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4)
- 2023(16705)
- 2022(14270)
- 2021(13194)
- 2020(10990)
- 2019(25029)
- 2018(24557)
- 2017(45718)
- 2016(25072)
- 2015(28525)
- 2014(28650)
- 2013(28374)
- 2012(26859)
- 2011(24647)
- 2010(25055)
- 2009(23319)
- 2008(23219)
- 2007(20861)
- 2006(18624)
- 2005(17343)
- 学科
- 济(121092)
- 经济(120985)
- 管理(66475)
- 业(61562)
- 企(47101)
- 企业(47101)
- 方法(43862)
- 数学(38207)
- 数学方法(37867)
- 中国(36169)
- 农(31715)
- 地方(30729)
- 财(25502)
- 业经(24643)
- 学(24045)
- 贸(23050)
- 贸易(23030)
- 易(22285)
- 制(21412)
- 农业(21400)
- 银(19182)
- 银行(19148)
- 融(18789)
- 金融(18787)
- 行(18508)
- 环境(18043)
- 地方经济(17650)
- 和(16809)
- 发(16491)
- 理论(16316)
- 机构
- 学院(364819)
- 大学(363098)
- 济(159540)
- 经济(156216)
- 研究(135445)
- 管理(130304)
- 理学(109690)
- 理学院(108271)
- 管理学(106425)
- 管理学院(105718)
- 中国(104650)
- 科学(81047)
- 京(79091)
- 财(72392)
- 所(70586)
- 研究所(63349)
- 农(62029)
- 中心(60903)
- 江(57733)
- 财经(56265)
- 北京(51169)
- 经(50849)
- 业大(50779)
- 范(50466)
- 经济学(50347)
- 师范(49981)
- 院(48456)
- 农业(48444)
- 州(45938)
- 经济学院(45130)
- 基金
- 项目(229451)
- 科学(179065)
- 研究(170760)
- 基金(163698)
- 家(142706)
- 国家(141521)
- 科学基金(119141)
- 社会(108067)
- 社会科(102394)
- 社会科学(102369)
- 省(89657)
- 基金项目(85008)
- 教育(78512)
- 划(75552)
- 自然(73568)
- 自然科(71799)
- 自然科学(71775)
- 自然科学基金(70480)
- 编号(70068)
- 资助(67870)
- 成果(58253)
- 发(55125)
- 重点(53009)
- 部(50986)
- 课题(50106)
- 创(47056)
- 国家社会(45141)
- 发展(44666)
- 创新(44180)
- 展(43971)
- 期刊
- 济(190462)
- 经济(190462)
- 研究(116758)
- 中国(82106)
- 农(58037)
- 财(56495)
- 学报(55720)
- 科学(51519)
- 管理(49127)
- 教育(44688)
- 大学(41485)
- 农业(39379)
- 学学(38630)
- 融(37842)
- 金融(37842)
- 技术(33312)
- 经济研究(31452)
- 业经(29897)
- 财经(28629)
- 经(24885)
- 问题(24662)
- 业(22030)
- 贸(21884)
- 国际(19661)
- 世界(19321)
- 技术经济(19263)
- 图书(18606)
- 统计(17787)
- 商业(17060)
- 资源(16889)
共检索到580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易淼 张宁 赵磊
“四水四定”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理论的科学发展与创新,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分析视角。基于这一分析视角,从流域与城市、流域与土地、流域与人居及流域与产业之间的四重关系及其矛盾切入,能够探讨新时期我国流域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问题域。紧扣这些问题,要基于“四水四定”视域,有效统筹流域经济中的水、城、地、人、产等各个方面,不断促进流域与城市、流域与土地、流域与人居及流域与产业之间关系和谐,将流域打造成“水城地人产”有机融合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经济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健 唐润华 郑彦云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新常态时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电子商务的经济贡献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显著,其对经济总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在东中部地区电子商务对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速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因此,要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电商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进电商物流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的经济贡献作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经济总量 经济增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洁玉 李富宁 张捷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辩证统一。新阶段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基于共同富裕目标视域出发,提出推动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多举措健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以创新机制带动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乡村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等措施,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西君 宋金平 郭剑锋 刘昌新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国际经验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的制度至关重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注重发挥政府在重大科技研发中的引导作用以及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动能和经济贸易5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世界前沿国家、高收入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发现,2000—2020年中国经济质量明显提升且与发达国家总体差距减小,经济动能和经济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大,经济贸易差距较小。同时,提出应继续从优化经济内部结构提升经济效率、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4条路径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铃 王纪入 李志刚 霍志磊
文章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从指标和区域两个维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2008—2018年各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进行测度和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表明,四川省五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创新环境、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是当前阻碍五区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环境、城乡协调、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以及文化、医疗福利是五区长期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川东北经济区的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以及开放子系统,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子系统成为当前和长期内实现"五区协同"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费冒盛
税制结构作为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不断凸显。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采取系统GMM估计实证考察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发现,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即间接税占比提升抑或直接税占比降低均会显著抑制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为此,我国应以提高直接税比重为目标导向不断优化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直接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效应;在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间接税内部结构完善;加快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稳定地方政府收入预期,引导地方政府规范有序竞争。
关键词:
税制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间接税 直接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光辉
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联,指出交通运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发展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但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各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缺乏有效鼓励与吸引交通专业人才的长效意识,尚未形成政府主导、较高市场化的数智交通创新路径等。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统筹策略,包括:以构建高质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基调夯实交通运输;以人才现代化为抓手壮大交通运输;以数字驱动引领交通运输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走出去”的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贤刚 刘纪新 牛木川
构建超效率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基于黄河流域2007—2016年共9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DEA技术测算了市级环境效率。通过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结合新发展理念,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环境效率驱动要素体系,定量分析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环境效率的驱动要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6年黄河流域平均环境效率0.624,总体处于中质量发展阶段。平均省级环境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陕西、山东、黄河流域均值、甘肃、四川、山西、河南、青海、宁夏。2007—2016年间,黄河流域市级平均环境效率由0.322增至0.624,总体涨幅93.79%,年均涨幅6.84%。所有省份的环境效率均有提升,青海增速最快,山东增速最慢。人均教育支出、人均使用外资金额、劳动者报酬占比均能提高当地环境效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人均环境从业人员、人口密度与当地环境效率呈反向关系,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科研人员、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正向溢出效应明显。发展程度低、工业技术落后、城市环境差、水资源匮乏等是制约城市环境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杰 张华泉
依据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黄河流域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生态资本显著带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森林覆盖率的贡献率最大;生态资本主要通过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单位GDP能耗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生态资本的门槛效应显著,越过双重门槛值-0.200后,生态资本正外部性作用呈逐步减弱态势。应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本价值及对黄河流域生态资本投资的必要性,将生态保护真正融入现代化经济建设,通过孕育高质量人力资本与高效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等路径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叶蕾
文章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上、中、下游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在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中,仅有19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并且黄河上游地区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因子得分相对较低,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相对较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黄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高、一般、较低三类。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油建盛 蒋兵 董会忠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65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考察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部效应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多维演化是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媒介,产业多维演化通过了双重门槛检验,使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中游、下游地区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上游地区未产生显著影响,且数字经济仅可带动下游地区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清松 王波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晶
农民合作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审视和把握新时代农民合作社,实现共同富裕是其根本价值追求,因地制宜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实行民主平等是其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是其担负的重要使命,增强服务能力是其努力的主要方向。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看,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队伍亟待壮大、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科技支撑有待强化、扶持力度有待增强等。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应从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加大政府扶持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农民合作社 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