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6)
2023(9339)
2022(7697)
2021(7327)
2020(5988)
2019(12746)
2018(12737)
2017(22227)
2016(12589)
2015(14300)
2014(13758)
2013(12325)
2012(11054)
2011(9952)
2010(10287)
2009(9534)
2008(8850)
2007(8278)
2006(7150)
2005(6125)
作者
(33243)
(27657)
(27606)
(26105)
(17332)
(13225)
(12613)
(10628)
(10473)
(9932)
(9405)
(9263)
(8821)
(8574)
(8486)
(8407)
(8338)
(8241)
(8207)
(7865)
(6942)
(6755)
(6565)
(6506)
(6329)
(6252)
(6252)
(5993)
(5681)
(5673)
学科
管理(36596)
(34411)
经济(34362)
(31300)
(27385)
企业(27385)
中国(13966)
技术(12757)
(11742)
理论(10951)
教育(10761)
方法(10691)
业经(10112)
(10100)
教学(9906)
(9884)
(9805)
技术管理(9422)
地方(8216)
(8107)
数学(8099)
(8053)
银行(8028)
数学方法(7877)
(7772)
(7363)
农业(7356)
金融(7355)
(6599)
贸易(6593)
机构
学院(159249)
大学(158323)
管理(55061)
研究(54838)
(53819)
经济(52361)
理学(46543)
理学院(45946)
管理学(44798)
管理学院(44487)
中国(38796)
科学(34557)
(33536)
(27358)
(26466)
(26461)
(26133)
(25709)
师范(25427)
研究所(24794)
中心(24639)
业大(23466)
技术(22560)
(21124)
北京(20919)
(20913)
农业(20698)
财经(20045)
师范大学(19868)
教育(19363)
基金
项目(106782)
研究(83909)
科学(83089)
基金(71430)
(62232)
国家(61628)
科学基金(52273)
社会(49733)
社会科(46872)
社会科学(46858)
(46393)
教育(41529)
(37956)
基金项目(37041)
编号(36723)
自然(31933)
成果(31553)
自然科(31243)
自然科学(31229)
自然科学基金(30604)
课题(27705)
资助(27500)
(25717)
重点(24738)
创新(23899)
(23791)
(23580)
项目编号(22610)
(21808)
大学(21642)
期刊
(64730)
经济(64730)
研究(50403)
中国(42173)
教育(39377)
学报(26437)
(25714)
科学(22533)
管理(22490)
(21595)
大学(20858)
学学(18012)
农业(17429)
技术(16458)
(13403)
金融(13403)
业经(12881)
职业(11448)
图书(10768)
经济研究(10660)
科技(9902)
财经(9583)
(9467)
(8864)
论坛(8864)
(8471)
(8179)
书馆(7748)
图书馆(7748)
问题(7246)
共检索到251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一帆  崔羽杭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思考。文章通过对大学英语ESP教学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高校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实状况,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育人机制、思政培养等方面对大学英语ESP教学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慧英   林培光  
从“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赋能型“1+X+Y”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重构前沿科技冲击下的教学目标,将计算思维、数字思维和创新思维垂直渗透到整个本科教学阶段,横向拓展到所有的专业,赋予深度交叉及创新实践理念,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四新”特色模块。同时,构建了多方协作式实践教育机制,确保课程体系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颖  
根据对会展行业发展"泛会展"进程的梳理,提出"泛会展"背景下会展业的概念及组成内涵。文章依据专业教育密切联系行业发展的原则,在"泛会展"背景下对会展人才技能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会展产业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为我国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里  刘亮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十三部委于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标志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下简称“四新”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文科建设承担着适应世界变革、引领国家战略、促进教育繁荣的重要任务,而这需要各传统文科积极主动进行改革创新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虹  
在职业化转型背景下,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如何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与职业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目前亟须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立足于文献调查、案例分析,解读了"1+N"课程体系的内涵与理念,分析了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课程体系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N"课程体系的典型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纷纷尝试,积极实践,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由于创新创业知识的缺乏,导致热情有余效果不尽人意的现象,急需高校探索和建立适合学生需求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本文着重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薄利娜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由一般用途英语(EGP)向特殊用途英语(ESP)转型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实践性教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顺利实现ESP教师的转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愫芬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鹏飞  吴俊  卞清  邹冬云  
"双一流"建设需要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化或边缘化的地位。南京大学从2015年开始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以现有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满足需求,对课程体系加以提升和完善,形成了"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改革氛围,初步构建了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强  刘月秀  
通过分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发展变化,借鉴美国大学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我国大学生和谐教育的新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渠道体系、方法体系、平台体系。构建新体系有利于为大学生和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实现创业教育与和谐教育的互补和互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兴恕   关志伟   尹艺霏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既要符合职业性又要体现高等性。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本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厘清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并以职业领域工作过程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分析基于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目标定位、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块化课程实施设计、基于典型产品的模块化课程评价改革等要素,提出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基础,构建模块化课程目标定位机制;以课程资源为支撑,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机制;以“三教”改革为核心,构建模块化课程实施设计机制;以赛促评,构建模块化课程评价改革机制,以达到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霞  杨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传统的以"通用英语"(EGP)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主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以培养高水平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使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需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凯  孙芳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人,课程体系在其中起到了主要载体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主要矛盾的转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结构—功能"理论出发,借助AGIL图式对现有研究生课程体系开展分析,明晰了其整体性问题,即课程与社会发展脱节,学生满意度低;并进一步将具体问题归结为"课程目标严重错位""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课程效果整合力度不足"和"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四个方面。深入探究发现,问题的成因在于,存在课程体系—社会需求的匹配矛盾以及课程设计—管理僵化的匹配矛盾。据此,以AGIL图式下的课程理想模型为基础,将硕士研究生这一行动者和社会系统的关系纳入考量的范畴,提出整体性变革的进路和具体变革的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国辉  张宏  刘雅南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中的工程教育大都是以技术科学来作为主要的学科基础的,着重以培养能够将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的工程师为教学目标而开展教育工作。如今,时代已经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就必须要具备技术创新的意识和相关的创新能力。而积极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工程教育在这个时代的使命。对此,高校就必须要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文章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飞  张春梅  
2014年8月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这项改革对中职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职业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挑战。目前,职教师资培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进程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已成为必然,通过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职业化的课程内容,发挥职业师范教师技能训练中心以及"校—企—校"联盟的作用,对职业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