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5)
2023(7929)
2022(6622)
2021(6262)
2020(5232)
2019(11801)
2018(11175)
2017(21303)
2016(11533)
2015(14132)
2014(14133)
2013(13664)
2012(12355)
2011(10566)
2010(11296)
2009(10476)
2008(9571)
2007(8624)
2006(7652)
2005(7103)
作者
(32227)
(26300)
(26281)
(25198)
(16424)
(12873)
(12278)
(10225)
(10016)
(9511)
(9081)
(8645)
(8315)
(8213)
(8168)
(8116)
(8053)
(7725)
(7668)
(7478)
(6770)
(6464)
(6278)
(6147)
(6007)
(5989)
(5864)
(5799)
(5411)
(5406)
学科
(40967)
经济(40919)
管理(29333)
(27838)
(26116)
金融(26116)
(23336)
企业(23336)
(22733)
银行(22712)
中国(22243)
(22121)
(20030)
方法(17822)
数学(15639)
数学方法(15316)
(12591)
(12037)
理论(11696)
地方(11506)
教学(11163)
中国金融(10995)
财政(10776)
业经(10392)
(10014)
贸易(10004)
(9815)
(9146)
(8644)
(8455)
机构
学院(159586)
大学(156326)
(63062)
经济(61599)
管理(53683)
研究(51375)
中国(45854)
理学(45529)
理学院(45000)
管理学(44005)
管理学院(43737)
(35225)
(32410)
科学(30246)
中心(26351)
(25860)
财经(25296)
(25168)
(24373)
研究所(23165)
(22917)
(22625)
师范(22337)
业大(21416)
北京(20754)
(20550)
经济学(20540)
技术(19831)
农业(19745)
(18916)
基金
项目(98846)
研究(75669)
科学(75459)
基金(68090)
(58058)
国家(57512)
科学基金(48921)
社会(45666)
社会科(43462)
社会科学(43447)
(40660)
教育(37858)
基金项目(35499)
(33062)
编号(31597)
自然(29643)
自然科(29014)
自然科学(29007)
资助(28760)
自然科学基金(28476)
成果(27244)
课题(23539)
重点(22834)
(21499)
(21444)
(20838)
(20067)
(19853)
大学(19760)
项目编号(19534)
期刊
(68949)
经济(68949)
研究(52324)
中国(38575)
(30984)
金融(30984)
教育(29561)
(28774)
学报(24070)
(22715)
科学(20123)
管理(19848)
技术(19554)
大学(19180)
学学(17759)
农业(14771)
财经(13382)
经济研究(12140)
(11549)
国际(9975)
业经(9874)
(9656)
职业(8760)
问题(8680)
(7820)
理论(7588)
(7167)
(7032)
论坛(7032)
世界(6873)
共检索到256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志梅  
“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需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设计与挖掘思政元素,寻找思政素材,将思政素材与专业内容进行衔接,采取合适的方式传递思政内容,引导学生领会。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同频共振,为企业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有技能、有国际视野、立身正的国际物流新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绍炯  李淑娟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环节,但挖掘不充分、融入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国际物流》课程为例,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五个维度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珊  
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设计美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认知,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艺术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大背景,以《设计美学》课程为载体,阐述了《设计美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着重分析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的改革路径以及改革成效,以期为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永娟  陈炜峰  余莉  
电机学教育领域在引入思政教育后,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和学习方向,明确以“德”为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在电机学教育领域的深刻内涵,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新一代电机学教育建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所构建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优势,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渗透,从而开拓出一条崭新的电机学教育之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章露  
旅游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应积极落实“专业+思政”的教学模式。《地方景点导游》是旅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导游职业资格证中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项目相对应的考证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去,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使命与担当、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奇钊   陈有志   陈丹丹  
从提出到成为热点现象,到获得立法保护,再到被写入二十大报告,红色资源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词。文章探索了红色资源的起源与演变,以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与“大思政课”研究与实践,进而分析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征编融入“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切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唱响公平与正义的时代强音、锁定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燕妙  
随着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手段也不断丰富,其中音乐鉴赏就是利用科技信息领域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培养。高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十分重视,对于教学的发展也有了推动作用。利用音乐鉴赏教学在适应大学生的发展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培养,就是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并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推动思政教育建设,为全体大学生牢固树立思政意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科  
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同时能够进一步实现教学改革。但是在相关的实务实践教学之中,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并不能保障二者协调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其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于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保障思政教育的效果。文章主要针对财务文员实务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经济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校经济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后,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当合理规划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应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综合教育理念,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萍  
课程思政是学科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是新时代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主渠道要中深挖与之可融合的思政元素,并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课程与思政的精准融合,文章对会计类实训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会计类实训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程度较高,且具备较高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但是其课程与思政的融合程度还未达到理想高度,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建林  
学院专业课程应该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促使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并发挥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因此,在艺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和结构等进行变革。由王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从艺术学院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根据思政教育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定性定量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提出了关于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思考,笔者结合2021年度江苏省本科教育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声乐(740701/001)》研究,对本书进行评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丽娟  
随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经济法课程开设现状来看,无论在课程价值聚焦、课程思政与实践元素的结合、任课教师的常态化德育培育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在经济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建设,需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力求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克  
《经济法》课程教学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各环节,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经管人才。通过在《经济法》课程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目标,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融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创新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傲寒  
介绍了“采购管理”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传统文化教育等维度深入挖掘采购管理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效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晓哲  
当前,各大院校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学校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强调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这是目前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朝阳撰写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基于农林院校学科特点的研究》一书强调农林院校“大思政”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时代主题一将农林院校学科特点与思政课程相融合。该书对农林专业新形势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制改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厘清了改革目标层次、制度层次和要素层次的关系,同时,作者从教材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使课程思政与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