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0)
- 2023(17805)
- 2022(15500)
- 2021(14471)
- 2020(12243)
- 2019(28066)
- 2018(27808)
- 2017(54099)
- 2016(29748)
- 2015(33277)
- 2014(33340)
- 2013(32527)
- 2012(29843)
- 2011(27029)
- 2010(27266)
- 2009(25381)
- 2008(24886)
- 2007(21836)
- 2006(19468)
- 2005(17293)
- 学科
- 济(115048)
- 经济(114892)
- 管理(89994)
- 业(82839)
- 企(69148)
- 企业(69148)
- 方法(52593)
- 数学(45959)
- 数学方法(45210)
- 财(32152)
- 农(31686)
- 中国(31545)
- 业经(25720)
- 制(25421)
- 学(25225)
- 地方(22710)
- 贸(21773)
- 贸易(21765)
- 易(21165)
- 环境(20757)
- 农业(20621)
- 务(19778)
- 财务(19690)
- 财务管理(19651)
- 理论(19511)
- 企业财务(18593)
- 银(18463)
- 银行(18396)
- 和(18040)
- 技术(18040)
- 机构
- 大学(423240)
- 学院(422873)
- 济(166499)
- 管理(165310)
- 经济(162725)
- 理学(143351)
- 研究(142623)
- 理学院(141754)
- 管理学(138982)
- 管理学院(138245)
- 中国(105612)
- 京(90231)
- 科学(90138)
- 财(78757)
- 农(73232)
- 所(72293)
- 业大(66111)
- 研究所(65880)
- 中心(64282)
- 江(62661)
- 财经(62253)
- 农业(57616)
- 北京(56807)
- 经(56479)
- 范(54789)
- 师范(54172)
- 院(51980)
- 州(50216)
- 经济学(49481)
- 财经大学(46135)
- 基金
- 项目(289388)
- 科学(226343)
- 基金(209211)
- 研究(206958)
- 家(183934)
- 国家(182445)
- 科学基金(156012)
- 社会(129891)
- 社会科(123132)
- 社会科学(123098)
- 省(113254)
- 基金项目(110637)
- 自然(103669)
- 自然科(101211)
- 自然科学(101183)
- 自然科学基金(99303)
- 划(95842)
- 教育(95541)
- 资助(87212)
- 编号(84090)
- 成果(67990)
- 重点(65055)
- 部(63284)
- 发(60883)
- 创(59780)
- 课题(58391)
- 创新(55852)
- 科研(55337)
- 教育部(53872)
- 大学(53327)
- 期刊
- 济(181859)
- 经济(181859)
- 研究(123426)
- 中国(80182)
- 学报(70609)
- 农(66077)
- 科学(63104)
- 管理(60176)
- 财(59950)
- 大学(53107)
- 学学(50342)
- 教育(45410)
- 农业(44900)
- 融(36796)
- 金融(36796)
- 技术(35630)
- 业经(30208)
- 财经(29980)
- 经济研究(29092)
- 经(25601)
- 问题(24775)
- 业(22998)
- 科技(20889)
- 版(20532)
- 图书(19835)
- 技术经济(19784)
- 理论(19331)
- 统计(18959)
- 现代(18803)
- 业大(18394)
共检索到616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思涵 佟孟华 张晓艳
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被成功命名或宣布创模为准自然实验,使用1998—2018年全国2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国模”称号抑制城市环境污染的具体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显著抑制了城市的环境污染,且模范城市的政策效果更明显,对东中部地区模范城市、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创城市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模范城市和在创城市改善环境质量的机制和路径不同,模范城市偏向于直接约束、提升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并行,在创城市则偏向于优先产业转型。该政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会受到官员更替的冲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海骏娇 辛晓睿 曾刚
城市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沿阵地。基于后福特主义的社会规制理论和欧美国家的现实基础,大量研究认为调动地方政府的主观积极性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城市政府并不足以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导者。通过文献梳理,建立了影响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包含上级政策导向、基层环保意愿、经济可行性、环境压力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城市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分析,识别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强度,并根据理论框架设立7项具体指标,定量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治理 地方治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鹏飞
网约车出现后,政府对于网约车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制措施,不仅规范了网约车市场,对城市环境也产生了影响。本文使用断点回归设计,从城市环境视角探讨网约车规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网约车在北京数量激增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状况;而网约车规制政策减少了网约车数量,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如:PM2.5和CO),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据此本文认为:网约车的出现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而网约车规制措施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成效显著,本文建议应鼓励新能源汽车为主的网约车进入网约车市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鹏程 刘杰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稳增长、降排放的转型阶段,信息化已成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关键所在,有必要研究考察近年来中国信息化发展能否减少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理论上,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中间影响机制包括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基于2011—2016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信息化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对中间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论表明:1)信息化发展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水平,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定;2)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通过引发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进而起到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在信息化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研究信息化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环境污染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彤 王能民 朱幼林
城市竞争力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设施、制度、人文等多方面状态和能力的耦合集成,需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文章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竞争力体系进行定量系统的研究,同时尝试从环境保护对城市经济承载、社会承载、生态环境承载等方面梳理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及其分力的影响机理,对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关系进行探讨,在城市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下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城市竞争力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陈怡平,李伟国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段和不同的空间层面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从时段上看 ,有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之分 ;从空间上看 ,有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四个层次 ,每一阶段中各个空间层次采取的环境政策的重点和作用显然也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将重点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发达国家城市 (以日本北九州市为例 )与发展中国家城市 (以浙江杭州市为例 )的环境政策演变 ,从环境政策组成的五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 ,为中国城市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寻求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
城市 环境政策 比较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颖明 李晓娟 宋建新
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和多元,环境管理成为城市这一复杂系统处于最优运行状态的重要保障。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环境管理系统架构的三个基本维度:专业管理、监督检查和时间进度。与系统架构相适应,城市环境管理运行系统包括专业管理子系统、监督检查子系统、综合协调子系统。进一步研究了三个子系统在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的框架体系中形成的运行机制,为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管理系统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敬奇 张宝森 王红旗 熊樱
筹办"绿色奥运"的7年间,北京市公众的环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2005-2009年,专业机构连续5年对北京城乡居民进行6次环境意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市民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公众环保认知水平日益提升,居民的环保习惯正在养成,83.3%的人认为"绿色奥运"提高了自己的环境意识,这种积极的影响还在持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绿色奥运"与提高公众环境知识水平、参与环保能力和促进大众传媒关注环保等4个方面分析"绿色奥运"对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并探讨环境教育在世界城市目标下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关键词:
绿色奥运 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世界城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慧 扎恩哈尔·杜曼
文章采用2011—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探讨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异质性环境规制能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其中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更显著;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的缓解作用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缓解本地的环境污染,还能降低邻近城市的环境污染水平;异质性环境规制缓解环境污染的长期效应显著优于短期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在正式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作用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军涛 汤睿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进行动态测度和静态测度,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就2007—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动态测度结果而言,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四大经济板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以划分为高效率模式、中效率模式、弱效率模式和低效率模式四种类型。(2)就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静态测度结果而言,规模报酬不变的省份有10个,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有4个,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有16个;城市环境治理实现纯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21个,实现规模效率有效的省份有10个。(3)就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而言,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负向阻碍作用。就四大经济板块而言,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虹燕 李杰
本研究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度和城市环境客观绩效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城市环境投入并不一定能带来公众满意度水平的提升,与理论假设不符;公众满意度与城市环境客观绩效中的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效率有助于满意度水平提升;公众满意度与客观绩效的效果性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比起投入类和效率类指标与满意度的关系更加紧密,可见当前中国城市环境绩效需要重点关注并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效果。研究最后从投入、产出和过程3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城市环境公众满意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客观绩效 公众满意度 改进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兆旭 赵领娣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以ERE属性特殊的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测算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海岸带城市ERE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整体仍处于中低水平,区域非均衡状态减弱;(2)命令型环境规制对ERE耦合协调度存在倒“U”型影响,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其存在“U”型影响,多数城市处于命令型环境规制促进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抑制阶段;(3)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工具对ERE耦合协调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升级在命令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市场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遮掩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谌仁俊 黄诗茜 姬晓晨 陶为婕
本文选取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反映城市工业经济的"量"和"质",试图研究"两控区"和SO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实施"两控区"政策是现阶段最有效的环境政策,能通过创新补偿显著提升工业经济的"量"和"质",而SO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一方面受试点区以非发明专利为主的绿色创新结构制约,另一方面受环境规制强度的负向调节,未能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从长远看,采取以命令-控制机制为主、市场化手段为辅的组合型环境政策,对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政策,是保障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