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8)
2023(15948)
2022(13662)
2021(13194)
2020(10697)
2019(24617)
2018(24515)
2017(45862)
2016(25972)
2015(29468)
2014(29443)
2013(27987)
2012(25627)
2011(23231)
2010(23474)
2009(21274)
2008(20471)
2007(18090)
2006(16147)
2005(14210)
作者
(70120)
(57811)
(57555)
(55041)
(37123)
(27608)
(26536)
(22530)
(22154)
(21089)
(19742)
(19303)
(18409)
(18211)
(17898)
(17803)
(17531)
(17269)
(16612)
(16502)
(14491)
(14368)
(13823)
(13259)
(13166)
(13005)
(12947)
(12920)
(11585)
(11389)
学科
(88439)
经济(88342)
管理(70287)
(64958)
(54294)
企业(54294)
方法(37646)
数学(31983)
数学方法(31459)
中国(30379)
(26691)
教育(25543)
(23820)
业经(21350)
(20832)
理论(19886)
地方(19742)
农业(17636)
(17084)
贸易(17073)
(16967)
(16568)
(15827)
技术(15595)
(15088)
(14802)
财务(14728)
财务管理(14705)
环境(14428)
企业财务(13868)
机构
大学(352266)
学院(348179)
管理(132734)
(127904)
经济(124546)
研究(119640)
理学(114415)
理学院(113027)
管理学(110904)
管理学院(110230)
中国(82857)
(76711)
科学(73046)
(60118)
(58959)
(57957)
师范(57607)
研究所(53558)
(53080)
中心(52995)
(50700)
北京(49517)
业大(48807)
财经(47546)
师范大学(46636)
教育(45752)
(44219)
(43086)
(42940)
技术(40834)
基金
项目(232756)
科学(183885)
研究(180921)
基金(163333)
(139883)
国家(138516)
科学基金(118740)
社会(109499)
社会科(103384)
社会科学(103358)
(92877)
教育(89861)
基金项目(85630)
(79719)
编号(78147)
自然(75134)
自然科(73294)
自然科学(73278)
自然科学基金(71887)
成果(66999)
资助(66717)
课题(56853)
重点(52943)
(52174)
(51089)
(48426)
项目编号(48012)
(47049)
教育部(45438)
大学(45071)
期刊
(144270)
经济(144270)
研究(115238)
教育(76847)
中国(75380)
学报(50234)
管理(48415)
科学(46858)
(46735)
(44393)
大学(39958)
学学(35042)
技术(33293)
农业(32972)
(28284)
金融(28284)
业经(25274)
经济研究(22650)
财经(21833)
图书(20668)
职业(18953)
(18634)
问题(18146)
(16696)
论坛(16696)
科技(16469)
(16415)
(16406)
理论(15963)
现代(15714)
共检索到525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登朝   卢彩晨  
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启动“国优计划”,组织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教师。然而,试点高校在执行“国优计划”过程中却面临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实践模式等诸多困难。研究发现,美国高水平大学通过兼顾目的与能力选拔学生、设置主次分明多元灵活的课程体系、设计层层递进构成闭环的实践模式、组建具有丰富经验的跨学科教师团队等举措实施教师教育。建议试点高校在实施“国优计划”过程中,兼顾考察申请者攻读目的与攻读能力、提高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灵活性、设计不断深化的实地实践模式、加强教师之间沟通协作,以确保新型教师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永生  袁蕊  刘亚  
职业院校治理水平建设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院校治理水平提升包含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和学校治理能力提高两个方面。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可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学校发展难题;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综合改革,优化人才治理环境,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办学机制,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孟莉  金明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文章从赋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的演进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高职发展智库等统计数据分析,佐证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普遍偏低,需要探寻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的有效路径。为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制度;将社会服务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列入职称评审条件;搭建综合性、"落地式"产学研协同等平台,打通教师社会服务的通道;建立大师名师工作室,积极推动和实施技术技能帮带互促提高战略等措施,为高职院校推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雯珊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支持教师发展,同时驱动组织创新的重要举措,对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在"双高计划"政策背景下,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实际,发挥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教学交流咨询与评价反馈、服务科研活动以及构建产学研用社会服务平台等功能。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还处在探索期,既要从国内外普通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中吸取成功经验,又要突出自身职业性的特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构建人文主义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等实施路径,促进教师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华伟  
教育行政部门对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开展评估,可整合现有评估项目,从强化评估引领、细化评估分类、聚焦相关利益群体、合理使用评估结果等方面,深入推进综合评估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双高计划"是新时期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大工程。"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是基于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趋向转变、主线转变和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存在着对类型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偏颇、产教融合中的行业企业边缘游离、前期规模扩张负面效应引致院校同质化现象突出等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高职院校亟待从深化类型教育定位的认知和实践、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三条路径上重点推进,以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和育人质量,实现"双高计划"建设和引领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杰  李延平  
西部高职教育对促进西部产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需切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明确发展定位,锚定职责使命;积极应对自身发展存在的资源供给受限、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专业群建设资源释能不足、各省市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秉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加强东西协作缩小发展差距、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挖掘区域资源深化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完善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西部高职教育的使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娜  张应辉  
在提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趋势下,新文科实验室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契机,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新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体现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化,大量引进虚拟仿真技术,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水平,为高水平本科生的培养提供保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庞云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首先要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可高效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文章通过分析新技术发展与健康素养提升的现状,提出要突出重点领域,充分运用新技术助力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同时,笔者建议在新技术背景下打造专业队伍,提供人才支持;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工作机制,完善各种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只  
专业群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发展内涵的重要指标与特色项目,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满足就业的高质量需求,也是实现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然面临着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缺失等困境。建议以标杆院校为参考转型升级专业标准,建立面向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专业布局,通过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塑造利他共生的专业生态来推动特色专业群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小涛  赵鹏飞  石范锋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一项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潮流、体现中国特色,实质性拉近校企距离、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提高职教学生培养适用性的制度设计。发展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类型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担当、标准担当、师资担当、改革担当等方面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在引领职教改革中的使命;从立德树人的政治站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定位、校企双元主体育人的特征方位、岗位成才的工作本位、三方责任的法制地位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新定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李娜  魏小红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计划"的具体改革发展任务。文章通过基于"四有"好老师视角的高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敬业精神、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创新意识等维度的得分偏低;通过分析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相关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方案》的数据发现,高职院校双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不尽合理现象突出;双师队伍的职前培训、入职培养、在职研修体系尚未形成。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德强基筑巢工程——德能双育培养"四有"双师团队、培育培养引进工程——内培外引培育"绝技"双师骨干、兼职领军人才工程——大师名匠领衔"优化"双师结构、教师职业发展工程——教研逐级双促"锻造"双师队伍、评价考核评聘工程——绩效驱动构建"三维"评价体系等五大工程,以此保障"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高水平完成"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项目建设任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婷  柏文涌  
高职院校已进入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主导的内涵发展阶段。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深化与拓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办学定位精准化不足、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双重不足、社会服务能力薄弱、治理结构封闭等多方面问题。由此,高职院校需要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引领,科学定位办学理念和目标,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打造"专兼"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李鑫  
"双高计划"自实施以来,各建设单位就如何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探索阶段,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参考和借鉴,但必须要在坚持"双高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下进行。高水平高职院校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彰显中国特色,办出世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取向、基本遵循和路径选择都十分重要。立德树人既是根本价值,也是根本任务;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产教融合都是"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需要重点着力的关键点,都需要遵循规律,精准施策,这对于引领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专业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加强专业建设是"双高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职院校适应行业企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需把握"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建设的时代要求,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及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专业建设体制机制等措施加强专业建设,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