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4)
2023(2841)
2022(2364)
2021(2395)
2020(1963)
2019(4644)
2018(4759)
2017(8815)
2016(4865)
2015(5493)
2014(5310)
2013(5274)
2012(5114)
2011(4770)
2010(4473)
2009(4042)
2008(3730)
2007(3212)
2006(3059)
2005(2802)
作者
(12594)
(10431)
(10226)
(9890)
(6730)
(5102)
(4927)
(4232)
(3872)
(3791)
(3770)
(3431)
(3403)
(3372)
(3302)
(3119)
(3096)
(3006)
(2893)
(2876)
(2854)
(2558)
(2515)
(2477)
(2335)
(2316)
(2257)
(2235)
(2210)
(2207)
学科
(14594)
经济(14582)
图书(10144)
书馆(9634)
图书馆(9634)
管理(9303)
(8645)
(6790)
工作(6179)
地方(5845)
(4873)
企业(4873)
(4851)
中国(4832)
读者(3827)
方法(3826)
(3519)
理论(3486)
农业(3459)
业经(3156)
教育(3141)
经济学(3016)
数学(2968)
数学方法(2927)
(2547)
网络(2547)
(2539)
教学(2404)
(2354)
环境(2293)
机构
大学(64085)
学院(58916)
管理(21183)
图书(20235)
书馆(19710)
图书馆(19709)
研究(18768)
(17317)
理学(17205)
理学院(16884)
经济(16627)
管理学(16557)
管理学院(16395)
(14228)
中国(13846)
科学(13209)
(12589)
师范(12521)
(10601)
师范大学(9990)
(9677)
中心(9470)
(8848)
(8818)
大学图书馆(8812)
北京(8654)
业大(8555)
研究所(8155)
(7897)
信息(6941)
基金
项目(39384)
研究(32085)
科学(29446)
基金(26107)
(21947)
国家(21682)
社会(18480)
科学基金(18168)
社会科(17212)
社会科学(17208)
编号(16312)
(15977)
成果(15039)
基金项目(14617)
教育(14032)
(13110)
自然(10694)
项目编号(10571)
自然科(10357)
自然科学(10355)
自然科学基金(10149)
(9813)
课题(9290)
资助(9224)
研究成果(8810)
(8779)
(8563)
重点(8160)
(7692)
(7682)
期刊
图书(27792)
书馆(22541)
图书馆(22541)
(21247)
经济(21247)
研究(15589)
中国(12703)
学报(11746)
教育(9084)
大学(7918)
情报(7406)
(7314)
科学(7230)
(6664)
论坛(6664)
(6398)
农业(5154)
学学(4951)
管理(4919)
图书馆学(4677)
技术(4437)
建设(4357)
工作(3879)
资源(3842)
(3723)
(3723)
杂志(3723)
(3583)
情报工作(3536)
业经(3366)
共检索到100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翟羽佳  
“图书馆精神”是一个兼具现实感和终极关切的命题,对“图书馆精神”的重新解读是图书情报学科领域对当前弘扬时代精神课题的回应。哲学生存论为进路的诠释,使“图书馆精神”成为一个反映着追求卓越之理想信念和实践创新之内在要求的概念体系。“生存-实践”范式下的“图书馆精神”,是对图书馆存在状态的超越,通过将图书馆的自我完善与人的自我实现作为图书馆的实践指向,使图书馆的存在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中实现“合人性”的价值统一。这种再解读既是图书馆学理论视界的拓展,也是智慧时代图书馆生存范式和职业伦理的重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汪洋  
文章在区分“世界意义”公共图书馆精神和“中国意义”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呼唤“中国意义”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即中国公共图书馆精神,其当代哲学内涵是,具有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平民化精神。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欣  赵辉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生产力的不断扩大以及读者对图书馆精神产品多样化的追求日趋突显,图书馆精神产品研究日渐深入,这就要求我们用哲学的方法和原理对图书馆精神产品的涵义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梅  
图书馆精神的“贫困”由点到面的普遍性,是笔者命题的由来及写作的直接动机;热闹的“图书馆精神”的复苏与回归下暗藏的是图书馆精神苍白的“贫困”;对图书馆精神的“贫困”现象的反省、反思与批判,需要从图书馆哲学认识上去深刻理解;而走出图书馆精神“贫困”的误区并使我们的图书馆精神“富有”,需要图书馆哲学的助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恒通  
论述了建立图书馆学哲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了图书馆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概述了图书馆学哲学的研究内容,指出了图书馆学哲学的学科地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龙  
在学术界普遍崇尚理性的时代,无论什么研究只要沾上了“基础理论”,研究的身价立即就不一样了。即使在图书馆学这样的源于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学科中,有些书编得类似图书馆工作简介,然而一旦戴上了“图书馆学基础”的帽子,即可引得图书馆人争相阅读。只是花无百日红,学术界的追求早已多元化,而图书馆学更是寻寻觅觅中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研究图书馆学基础,似乎已经很难唤起人们的兴趣了。然而在上世纪末,自徐引篪、霍国庆的《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类著作却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进步:《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的立论创新与史料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已被本栏目一评再评,说明人们对它的关注;本...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全太  石友荣  
本文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对图书馆哲学进行了探讨 ,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图书馆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内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永福  
认为揭示和解释图书馆现象的本质是图书馆哲学的使命;图书馆哲学研究必须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图书馆哲学必须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客观知识是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知识组织是图书馆学的逻辑中介,人是图书馆学的逻辑终点;观念制约和人才制约困扰着图书馆哲学的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明华  
建立图书馆哲学,是周文骏教授在1996年6月出版的《图书馆学研究论文集》“编后”中提出来的,确实应该摆到我们广大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学研究者的日程上来了[1]。近些年,专以“图书馆哲学”为题的,有蒋永福[2,3,4,5]和庄义逊、吕斌、周庆山、郑全太的文章[6,7,8,9...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安福  
从图书馆哲学概念和研究意义出发,利用已有的图书馆哲学研究成果,就"图书馆哲学"这一术语的提法、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关系、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必要性、图书馆哲学把教育哲学纳入讨论范围的必要性、图书馆学术研究应不应该以哲学理念作为始点、人文关怀与图书馆哲学的统一性以及图书馆哲学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图书馆2.0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倡导发扬哲学的批判精神。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翟羽佳  
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路径存在哲学缺场,对智慧图书馆内涵的综合性阐释没有达到基础理论层面的构建,基于后现代语境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并未与"智慧图书馆"这一热点和趋势融合。因此,应在哲学视角下重新审视"智慧图书馆"概念,奠定对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图书馆学的发展理念。首先,从存在论层面揭示智慧图书馆的存在形态,探究"智慧图书馆何以可能";第二,为智慧图书馆确立新的认识范式,将以往概念研究的静止思维、实体思维和机械思维历经观念的冒险,转换为过程思维、关系思维和机体思维;第三,从价值论角度探寻关涉人类知识追求和信息获取之理想的智慧图书馆所具有的价值意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跃权  
以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为主体框架,用本体论和价值论来容纳历史上关于图书馆本质的各种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聚类,得出图书馆的八种主要本质,进而解构每类本质,剖析其逻辑方法的得失。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图书馆的本质就其现实而言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辩证命题;用数学集合论的方法得到关于图书馆本质的辩证逻辑表达式,并对该表达式的逻辑学、辩证法特征作出系统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图书馆没有抽象的本质,只有具体的现实的本质;图书馆的本质就其现实而言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图书馆本质的辩证逻辑表达式本质上是一个方程,历史上关于图书馆本质的每个观点都只是这个方程的一个具体的近似的解。参考文献39。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维军  
图书馆哲学是一种“观”,是对图书馆学及图书馆现象和实践的根本性认识;图书馆哲学是“规律”,是关于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定律。图书馆哲学是“方法”,是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图书馆哲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属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参考文献3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连庆  
本文运用法哲学的价值分析方法对图书馆权利的概念、存在形态与构成等进行分析,主张以权利的正当性、普适性为图书馆权利理论体系的原点;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客体以及相对义务人四个方面讨论图书馆权利的构成及实现。指出图书馆权利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在同一法律关系中,图书馆权利与图书馆组织及馆员的权利应视为基本权利与派生权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汪洋  
面对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新形势 ,图书馆员必须有自己的哲学和哲学头脑。图书馆哲学可以帮助图书馆员具有自己的哲学和哲学头脑。图书馆哲学应该成为图书馆员的哲学 ,图书馆员的哲学是充分考虑图书馆员的、为图书馆员服务的和能走进图书馆活动生活的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员角度 ,图书馆哲学分为个人的图书馆哲学、公众的图书馆哲学和专业的图书馆哲学三个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