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7)
- 2023(7433)
- 2022(6063)
- 2021(5762)
- 2020(4340)
- 2019(9913)
- 2018(9779)
- 2017(16829)
- 2016(9406)
- 2015(10308)
- 2014(10472)
- 2013(9672)
- 2012(8733)
- 2011(7776)
- 2010(8056)
- 2009(7120)
- 2008(7012)
- 2007(6582)
- 2006(5849)
- 2005(5049)
- 学科
- 管理(32876)
- 业(31247)
- 企(27785)
- 企业(27785)
- 济(26181)
- 经济(26155)
- 技术(15403)
- 技术管理(11473)
- 中国(11046)
- 农(9818)
- 业经(9424)
- 理论(9357)
- 教育(8523)
- 教学(8261)
- 财(8072)
- 方法(7358)
- 制(7077)
- 农业(6782)
- 地方(6656)
- 划(5919)
- 银(5714)
- 银行(5703)
- 学法(5551)
- 教学法(5551)
- 行(5439)
- 务(5237)
- 学(5232)
- 财务(5222)
- 财务管理(5203)
- 策(5142)
- 机构
- 学院(123248)
- 大学(117797)
- 管理(45812)
- 济(41234)
- 经济(39888)
- 理学(38230)
- 理学院(37783)
- 研究(37699)
- 管理学(37137)
- 管理学院(36876)
- 中国(28279)
- 京(25219)
- 科学(22751)
- 江(22116)
- 财(20732)
- 技术(18715)
- 范(18533)
- 师范(18371)
- 中心(17994)
- 州(17949)
- 所(17862)
- 职业(16919)
- 北京(16087)
- 农(15990)
- 业大(15728)
- 研究所(15687)
- 财经(15569)
- 院(14950)
- 师范大学(13955)
- 经(13885)
- 基金
- 项目(78085)
- 研究(64964)
- 科学(61461)
- 基金(50786)
- 家(42964)
- 国家(42455)
- 社会(37909)
- 科学基金(37109)
- 社会科(35702)
- 社会科学(35695)
- 省(35422)
- 教育(32536)
- 编号(29073)
- 划(28567)
- 基金项目(26869)
- 成果(24173)
- 创(23243)
- 课题(22181)
- 自然(21937)
- 自然科(21434)
- 自然科学(21431)
- 自然科学基金(21044)
- 创新(20421)
- 年(19204)
- 资助(18611)
- 重点(17964)
- 发(17903)
- 项目编号(17737)
- 规划(17283)
- 性(16299)
共检索到198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江峰
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对教师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国优计划”以推动高水平大学培养研究生层次科学教师来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基,体现出填补科学教师教育的政策缺位,优化教师教育政策的结构体系;突破传统师范类教育体系的路径依赖,推动高水平大学与中小学联动共建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直面基础教育科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发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工科人才培养优势等政策理性。浙江大学立足于“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办学传统优势,从面、线、点三个层面发力打造一流的卓越科学教师培养基地,探索“理学/工学+教育学”的培养方案,实行“项目制组织、全方位训练、全链条协同”的卓越科学教师自主培养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立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目标定位,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持久竞争力的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8年7月建立创新实验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独立学院体制,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管委会主任、首任院长由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忠教授担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是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期智
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制定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清华大学的办学实力、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非常有幸能够在2004年到清华大学工作,有机会参加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清华大学有很多个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验基地,我主要就计算机科学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克武 胡中波 郑伦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针对我国较长时间内杰出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各届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亚玲 唐瑶 肖瑾 孙丹 范昌波 吴星明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气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设置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本科生尝试设计和实践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实践能力。经实践运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也给今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电气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秉林 李传宗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从理念嬗变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才培养,但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组织变革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教融合理念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从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为实现优质科教资源整合,高校围绕发挥科研专家、组织创新和科研平台资源集聚优势,形成了大师领衔、书院制培养和科研平台依托三种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拔尖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发挥科研育人优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提高科教融合育人成效还需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等方面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科教融合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大用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了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目标的总要求,切实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促进教育质量的大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使我国高等教育大国稳步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更加稳固的教育基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庆玉 姚梅林
适应性专长兼具知识和创新的双重成分,与常规专长存在质的不同,突出表现在生成性重构、理论驱动和灵活调控等方面。它是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核心特征。当前应树立培养适应性专长的教育目标观,知识和创新并重;加强多学科交融,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为适应性专长的形成奠定深厚根基;改革评价方式,构建"为未来做准备"的评价体系,为适应性专长的形成提供正确导航。
关键词:
适应性专长 常规专长 PFL测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学青 李正
本科生科研是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的对学科领域具有原创的或创新性贡献的探究与调查活动。实践证明,本科生科研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之红
综观世界教育领域,有关精英人才教育的实验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息过,21世纪以来,更多国家普遍采取了支持精英人才教育的政策、计划、投资支持和立法保护。在中国教育历史长河中,有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源远流长,而当前,通过精英教育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选择。为此,在学校教育领域,要深入研究有关智能潜力的测试甄别、特别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有关试验探索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英才教育 早期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要求.首重德育是教育的基本准则,做好德育工作是大学承担历史使命、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度重视德育及其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作用。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