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6)
- 2023(11863)
- 2022(10260)
- 2021(9888)
- 2020(8361)
- 2019(19609)
- 2018(19767)
- 2017(38942)
- 2016(21038)
- 2015(23862)
- 2014(24076)
- 2013(23703)
- 2012(21318)
- 2011(19115)
- 2010(19249)
- 2009(17593)
- 2008(16989)
- 2007(14641)
- 2006(12601)
- 2005(11120)
- 学科
- 济(83197)
- 经济(83030)
- 管理(58938)
- 业(58207)
- 企(47328)
- 企业(47328)
- 方法(42197)
- 数学(37262)
- 数学方法(36578)
- 中国(22338)
- 农(21441)
- 财(19825)
- 学(18994)
- 业经(17291)
- 理论(15361)
- 地方(15287)
- 制(15031)
- 贸(13755)
- 农业(13752)
- 贸易(13748)
- 易(13261)
- 银(13258)
- 银行(13224)
- 和(13077)
- 务(12898)
- 财务(12804)
- 财务管理(12773)
- 技术(12506)
- 行(12478)
- 企业财务(12068)
- 机构
- 大学(294309)
- 学院(292412)
- 管理(121824)
- 济(111287)
- 经济(108715)
- 理学(105776)
- 理学院(104646)
- 管理学(102472)
- 管理学院(101960)
- 研究(91602)
- 中国(71454)
- 京(62895)
- 科学(58307)
- 财(52025)
- 所(45152)
- 农(44457)
- 业大(44317)
- 中心(42559)
- 财经(42088)
- 江(41363)
- 研究所(41289)
- 北京(39788)
- 经(38273)
- 范(37799)
- 师范(37479)
- 农业(34894)
- 州(34197)
- 院(33678)
- 经济学(32426)
- 财经大学(31590)
- 基金
- 项目(203776)
- 科学(159953)
- 研究(148143)
- 基金(147848)
- 家(128092)
- 国家(127035)
- 科学基金(110086)
- 社会(91879)
- 社会科(86863)
- 社会科学(86837)
- 省(79342)
- 基金项目(78459)
- 自然(73418)
- 自然科(71724)
- 自然科学(71710)
- 自然科学基金(70370)
- 教育(68569)
- 划(66855)
- 资助(62527)
- 编号(61490)
- 成果(49060)
- 重点(44781)
- 部(44579)
- 创(41865)
- 课题(41601)
- 发(41569)
- 科研(39160)
- 创新(38994)
- 教育部(38305)
- 大学(38165)
- 期刊
- 济(117192)
- 经济(117192)
- 研究(84789)
- 中国(55990)
- 学报(44423)
- 管理(43106)
- 科学(42425)
- 农(40124)
- 财(37899)
- 大学(33922)
- 教育(32509)
- 学学(31923)
- 农业(28082)
- 技术(26407)
- 融(26363)
- 金融(26363)
- 业经(19540)
- 财经(19347)
- 经济研究(18295)
- 经(16239)
- 图书(15730)
- 理论(15072)
- 问题(14913)
- 技术经济(14336)
- 科技(14194)
- 实践(14062)
- 践(14062)
- 业(14037)
- 统计(13843)
- 资源(13033)
共检索到417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兰 高忠文
在现有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中,“土地换保障”是一种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践中出现了政府主导型和商业型两种“土地换保障”的养老保险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各地在“土地换保障”的政策选择上,应该综合考虑两种模式各自的特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应该采取哪种模式更合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刚
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愈加显得迫切和重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文着重就沈阳市、大连市、福建省、自贡市四个省市(以下简称四省市)的养老保险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莉
当前,农民已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三者在职业、收入、居住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其社会养老保险也应有所别:对纯农户,应采取"基础养老保险"+"附加养老保险"模式;对农民工,应实行"个人账户"+"社会统筹账户"模式;对失地农民,应探索"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账户"+"储备金账户"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纯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配套制度;明确失地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失地补偿安置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岳颂东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理性选择──兼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两种模式岳颂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体制至关重要,它不仅涉及全体劳动者养老保障的合法权益,而且对工资制度的改革、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在理论上,对养老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辉 周园
一般认为商业性养老保险具有较高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其他养老保障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站在投保者个人理财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商业养老保险的投入产出比较低,相对养老保障水平较低,投保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及其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不足一半被用于被保险人的养老,这与保险公司支付给保险销售人员的佣金有着重要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余筱箭 郭杨 俞自由
本文从资金循环角度出发对养老保险体系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类 ,从资金循环的特性出发建立了现收现付模式和基金积累模式的比较模型 ,得出两种资金循环模式各自适用的社会经济环境 ,即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 ,现收现付模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 ,基金积累模式优于现收现付模式的可能性更大 ,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是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关键词:
养老体系 养老基金 资金循环 临界收益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义
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人口老龄化的严峻事实,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实施全方位的结构性改革和模式转换。 一、我国养老保险模式转换的内涵 (一)养老保险的结构性转换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模式基本上是沿袭传统单一的,与就业相关联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保险保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立松 陈泽英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有关决策部门的关注。本文探讨分析了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的理念原则,提出了"基础养老金+差别性职业年金"的目标模式,并具体构建了这一制度模式。最后,针对制度转轨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书格 常馨月 李红艳
文章在调查研究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模式。该模式注重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能解决"流动性"这一重要特征,单位和个人缴费合理,保险待遇水平达到养老的目的,基本上能解决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勇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种养老保险征税模式下未来消费与当前消费的相对大小,进而得到职工在不同征税模式下的消费行为及其对参加养老保险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EE/EET征税模式满足消费“中性”,不存在税收“扭曲效应”,而且还不会引起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因此更适合于养老保险的发展,尤其是自愿性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恩海
一、关于养老保险的三种筹资模式(一)现收现付式。它是以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制度安排。它要求以近期横向平衡为原则指导筹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待遇标准,并据此做出支付养老金数额的预测,再通过以支定收,使养老保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明岷
本文将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划分为两种,即以上海、成都为代表的综合社保模式和广东、浙江等为代表的农民工输入地的统账结合模式,并从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给付待遇等多方面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尚长风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既不能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又难以吸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资金缺口难以得到解决。如果以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为资金来源、以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作为信贷对象而从事信贷活动,那么将会产生多赢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 农民小额信贷 保值增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庆平
我国当前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为28%,而平均工资替代率在80%以上。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压力下,这一负担比例势必造成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偏高、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因此,明确社会养老保险的合理保障水平,探索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显得至关重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凯 胡秋明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保障体系走向可持续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民生福祉、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然而时至今日,可持续养老保障运营模式的理论内涵和改革路径依然不甚明晰,养老保障运营模式如何改革走向可持续的关键机制、作用流程和支持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总结。文章以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业典型案例为分析样本,系统分析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概念及其发展,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环节从需求评估、运营流程、绩效评估扩展到服务管理的全流程,通过对服务管理的研究,揭示了人员、信息、资金、资产四类要素在实现养老保障运营模式可持续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比现阶段中国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改革走向可持续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中国未来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