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8)
- 2023(12669)
- 2022(10497)
- 2021(9868)
- 2020(8228)
- 2019(19146)
- 2018(18848)
- 2017(34587)
- 2016(19164)
- 2015(21805)
- 2014(21996)
- 2013(20690)
- 2012(18915)
- 2011(17021)
- 2010(17828)
- 2009(16252)
- 2008(15183)
- 2007(13705)
- 2006(12289)
- 2005(11330)
- 学科
- 济(67212)
- 经济(67125)
- 管理(48722)
- 业(44490)
- 企(37237)
- 企业(37237)
- 中国(27899)
- 方法(27369)
- 融(27159)
- 金融(27152)
- 银(25358)
- 银行(25329)
- 行(24523)
- 数学(23709)
- 数学方法(23022)
- 农(19810)
- 财(18464)
- 制(18240)
- 理论(17859)
- 地方(17149)
- 业经(16283)
- 学(14837)
- 教育(13236)
- 教学(13105)
- 农业(13055)
- 体(12415)
- 务(11698)
- 财务(11636)
- 财务管理(11602)
- 中国金融(11229)
- 机构
- 学院(252952)
- 大学(246445)
- 济(91292)
- 经济(88706)
- 管理(87879)
- 研究(84992)
- 理学(73278)
- 理学院(72406)
- 中国(70630)
- 管理学(70397)
- 管理学院(69946)
- 京(53751)
- 科学(51904)
- 财(46672)
- 所(43417)
- 江(42705)
- 农(42190)
- 中心(41211)
- 研究所(38800)
- 技术(36313)
- 业大(35957)
- 范(35878)
- 师范(35436)
- 财经(35248)
- 州(34874)
- 北京(34369)
- 农业(32630)
- 经(31746)
- 院(31258)
- 职业(30805)
- 基金
- 项目(160842)
- 科学(123897)
- 研究(123894)
- 基金(109083)
- 家(94551)
- 国家(93651)
- 科学基金(79264)
- 社会(72389)
- 社会科(68329)
- 社会科学(68312)
- 省(68082)
- 教育(61817)
- 划(56127)
- 基金项目(55745)
- 编号(54618)
- 自然(49698)
- 自然科(48600)
- 自然科学(48586)
- 自然科学基金(47637)
- 资助(46563)
- 成果(45959)
- 课题(40804)
- 重点(37618)
- 发(35267)
- 年(34484)
- 创(34241)
- 部(33794)
- 项目编号(32659)
- 创新(31754)
- 性(31620)
- 期刊
- 济(106604)
- 经济(106604)
- 研究(77584)
- 中国(66759)
- 教育(49624)
- 学报(39988)
- 农(39191)
- 财(38251)
- 融(37475)
- 金融(37475)
- 管理(35598)
- 科学(34207)
- 大学(30733)
- 技术(29580)
- 学学(28011)
- 农业(25225)
- 职业(18678)
- 业经(17675)
- 财经(17342)
- 经济研究(16788)
- 图书(15763)
- 经(15013)
- 业(14164)
- 坛(13684)
- 论坛(13684)
- 统计(13332)
- 问题(12675)
- 版(12673)
- 技术教育(12218)
- 职业技术(12218)
共检索到410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戴飞 姚水洪 邱惠萍
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护理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发展、培养培训效能不高等问题凸显,给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带来严峻挑战。为破解难题,文章提出构建政校联动、行校联动、校校联动、校企联动的“四联动”协同机制,建立团队融合、课程融合、基地融合、技术融合的“四融合”产教融合机制,实施招生招工一体、中高职衔接一体、培养培训一体的“三个一体”育人综合改革,形成有特色、有成效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培训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绍宁 毕全超 王媛丽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原来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时代大学生思想、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文章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案例校,分析其提出的在工科院校采取学业导师+人生导师+社会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三位一体"导师制的实践经历与效果检验。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导师制 三位一体 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侯守明 孙现国 李敏
如何建立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一体化办学平台,实现多方共赢,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之一。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构建的"一体三合四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介绍了该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师资培养、管理机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同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剑平
本文介绍了我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基础,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洪利 张驷宇 孙会扬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突破片面的"技能至上"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方协同、四维一体"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学校、企业、政府的协同合作,以培养高职学生品行、身心、知识、技能四方面的核心素养为重点,形成了"课程教学、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特色活动"四大联动平台,整合各种有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在以德为先的基础上全面、一体发展。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借鉴和行动范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台生 张大凯 夏安琼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贴近企业,构建并完善了"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的"三才"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文件和质量评价制度,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田锋社
本文简要介绍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具体做法,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试图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荆宇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校企"双元"培养为互动平台,把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贯通起来,系统构建了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新的实现路径。"二元三体系"紧密衔接,逻辑递进,交互融通,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使农业高职教育供给能力、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 王文琴 费贤举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双优融合"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多维空间"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内外并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全过程一体化"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海涛 王艳丽
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等方式实现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旅游类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形成的"1346"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然后介绍其在旅游类专业中的实施路径,为有效提升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武
目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实执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和就业衔接的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课""证"分离、学校课程体系及配套教师对"课证融合"的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证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课证融合中资格考证功利性强而忽略技能水平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财经类高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在骨架清晰、体制健全、师生认知透彻、学生的能力和证书相匹配等方面做好设计。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课证融合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姣娣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模式。文章在分析这一模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总结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践行的五大亮点:确定了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造了"院企"合作、"院村"合作两类工学结合平台,实施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了丰富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江 李慧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园艺技术专业重点建设过程中,开展"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推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等教学保障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军利
本文探讨模具专业"四岗递阶、知训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见岗、跟岗、轮岗和顶岗为阶段,采用岗位能力"倒推"机制确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以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相融合为手段,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措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了专业办学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