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1)
- 2023(7577)
- 2022(6267)
- 2021(5727)
- 2020(4643)
- 2019(10318)
- 2018(10017)
- 2017(19012)
- 2016(10245)
- 2015(11274)
- 2014(11403)
- 2013(11319)
- 2012(11185)
- 2011(10520)
- 2010(10804)
- 2009(10096)
- 2008(9975)
- 2007(8917)
- 2006(8268)
- 2005(7614)
- 学科
- 济(66569)
- 经济(66513)
- 管理(25542)
- 业(22786)
- 方法(21465)
- 数学(18636)
- 数学方法(18454)
- 学(18277)
- 企(17576)
- 企业(17576)
- 地方(16608)
- 中国(13336)
- 地方经济(12209)
- 农(11329)
- 业经(10898)
- 财(9874)
- 融(8626)
- 金融(8625)
- 制(8618)
- 环境(8250)
- 经济学(8057)
- 农业(8026)
- 理论(7846)
- 银(7617)
- 银行(7592)
- 和(7551)
- 行(7377)
- 体(7174)
- 发(6957)
- 资源(6913)
- 机构
- 大学(167678)
- 学院(164146)
- 济(75253)
- 经济(73878)
- 研究(65848)
- 管理(55738)
- 理学(47513)
- 中国(46926)
- 理学院(46796)
- 管理学(45854)
- 管理学院(45528)
- 科学(41151)
- 京(35257)
- 所(35081)
- 财(32831)
- 研究所(32190)
- 农(30850)
- 中心(27370)
- 财经(26458)
- 经济学(25441)
- 江(25273)
- 业大(24817)
- 农业(24407)
- 经(23996)
- 范(23744)
- 师范(23497)
- 院(23029)
- 经济学院(22587)
- 北京(22083)
- 科学院(20652)
- 基金
- 项目(106882)
- 科学(84159)
- 基金(79531)
- 研究(73836)
- 家(71515)
- 国家(70995)
- 科学基金(58926)
- 社会(49488)
- 社会科(46924)
- 社会科学(46910)
- 基金项目(41269)
- 省(39922)
- 自然(37806)
- 自然科(36911)
- 自然科学(36896)
- 自然科学基金(36235)
- 划(34541)
- 教育(33315)
- 资助(32679)
- 编号(26676)
- 重点(25092)
- 发(24061)
- 部(24052)
- 成果(22931)
- 国家社会(21730)
- 创(21286)
- 教育部(20330)
- 性(20322)
- 科研(20247)
- 创新(20172)
共检索到25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少安 谢冬水
圈地运动是英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导致了英国农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为英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进步使英国成功地避免了李嘉图陷阱。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进步。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怎样看待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与补偿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圈地运动 农业革命 工业化 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春辉 许庆 徐志刚
本文首先通过与农地细碎化相关的国内外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的文献的梳理,发现农地细碎化的存在与土地的私有或者公有没有任何关系;它的产生和中国极高的人地比例、传统的诸子均分财产制度以及投资性质的不在地地主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农地细碎化的存在还受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直接影响。通过对相关经济学文献的整理,证实了农地细碎化的存在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农户收入水平,浪费了农村劳动力;但是农地细碎化也有正面效用,如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缩小了农民间的收入不平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予龙 谷树忠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稳定、及时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 ,同时又使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或不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状态。资源安全研究是一项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资源科学研究新领域。文中扼要地论述了国内外资源安全研究的特征及热点问题 ;同时参照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资源安全机理的PSR概念模型 ;还以石油供求安全调控过程为例 ,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 ;最终归纳提出了资源安全研究领域尚须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点问题。
关键词:
资源 资源安全 机理 经济学解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耀启 毛显强 李一清
人类经济的发展从来就是用相对丰富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从采集渔猎,到刀耕火种,最后进入永久农业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就是在技术不断更新下人造资本取代自然资本的过程。历史上一直是原始林被次生林和农地取代,只是在近百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林地取代农地的现象。人工林也成为木材生产的主要来源,同时还相继出现许多专门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森林。森林变迁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革新和人口变化导致农产品、林产品以及森林资源生态服务的相对价值变化的结果。本文用美国、新西兰以及中国的海南岛为例来验证这一原理,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对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明发 欧名豪 叶刘刚 王利敏
根据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管制力度相互作用的强弱,耕地管制可分成"市场灵敏区"、"政府失灵区"、"市场失灵区"和"政府灵敏区"四种情形。社会福利变化影响不同耕地管制情形下耕地管制量的变化。在市场灵敏区,政府不应参与市场的微观交易活动,否则造成耕地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福利损失,成为政府失灵区;纠正"政府失灵"最有效的方法是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管制的有效区域是"市场失灵区"和"政府灵敏区";管制量的下限为市场均衡量,上限为最大管制量,最优管制量为社会均衡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燕 张飞
当前,我国农地非农化存在过度的倾向。从供给角度看,主要缘于土地征用是农地非农化的唯一合法途径以及以"优先发展工业、城市"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从需求角度看,主要是政府和企业都具有极强的农地非农化偏好。要遏制我国当前农地过度非农化趋势,从供给角度讲,应改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行农业、工业、城市农村协调发展战略;从需求角度讲,应提高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预期成本,严格执行公益性建设用地国家征用制度,加快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
关键词:
农地过度非农化 土地征用 供给需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冰 王国华
2003年2月17日起,伦敦市采取对进入市中心的车辆收取5镑进入费的做法来缓解交通堵塞。对这一政策的运行方式、政策效果及反对意见进行了评价,并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作出了解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在知识成为最具战略重要性资源的条件下,知识资本正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由于知识的特性,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所需的知识困难重重,联盟成为一条现实的选择。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联盟的形成营造了一个有力的宏观环境。大学作为社会的“知识库”,与企业缔结知识联盟具有天然的优势,本文在探讨了大学-企业(U/I)知识联盟的环境动因和直接动因,并运用N-R关系方法进行了分析,进而对U/I知识联盟做出了经济学的阐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玉洁 王平心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利他行为 效用 偏好内生 利他惩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组织健康的术语早已有之,但组织健康研究是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对国外文献进行追根溯源,根据组织健康效标的不同把组织健康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简单来看,组织健康的内涵从单纯的财务绩效,到财务绩效和员工健康并存,再到多方利益共存。就其经济实质而言,组织健康内涵的变迁都是企业追寻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内在的经济要求使企业在顺应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过程中,对自身经济利益实现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密
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增长极点极化过度和扩散不足并存所引致的"极化陷阱"。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非平衡战略福利判别标准中补偿机制的内在冲突是极化陷阱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区域差距的分类为基础,补偿机制分为结构性补偿和功能性补偿两种类型。对增长极的过分重视导致了对结构性补偿的偏好,然而结构性补偿所带来的协调空间正在减弱,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基础的功能性协调将成为区域协调的主要力量。因此,形成结构性协调与功能性协调的互补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弱化"极化陷阱"的困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成昌 刘升福
本文首先界定了跨国并购的涵义,接着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跨国并购的动因,最后在罗列西方经济学各学派观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和核心知识与资源能力说对跨国并购动因的解释。通过分析认为,当前跨国并购已不再单纯追求规模的大小,首当其冲考虑的是核心能力的培育。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动因 经济学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菲
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诞生、发展到近年来的种种改革走势,政府干预始终如影随形。在理论上对政府提供公共养老保险的动机进行了解析,阐释了政府责任的构成及实现,论述了政府干预养老保险的局限性。最后,从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组合调整和重构的角度,讨论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维度及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
关键词:
政府责任 公共养老保险 政府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