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1)
- 2023(16606)
- 2022(14040)
- 2021(13201)
- 2020(10769)
- 2019(24662)
- 2018(24346)
- 2017(46045)
- 2016(24710)
- 2015(27977)
- 2014(27300)
- 2013(26787)
- 2012(24750)
- 2011(22233)
- 2010(22730)
- 2009(21154)
- 2008(19610)
- 2007(17307)
- 2006(15530)
- 2005(13642)
- 学科
- 济(97905)
- 经济(97793)
- 业(77451)
- 管理(67438)
- 企(55516)
- 企业(55516)
- 农(51356)
- 方法(38617)
- 农业(34400)
- 数学(33321)
- 数学方法(32970)
- 中国(32190)
- 融(27590)
- 金融(27588)
- 业经(27455)
- 银(26136)
- 银行(26097)
- 地方(25223)
- 行(25210)
- 财(24806)
- 制(21741)
- 学(20013)
- 技术(19691)
- 理论(16647)
- 贸(16588)
- 贸易(16573)
- 易(16109)
- 发(15126)
- 体(14904)
- 环境(14739)
- 机构
- 学院(341473)
- 大学(337686)
- 济(136963)
- 管理(136207)
- 经济(133950)
- 理学(117747)
- 理学院(116455)
- 研究(115396)
- 管理学(114551)
- 管理学院(113944)
- 中国(92022)
- 京(71555)
- 科学(71006)
- 农(70523)
- 财(60964)
- 所(57144)
- 业大(55544)
- 中心(55100)
- 江(54457)
- 农业(53863)
- 研究所(52077)
- 财经(48212)
- 范(45854)
- 师范(45443)
- 北京(44213)
- 经(43986)
- 州(41982)
- 院(41277)
- 经济学(39810)
- 经济管理(37223)
- 基金
- 项目(235735)
- 科学(185306)
- 研究(177242)
- 基金(169292)
- 家(146924)
- 国家(145344)
- 科学基金(124920)
- 社会(111429)
- 社会科(105151)
- 社会科学(105119)
- 省(94951)
- 基金项目(90697)
- 教育(79502)
- 自然(79139)
- 自然科(77207)
- 自然科学(77191)
- 划(77058)
- 自然科学基金(75808)
- 编号(74031)
- 资助(67427)
- 成果(59565)
- 重点(52446)
- 发(51726)
- 部(51364)
- 创(50761)
- 课题(50423)
- 创新(47314)
- 国家社会(45479)
- 科研(44090)
- 教育部(43703)
- 期刊
- 济(156660)
- 经济(156660)
- 研究(100584)
- 农(72452)
- 中国(72451)
- 学报(53581)
- 科学(50170)
- 农业(49026)
- 管理(47449)
- 财(44207)
- 融(43678)
- 金融(43678)
- 大学(41619)
- 教育(39930)
- 学学(39260)
- 业经(30703)
- 技术(30151)
- 业(23632)
- 财经(22592)
- 经济研究(21975)
- 问题(20940)
- 经(19163)
- 图书(18165)
- 科技(18026)
- 版(17877)
- 理论(16969)
- 技术经济(16431)
- 现代(16097)
- 农村(15825)
- 村(15825)
共检索到514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鲍沁星 马军山 周景嵩 王美燕
农家乐是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浙江省嘉兴市建林村农家庭院改造为例,以"土"与"新"相交融的思想理念为指导,提出改造的目标和原则,采用土旧材料与新技术,进行旧庭院新景观改造实践,进而探讨了江南水乡农家乐庭院的改造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兵 毛钦艺 韦薇 唐健
快速但不健康的城镇化使得江南水乡城市内涝、缺水、水污染等问题并存,且日趋严重。江南水乡道路常沿河而设,路面雨水未经处理直接通过管渠排入周边河道,引发了严峻的雨洪管理问题。理水作为改善水体径流方式、促进自然水循环尤其是微循环的理念与方法,是中国特有的具有"生态智慧"的雨洪管理方法。本研究总结江浙地区经典园林理水案例的相关经验,提炼出"疏、引、阻、汇、净"的地域化理水手法、"梳理河水、绿地引水、生态理水、湿地净水"等基本流程。进而依据路面、道路两侧绿地和周边水系三者之间的竖向衔接关系,提出三种雨洪管理模式,巧借道路两侧绿地在路面与水系之间建立理水通道,设置引水溪流和人工湿地。从而形成由源头、中途、末端共同组成,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道路雨洪管理控制措施链。
关键词:
雨洪管理 理水 江南水乡道路 海绵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品高 陈仙波
一提起江南水乡,人们就会被“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象所吸引,而江南水乡旅游又一直是被旅游者所青睐的重点旅游产品。随着“走出城市,走进田园,回归自然”呼声的提高,周庄、西塘、南浔等江南水乡名镇旅游产品不断推出。笔者正是在这种水乡旅游特别是水乡名镇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剑飞
"农家乐"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旅游产品。作者在引用田喜洲先生关于"农家乐"的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浙江"农家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浙江"农家乐"的发展。
关键词:
农家乐 旅游 农业 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俐骢
自今年5月实行每周双休日以来,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双休日上哪里去?”成了传媒的热门话题。上海街头常可以听到人们对于双休日闲得无聊,无处可去的感叹。这正给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旅游部门应抓住机遇,协同地方工作部门,开辟一些适合城市工薪阶层作短途旅游的景点和节目,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环绕上海的江南水乡城镇蕴藏着丰富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文静 阮仪三 袁菲
"十二五"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在于文化发展的人民性。江南水乡古镇因其生动多元的"人民性"而可贵,也应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而发展。以"人民性"为尺度,创造性地对待保护和发展,激发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命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城镇的有益探索,具有积极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江南水乡保护 人民性 中国特色新城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励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形式多样,不光从物理上满足了人的身体舒适,还从人文上增加了人的心理愉悦感和地域认同感,展现出丰富的生态美,对建设生态化的建筑与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灰空间 生态 物理 人文 江南水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游宏滔 彭震伟 陈静 石腾飞 史环宇
以江南水乡儒林镇为实证,在充分调研、掌握详实基础资料的前提下,探索江南水乡小城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镇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在全面深入研究儒林镇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和城乡发展的方向、趋势、空间的基础上,进行了产镇融合发展规划的研究,尝试为江南水乡小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乡 产镇融合发展 研究与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徐畅 高峻
江南水乡古镇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回归自然、追忆乡愁的休闲旅游新标的。为获取游客对此类旅游目的地客观、真实的感知,避免游客自述性反馈的主观干扰,广泛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凝视理论、符号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邀请游客在游历过程中拍摄一系列照片,通过对照片编码和拍摄点的分析,解构游客凝视的元素、结构和空间流动,归纳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呈现具有原真属性、创意属性以及功能属性的三维耦合结构。其中,最具传统江南文化表征的原真属性占据感知意象的主导,代表新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卞显红
江南水乡古镇转型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4方面:历史文化名镇观光旅游对古镇经济贡献度低、古镇旅游接待容量有限、古镇旅游发展促进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建设、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促进古镇转型发展。江南水乡古镇转型路径主要有5种: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推动古镇由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突破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向古镇之外区域拓展,以古镇旅游为核心向外扩散;构建古镇旅游圈,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及乡村旅游;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开发项目,走纵向深挖道路;由区域知名向中国知名,再向世界知名转变,打造世界名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维度切入,对周庄古镇旅游开发使其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取决于开发模式,实践主导更应关注社会效能;(2)旅游空间生产问题存在生存论思考,空间的调适需凸显人文关怀;(3)旅游空间优化关键是提高空间质量,包容性发展应成为未来诉求。文章提出以提升空间质量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方向:(1)强化旅游空间生产中居民社会经济保障措施;(2)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能力;(3)提升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妍 车越 杨凯
河网水系是江南水乡重要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网的干扰日趋严重,村镇小水体出现大面积填埋,部分地区河网结构趋于简单,非主干河道不断减少。以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河网水系分区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江南水乡风貌保护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河网水系在江南水乡具有明显的廊道效应;(2)青浦区可划分为河网特殊保育区、河网重点保护区、河网风貌保留区、河网生态建设区和河网景观恢复区5个区域,并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水系分区保护方案;(3)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江南水乡河网水系保护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河网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江南水乡 青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徐畅 高峻
江南水乡古镇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回归自然、追忆乡愁的休闲旅游新标的。为获取游客对此类旅游目的地客观、真实的感知,避免游客自述性反馈的主观干扰,广泛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凝视理论、符号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邀请游客在游历过程中拍摄一系列照片,通过对照片编码和拍摄点的分析,解构游客凝视的元素、结构和空间流动,归纳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呈现具有原真属性、创意属性以及功能属性的三维耦合结构。其中,最具传统江南文化表征的原真属性占据感知意象的主导,代表新式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创意属性具有提升和开发的潜力,而带有旅游功能属性的感知意象相对最弱。从空间角度看,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展开与深入,游客感知意象流动易在古镇入口、特色通道与景观带、园林标志物处高度聚焦、聚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晟 曹昌智
我国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方兴未艾,由于过度商业开发、旅游同质化和无序竞争,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亟待整合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快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并举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