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0)
- 2023(12442)
- 2022(10316)
- 2021(9460)
- 2020(7600)
- 2019(17572)
- 2018(16863)
- 2017(31970)
- 2016(17507)
- 2015(19292)
- 2014(19154)
- 2013(18625)
- 2012(17543)
- 2011(16032)
- 2010(16294)
- 2009(15121)
- 2008(14833)
- 2007(13331)
- 2006(12113)
- 2005(11272)
- 学科
- 济(81295)
- 经济(81221)
- 管理(51381)
- 业(51042)
- 企(42745)
- 企业(42745)
- 方法(32327)
- 数学(28410)
- 数学方法(27946)
- 中国(24224)
- 地方(22188)
- 农(21149)
- 财(21136)
- 业经(18990)
- 制(15916)
- 学(15368)
- 务(14575)
- 财务(14535)
- 财务管理(14498)
- 农业(14403)
- 企业财务(14033)
- 融(13042)
- 金融(13041)
- 银(12884)
- 银行(12847)
- 行(12421)
- 发(12354)
- 地方经济(12335)
- 贸(12057)
- 环境(12055)
- 机构
- 学院(249769)
- 大学(246894)
- 济(100460)
- 经济(98330)
- 管理(91609)
- 研究(91386)
- 理学(78244)
- 理学院(77329)
- 管理学(75592)
- 管理学院(75154)
- 中国(69815)
- 科学(56874)
- 京(53889)
- 财(47875)
- 所(47706)
- 农(44778)
- 研究所(42924)
- 中心(40516)
- 江(38988)
- 业大(37153)
- 财经(36920)
- 农业(34900)
- 北京(34753)
- 院(33741)
- 范(33599)
- 经(33485)
- 师范(33119)
- 州(31508)
- 经济学(30093)
- 省(29458)
- 基金
- 项目(164024)
- 科学(129055)
- 研究(117762)
- 基金(117322)
- 家(104042)
- 国家(103127)
- 科学基金(87548)
- 社会(74445)
- 社会科(70559)
- 社会科学(70542)
- 省(66316)
- 基金项目(60570)
- 自然(56952)
- 划(56001)
- 自然科(55639)
- 自然科学(55626)
- 教育(54887)
- 自然科学基金(54618)
- 资助(49350)
- 编号(46458)
- 发(40780)
- 重点(38452)
- 成果(38215)
- 部(35528)
- 课题(34699)
- 创(34346)
- 创新(32079)
- 发展(32072)
- 展(31532)
- 科研(31351)
共检索到39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熹
我国公司合规制度在外源式、行政主导式的发展模式下产生了监管依赖、合规形式化与公司责任变相扩张等问题。合规的本质不是公司免责的形式工具,而是公司治理上的改革和实践,需要“外部行为规范的内生化建构+治理权的外部化转移”的双向作用。回应型规制理论能为合规制度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路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有效配置合规职权并压实公司成员的合规义务;在合规监管立法与执法中,要秉持回应型法权关系的协商互信原则,合理运用规制升级策略与多元主体的规制授权措施;在政府监管、市场行业监督、公司治理自律三者的互动反馈与合力共治中,要促成合规监管与合规治理的内外结合。
关键词:
公司合规 治理结构 合规义务 回应型规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夏美鑫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推动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离不开政府组织对社会的积极回应和有效治理;与单向度治理、科层化治理相比较,回应性治理以执政党和政府的使命驱动为根本前提,重视人民合理诉求的便捷式传达,治理过程注重治理主体的积极回应,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作为回应结果;通过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理念积极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目标人本化的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党政部门与社会群众的双向积极互动中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事务预期治理效果,以此助推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鹏
快速发展的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法律行业运行的基本模式,从而改变对法学和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结构,并要求法学人才知识背景的变化。法学教育需要打破高校和法律实践部门之间的体制壁垒,也需要在其师资结构和课程设计中保持向其他学科知识的开放性。
关键词:
法律人工智能 法学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一鸣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办学的需求呈现出一种动态演进状态,在国家政策层面承载的经济功能从弱到强,在区域发展层面从学校定位走向部门定位,在行业企业层面从浅层合作走向深度共生,在学习对象层面从促进就业走向生涯发展。而高职院校蓬勃兴起尤其是"示范校计划"启动以来,高职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回应,在认识层面从模糊到清晰,在定位层面从泛化到精准,在战略层面从无序到系统,在战术层面从分散到整合,同样也呈现出一种动态演进的状态。基于这种逻辑机理,在职业教育新一轮大改革尤其是类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在方向层面更精准地把握办学定位,在功能层面更高效地对接产业发展,在价值层面更务实地服务人的发展,在保障层面更系统地推进内部治理,以改革的持续深化来积极有效回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君
完善回应型预算管理制度,是实现应急预算管理的现代化之路,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财政进行了大量应急性投入,但应急财政预算管理在回应内容、程序、成效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回应型应急预算制度缺失,缺乏公开释明、协商调整、绩效评测、质询问责制度。笔者在对我国应急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从事前、事中、事后、救济四个环节,完善应急预算公开释明制度以提高可理解性,规范应急预算回应形式与程序以提高可回答性,绩效评测常态化以提高可知情性,完善回应责任制度以提高可问责性,构建回应型应急预算决策制度、回应型应急预算执行制度、回应型应急预算评价监督制度,并通过应急预算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三个层级架设将回应型应急预算的制度安排具象化,从应急财政预算管理维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丽 王梦霏
在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时代诉求下,“文化回应性教师”伴随着“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发展逐渐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话语体系中生发。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内涵体现出对教师应当具备综合、系统的文化回应性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多元文化情感、多元文化意识与态度及文化回应性教学技能。基于对国际经验的梳理发现,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培养可归纳为“课程—认知”“体验—实践”“批判—反思”“引导—支持”四条路径,呈现出“职前—在职—可持续支持”的“全程性多路径”发展特点。未来文化回应性教师培养还需关注对文化回应性教师概念的修订发展,并开展本土语境下的内涵建构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立生
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通过"3+2"培养模式和"4+0"培养模式来实现。形成"研训结合"的职本衔接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将"学分银行"作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跨校衔接的一种办学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明确要求,对全面提升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大学经历了一场治理结构再造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先后出现了两种大学治理范式:第一,回应民主诉求范式;第二,提高绩效范式。目前正处于从回应民主诉求范式向提高绩效范式转型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清利
村社是国家基层治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载体。本文选择以村社的功能分析理论为主线,努力避免不同分析框架产生的限制,力求发现一条附着在村社作用机制上的国家基层管理和社会治理变迁路径;力求清晰地显示村社功能的变迁格局和相应理论的回应程度,并为国家的相关政策选择和法制建设提供可能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社功能 变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晓宇 程晋宽
在学校文化日益多样化的实践需求、批判种族理论及美国问责制和教育公平立法政策的推动下,文化回应性领导被提上研究议程。文化回应性领导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其本质在于以多元文化为基本理念,以公平和包容为核心价值追求。文化回应性领导的实践路径注重批判性自我反思,突出开发和维持符合文化回应要求的教师与课程,促进文化回应性和包容性的学校环境,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社区活动,以解决学校中的文化回应不公平问题。文化回应性领导体现当代教育领导范式的转变,强调教育领导的文化回应价值立场,以多元文化视角反思教育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成 沈静
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区域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既给城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竞争加剧,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等影响。与全球化时代相伴随的快速社会经济形势演变解构了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由此,城市规划面临现实的严峻挑战,需要适时变革加以回应,才能以基于竞争压力的积极行动能力、弹性的空间安排与快速的治理应变来应对快速的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与地方发展的诉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学军
"李希贵之问"批评了学校特色发展的诸多不当做法,提出了两个深层次问题。两个问题的答案及其逻辑推演确立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可能性与路径。通过需求-功能分析可知,学校特色发展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但学生特点或个性成长反过来决定了学校特色。"李希贵之问"假定了学校特色发展只能在学生个性上做文章,将学生的个性与共同需要对立起来,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局限。学生核心素养与个性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关键词:
“李希贵之问” 特色发展 课程 核心素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砚君 祁大伟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对外部环境的变迁做出回应,而外部环境包含内容繁杂,企业管理者不可能一览无余,因此应重视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和紧迫的环境要素。文章探讨了在中国社会持续变迁的背景下,企业制定发展战略需所要考虑的环境中的结构性要素: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介的出现,并依据企业面临的新境遇针对性地提出了回应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互联网 发展战略 回应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金华
《经济学动态》转来乌家培先生《也谈我国数量经济学发展史》一文。乌老就笔者的拙文《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质疑,现回应如下:1.乌老认为,将1980年的"颐和园讲习班"视作为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是不合适的。事实上,我在文中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就叙述了乌家培、张守一先生等在20世纪50年代,以数学方法进行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现象的研究,并且特别说明"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奎 徐啸
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对居民公共服务偏好的回应出现偏离。如何在网络社会下修正这种偏离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互联网等ICT技术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提高政府透明度,有效增强了政府投资公共服务领域的外在约束和内在激励。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ICT对政府财政回应的影响机理,寻找政府财政回应的替代变量,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1)ICT发展加强了民众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促使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由寻租空间更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公共服务;(2)ICT发展增加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威胁了地方政府晋升考核体系中的社会治理指标,我国使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主动转型;(3)ICT对地方公共服务水平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机制,对东中西部有不同影响。实证结果通过了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促进网信事业发展有助于刺激地方政府向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转型,进而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
政府回应 网络社会 ICT 系统G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