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1)
2023(14450)
2022(12504)
2021(11774)
2020(9531)
2019(22048)
2018(21996)
2017(40859)
2016(22427)
2015(25038)
2014(24986)
2013(24684)
2012(22991)
2011(20998)
2010(21137)
2009(18950)
2008(18477)
2007(16172)
2006(14412)
2005(13108)
作者
(64468)
(53132)
(52813)
(50175)
(33893)
(25465)
(24024)
(20923)
(20308)
(19207)
(18298)
(17889)
(17022)
(16916)
(16388)
(16297)
(15709)
(15685)
(15194)
(15155)
(13287)
(13234)
(12791)
(12182)
(11920)
(11907)
(11852)
(11781)
(10752)
(10436)
学科
(91037)
经济(90944)
管理(64544)
(60252)
(49281)
企业(49281)
方法(36182)
数学(30263)
数学方法(29919)
中国(28522)
(25585)
地方(24576)
业经(22082)
(21287)
(19726)
农业(17334)
(16767)
(15851)
贸易(15832)
理论(15616)
(15541)
(15261)
环境(15113)
(14897)
银行(14857)
技术(14621)
(14431)
金融(14427)
(14321)
教育(14032)
机构
大学(313016)
学院(311021)
管理(123550)
(120515)
经济(117682)
研究(108244)
理学(105978)
理学院(104733)
管理学(103028)
管理学院(102465)
中国(80979)
(68815)
科学(66696)
(55873)
(54349)
(49574)
研究所(49134)
中心(49017)
(46617)
业大(45251)
(44578)
北京(44422)
师范(44204)
财经(43707)
(39690)
(39674)
(38713)
农业(38297)
师范大学(35791)
经济学(34585)
基金
项目(210496)
科学(164942)
研究(157905)
基金(149967)
(130089)
国家(128890)
科学基金(110318)
社会(97840)
社会科(92482)
社会科学(92459)
(82616)
基金项目(79713)
教育(72656)
自然(70428)
(69523)
自然科(68739)
自然科学(68725)
自然科学基金(67469)
编号(66119)
资助(60971)
成果(54857)
(48244)
重点(47055)
课题(45924)
(45920)
(43459)
项目编号(40893)
创新(40418)
科研(39453)
教育部(39405)
期刊
(140789)
经济(140789)
研究(97504)
中国(67530)
学报(48319)
管理(46702)
(46190)
科学(45042)
教育(44278)
(40805)
大学(36874)
学学(33876)
农业(32575)
(28425)
金融(28425)
技术(27774)
业经(24235)
经济研究(21651)
图书(21150)
财经(20565)
问题(17721)
(17474)
(16441)
理论(15973)
科技(15595)
实践(14700)
(14700)
技术经济(14681)
书馆(14491)
图书馆(14491)
共检索到477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峰  
对多民族国家建设而言,民族发展是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理念。以"团结—共享—治理"为三个逻辑分层,系统分析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发展蕴涵和价值内核,可知其民族发展系列论述在内容体系上涵盖国家建构、政治整合、社会共治共享、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核心理念。在特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发展的精神动力;强调国家治理引领民族发展、同权同步共享发展、以制度保障发展、以权利规范发展;以政策和项目精准定位发展。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主线,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发展论述的基本理论体系、价值体系及目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理论的最新表述,是指导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文献,成为引领中国政治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智君  陈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中国经济做出重大战略判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其发展路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前中国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层面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为原则,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对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从而形成系统的、重要的理论结晶,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政策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增安  何兴隆  
习近平深刻把握我国城乡关系的时代特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借鉴吸收西方社会有益成果,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原则、目标、路径、保障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论述,形成了全面系统、深邃科学的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丰富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处理城乡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金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总结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阐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把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概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七观”,即指导现代化的根本任务观、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观、协调与均衡的发展战略观、改革与创新的发展动能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底色观、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观、党领导经济的发展保障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是既着眼于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又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在实践中形成、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美虎  黄云平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把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加快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彪  
主持人语: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系统的演化,涉及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等一系列发展系统要素的转型,将会深刻地影响经济运行的各主体、各部门、各地区。因而,持续地、系统地、实证地研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运行特征、影响因素和实际绩效,以及相关的改善和推进政策,就是中国经济学者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鲍国明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力前行的2017年,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8年。刚刚过去的2017年,彪炳史册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会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审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奕迪   楚琳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永宽   杨娇  
习近平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承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思想智慧,回应了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的时代诉求。其主旨要义涵盖政治保证、发展理念、法治保障、环境支持、主体力量等方面,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认识资本和民营经济、如何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重要论述蕴含深邃的战略思维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指引,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辛本禄  王学娟  
新时代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探求如何从数量规模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质量价值型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东北全面振兴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共同演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外生因素与制度变革带来的路径创造机会,以及路径依赖过程中技术关联带来的比较优势演化。同时,注重通过企业家精神引领组织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延伸高端产业价值链、通过服务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系统协同效应,以及明确通过解放思想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演化方向,以此推动新时代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 第九部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章内容,在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对位性机制~([2]83)之外,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把文化建设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导向和文化功能,指明文化强国的文明水准和社会基础~([3])。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昌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我们亟需探寻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及转换。增长理论就是不断探索发展根本动力,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创新。由我国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的动力演变可知,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充当主导动力产业,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其增长的动力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由物质资本、劳动力等投入要素向创新演变。进入新时代,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已转换到创新上,创新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在创新驱动下,我国将由依靠要素投资和牺牲环境为主发展,转型升级为服务业升级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深度城市化和技术创新等。为了顺利完成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我们提出了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动力转换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俊雄  
党的十九大把交通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以高速公路和铁路(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地方国有交通企业新的使命。文章通过分析国内省级国有交通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发现建设省级国有交通投融资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增强融资能力、走多元产业发展之路是众多地方国有交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做法。广西国有交通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坚定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与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等相关产业,交通附属设施产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土地综合开发和房地产业,智慧交通产业,金融产业。在此基础上,广西国有交通企业还要明确自身定位和使命;紧扣时代脉搏,融入国家战略;科学推进国有交通企业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晓  
<正>包装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包装领域的国际地位和综合竞争力。由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迈进,关键就是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由唐末兵教授撰写的《新时代中国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分别围绕新理念与包装产业生态系统构建、国家战略布局与包装产业结构调整、包装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与集成创新、服务型制造与包装产业发展新举措、宏观经济与中小包装企业成长性、包装强国评价指标与建设路径、国家政策与包装产业发展七个专题展开研究。总览全书,呈现三方面特点。
关键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斌  王海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动作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呈现五大特征,即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新兴要素驱动,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福祉由先好先富起来转向包容共享共富。需要重点把握发展速度和质量、创新和其他生产要素、供给侧和需求侧三对关系,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系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