根子”塑造了中国农村社会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观念和养老模式,也构成了现代化转型的瓶颈。着眼于破解后者的“土地换社保”政策能否“一石两鸟”,既冲击“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又能改变养老行为呢?本文从征地养老保险的政策实验安排出发,使用2011—2018年CHARLS数据,考察征地养老保险对传统养老观念和养老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征地养老保险使得农村老年人“养儿防老”的概率显著降低28.7%,减少了来自子女的代际经济支持,增加了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力度,促进了社交活动参与,而对居住方式、劳动参与和孙子女照料没有显著影响。而一次性征地货币补偿等替代方案均不具备类似功能。本文还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发现征地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养老观念和养老行为的影响在高水平的征地养老保险地区和三个以上子女的家庭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果表明,提供高水平稳定收入流的征地养老保险不但能弥补征地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还能改变农村传统养老观念和养老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乾 方守林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显著。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有更高的自评健康和更低的抑郁倾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医疗服务、社会交往和市场劳动影响老年人健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使用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有更高的社会交往次数和更少的劳动参与时间进而有更好的自评健康。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会珍 王亚柯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老年人总可支配收人水平显著提高,其中与2013年相比,2018年我国老年人来自个体工资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其涨幅分别为288.6%、172.5%和50.9%;(2)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比2013年,2018年老年人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幅增加,来自家庭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略微增加且相对稳定,来自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但其仍是老年人收入的第一大来源;(3)与未参保老年人相比,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收入水平较高,尤其是参加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但与2013年相比,2018年养老保险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保障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对城镇老年人与老年女性收入的正向作用较大。据此,需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缩小各类型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充分发挥其养老保障功能。
关键词:
老年人收入 收入结构 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且主要是降低了农业劳动参与率,并未降低非农业劳动参与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是通过收入效应降低了劳动参与率的。具体体现为,新农保养老金水平越高,其对劳动参与的负向影响越大,但收入效应仅体现在私人储蓄较充足的群体,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只是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催化剂",它仅仅使养老筹资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提前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劳动参与 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且主要是降低了农业劳动参与率,并未降低非农业劳动参与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是通过收入效应降低了劳动参与率的。具体体现为,新农保养老金水平越高,其对劳动参与的负向影响越大,但收入效应仅体现在私人储蓄较充足的群体,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只是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催化剂",它仅仅使养老筹资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提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研究还发现,男性、身体健康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更大。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可能扭曲了劳动力市场,它使人力资本相对较高的劳动者提前退出,而剩下更多的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劳动者。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劳动参与 断点回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虹 王波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本文根据标准消费人的方法测算出我国1995—2011年老年人消费总支出,选用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反映老年人消费需求,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拉动老年人消费的经济效益明显,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消费需求 基本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文渊 徐萍 董小燕
为深入了解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现状,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我们对部分被征地农民进行了深入访谈,发放调研问卷120份,回收119份,共得到有效问卷为119份。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中的数据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潘小庆
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降费”的“稳就业”效应。实证发现,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1个百分点,企业实际劳动用工规模增加5.4%,潜在劳动用工规模增加9.2%。机制和渠道分析表明,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并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增加劳动用工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主要促进企业增加低人力资本劳动力用工,劳动力平均工资下降,工资总额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雨慧
文章选取了湖南省湘潭市、衡阳市、广东省东莞市、潮州市这四个地级市的年满60岁的具有农村户籍的763个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养老金对老年人幸福水平的影响极其程度。发现: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元,给老年人带来的幸福水平约为0.003,明显高于"子女承担"和"自我劳动或前期储蓄"对老年人幸福水平的边际影响。
关键词:
养老金 老年人 幸福指数 农村调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海青 孙祁祥
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角度看,简单的、拥有强假设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证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存在影响,但在放松完善资本市场、养老金精算公平、个体寿命确定等假设,以及加入更多参数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虽然其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从实证角度看,虽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但大部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结论,即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中加入更多个体偏好参数和国家制度参数,以及在实证中对研究群体进行拓展,从而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老年人 退休 评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文 申曙光
本文利用样本地区医疗保险微观报销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门诊统筹对农村中老年人医疗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门诊统筹后,农村中老年人可避免、不合理的住院行为显著减少,使得住院次数和费用分别降低了17.84%和6.21%;(2)普通门诊的报销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门诊统筹尚未改变这一群体对门诊慢性病保障项目的利用程度;(3)在总体层面上,尽管政策使得门诊费用显著提高,但是对住院服务利用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再加之住院服务相对昂贵,从而既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的医疗负担,同时也缓解了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本文的研究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医保制度的待遇体系,以更好地保障农村中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和促进健康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嗣同 史清华
始于1979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客观上外生地冲击了传统的“养儿防老”生育保障制度,由此当下政策目标也应引导群体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为例,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检验独生子女政策对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政策引致的农村单孩家庭父母新农保参保概率显著更高,并且独生子女政策对新农保参保的促进作用在低资本禀赋家庭、中西部和非“一孩半”政策实施地区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政策引致的农村单孩家庭父母有男性后代的概率更低、晚年收入更少、健康状况更差,进而可能促使其从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考虑到独生子女父母生育保障的结构性减少,以财政转移支付补偿代际经济转移,缓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压力,有益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鲍伟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不断完善的社会养老作为两种基本的养老保障,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怎样的影响?基于CHARLS2013年和CHAR LS2015年的数据,主要从养老提供的经济支持视角,实证考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和精神健康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家庭养老的作用大于社会养老,两种养老保障对精神健康的作用均大于身体健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川 陈斌开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社会养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宇哲 鲍海君 楼玉宇
在城市化进程中,除了征地权滥用外,由于集体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征地补偿费如何在农民集体和个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难以形成公正、合理的格局。在我国社会保障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化政策下,失地农民缺乏应有的保障。这些现象对我国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以及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对征地费使用方式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征地费的使用方式及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并提出了规范征地费的使用和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议。
关键词:
征地费 养老保险 拱墅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乡统筹医保能促进农村老年人消费吗?——来自CHARLS的证据
医疗保险改变了居民的就医行为吗?——来自我国CHNS的证据
社会养老保险、家庭隔代抚养与老年人健康
居民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断点回归的研究
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研究
商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个人收入的增收效应分析
配偶退休会改变中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吗?——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与Becker利他主义的理论解释
城乡医疗保险统筹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来自CHARLS数据的证据
延迟退休会减少年轻人就业吗?——以老年人是否参加养老保险为考察角度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整合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