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6)
2023(7026)
2022(5930)
2021(5232)
2020(4080)
2019(9326)
2018(8983)
2017(16665)
2016(8975)
2015(9989)
2014(10029)
2013(9970)
2012(9857)
2011(9241)
2010(9636)
2009(8945)
2008(8949)
2007(8308)
2006(7842)
2005(7455)
作者
(27741)
(23164)
(22986)
(21503)
(14866)
(11171)
(10344)
(8921)
(8843)
(8424)
(8084)
(7801)
(7749)
(7530)
(7468)
(7009)
(6804)
(6656)
(6602)
(6491)
(6058)
(5776)
(5591)
(5451)
(5257)
(5253)
(5201)
(5135)
(4705)
(4588)
学科
(45872)
经济(45814)
(24305)
管理(22287)
(17723)
企业(17723)
中国(17494)
地方(17007)
(14302)
业经(11888)
方法(10164)
农业(9974)
地方经济(9712)
(9633)
金融(9632)
(9543)
(9194)
银行(9184)
(9114)
(9037)
(8894)
(8418)
(7869)
贸易(7857)
数学(7642)
数学方法(7557)
(7503)
环境(7244)
发展(7139)
(7103)
机构
学院(137248)
大学(136340)
(58066)
经济(56825)
研究(54531)
管理(46523)
中国(41384)
理学(37683)
理学院(37141)
管理学(36581)
管理学院(36304)
科学(32121)
(31057)
(28565)
(28123)
研究所(25421)
中心(23670)
(23284)
(22947)
(22559)
师范(22390)
财经(20956)
北京(20746)
(19133)
(19097)
(18774)
师范大学(17905)
经济学(17744)
业大(17414)
(17412)
基金
项目(80629)
研究(63330)
科学(63216)
基金(55836)
(49027)
国家(48069)
社会(40389)
科学基金(39699)
社会科(38173)
社会科学(38162)
(32618)
基金项目(28355)
教育(28089)
(27253)
编号(26028)
(24258)
成果(23085)
自然(22355)
资助(22310)
自然科(21763)
自然科学(21757)
自然科学基金(21343)
发展(20011)
课题(19709)
(19642)
重点(18627)
(17254)
(16675)
国家社会(16557)
(16234)
期刊
(79765)
经济(79765)
研究(50692)
中国(35783)
(23612)
教育(21627)
学报(21146)
(21081)
管理(20045)
科学(19935)
(16736)
金融(16736)
大学(16317)
农业(16115)
学学(14911)
业经(13986)
技术(12204)
经济研究(12183)
财经(11691)
问题(10366)
(10173)
图书(8480)
(8407)
世界(7962)
(7912)
(7585)
论坛(7585)
国际(7249)
商业(6916)
(6868)
共检索到237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本文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分配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去分析财政分配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研究了分配结构对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二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标志出发,深入研究财政分配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特别是财政分配对形成新的经济形式的作用。“国家分配论”把分配置于马克思再生产原理四个环节的中介地位,把财政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中,突破了过去那种收、支、平、管的旧体系,形成了一个财政与经济交织,分配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制约,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新的财政学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邓子基财政的本质是财政理论体系的基石。我一直倡导、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近些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借鉴西方财税理论过程中,有些同志对“国家分配论”再次提出种种“质疑”,甚至“非难”。我国深化经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孝林  李歆  
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流行"两权分离论"、"受托责任论"、"国家治理论"。"两权分离"是国家审计产生的条件,"受托责任"是国家审计的内容和对象,"国家治理"需要众多,不能说明国家治理需要审计的特殊性。纵观审计发展的历史,国家审计产生的基本动因是为了维护委托者和受托者双方的产权。维护产权动因论涵盖了"受托责任论"、"国家治理论"和"两权分离论"。维护产权促进国家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国家审计活动的变化都是适应维护产权的根本需要。维护产权动因论贯穿于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的始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形成了一股引进、消化与吸收、借鉴西方“公共财政论”的热潮,这是一件好事,它对于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由于财政模式的选择不能不受到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决定,因此我国能否实行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纯粹或单一的公共财政模式尚值得推敲;另一方面,西方“公共财政论”长期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经济中的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树宏  孙岩  
保值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保值会计不仅包括一系列专门方法,而且受相应的理论支持。保值会计的历史同会计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保值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构成了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核心。保值会计产生的内因是受托责任的要求,但保值会计发展的最直接动因却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反映受托责任应是我国会计的基本目标,对保值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阐述是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和财政职能发展完善“国家分配论”许毅国家职能是指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要发挥国家职能作用,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首先要弄清楚当前我国社会制度已经是社会主义,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而中国目前正处于过渡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徐达实  
在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进步不仅直接通过提升资本要素的生产率水平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间接提升了资本积累的速度,由此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弹性大于1,形成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速效用。当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资本积累的速度时,技术进步的速度还可以通过提升资本积累速度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来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加速效应更加明显。也正因为这一机理,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技术创新的速度过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过低从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徐达实  
在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进步不仅直接通过提升资本要素的生产率水平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间接提升了资本积累的速度,由此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弹性大于1,形成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速效用。当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资本积累的速度时,技术进步的速度还可以通过提升资本积累速度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来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加速效应更加明显。也正因为这一机理,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技术创新的速度过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过低从而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大胜  
国家审计是如何产生的,对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个最基本的审计问题,目前却没有真正搞清楚,或者说还没有形成共识,存在着不同看法和理论表述。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公共受托责任论、委托代理论、民主政治论、"免疫系统"论、权力制约论等。在理论上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边晓曦  
浅析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产生、发展及影响边晓曦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取消各种限制金融机构发展的法规和条例,使其更加自由地开展业务活动。近两年来,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再度升温,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的计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兼论坚持与发展﹃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李松森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对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一般规律的概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以社会主义“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为理论依据,是“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的具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锡平  
欧洲一体化进程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段锡平欧洲共同体自1958年从当初一个单纯的关税同盟(6国)发展为今天拥有15个成员国,内部实现了“四通”,对外拥有广泛联系和各种特惠贸易协定的单一大市场。无论从其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完善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翠群  胡志勇  
系统学理论认为,系统的功能与环境有很大关系,系统功能的发挥还需要环境提供各种恰当的条件、氛围,为充分发挥系统功能,需恰当选择、营造、改善环境。审计环境是在一定时空状态下所存在的、影响审计行为的主客观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影响和制约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生、发展和完善。国家审计受着与它相关的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国家审计又影响和改变着审计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以张馨发表在1997年第1期《经济学家》上的《论公共财政》为标志,公共财政论在中国正式作为一种财政理论走到历史的前台,并从出生伊始,就处于和其它财政流派——其中又主要是“国家分配论”——的激烈论战中。归纳起来,各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财政和财政是什么关系?主要观点是认为公共财政是public finance的英文直译,与我们惯常使用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季义流  
基因技术的发展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却获利甚少。建立基因专利利益的国际分配机制非常紧迫,文章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利益分配的经济合理性和法律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