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1)
2023(7766)
2022(6487)
2021(5811)
2020(4607)
2019(10664)
2018(10469)
2017(19906)
2016(10940)
2015(12006)
2014(12089)
2013(12140)
2012(12053)
2011(11230)
2010(11745)
2009(10654)
2008(10712)
2007(9768)
2006(8972)
2005(8561)
作者
(34563)
(28812)
(28729)
(27045)
(18506)
(13731)
(12806)
(11073)
(11070)
(10486)
(10086)
(9682)
(9480)
(9471)
(9234)
(8878)
(8526)
(8517)
(8311)
(8228)
(7630)
(7217)
(7066)
(6687)
(6553)
(6540)
(6449)
(6348)
(5922)
(5756)
学科
(55608)
经济(55561)
(27483)
管理(26135)
(20301)
企业(20301)
地方(19540)
中国(18842)
(16055)
方法(15797)
业经(13364)
数学(12946)
数学方法(12797)
(11677)
地方经济(11301)
农业(11035)
(10710)
金融(10709)
(10327)
(10309)
银行(10283)
(10275)
(10101)
(9817)
(9536)
贸易(9526)
(9110)
产业(8762)
环境(8448)
(7910)
机构
学院(164565)
大学(162962)
(70179)
经济(68725)
研究(67551)
管理(56675)
中国(50688)
理学(47274)
理学院(46553)
管理学(45663)
管理学院(45348)
科学(41488)
(37004)
(36154)
研究所(32713)
(31699)
(31584)
中心(29030)
(27302)
(25310)
师范(25018)
农业(24570)
(24322)
北京(24193)
财经(24079)
业大(23993)
(21813)
(21686)
经济学(21496)
(20985)
基金
项目(103411)
科学(81296)
研究(75930)
基金(73241)
(64782)
国家(64196)
科学基金(53543)
社会(47992)
社会科(45491)
社会科学(45480)
(41594)
基金项目(38308)
(35173)
教育(34079)
自然(33294)
自然科(32483)
自然科学(32472)
自然科学基金(31912)
编号(30225)
资助(29810)
(29462)
成果(25839)
重点(24594)
发展(23639)
(23228)
课题(22836)
(22417)
(21319)
创新(20064)
国家社会(19709)
期刊
(89293)
经济(89293)
研究(55026)
中国(39111)
(30844)
学报(27234)
科学(26322)
管理(23322)
(22052)
农业(21142)
教育(20962)
大学(20296)
(19335)
金融(19335)
学学(19027)
业经(15586)
经济研究(14446)
技术(14154)
财经(12022)
问题(11724)
(10917)
(10504)
世界(9236)
(9122)
国际(8694)
商业(8514)
技术经济(8366)
资源(8184)
现代(7898)
(7893)
共检索到270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本文着眼于人们谈论颇多的“四二一”问题,主要讨论对“四二一”结 构的定义、“四二一”结构形成需要的条件、“四二一”结构在全国发生的几率,及其对 家庭养老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四二一”结构更倾向于是一种家庭结构,它遵从于 广义的家庭户概念,强调的是代际关系,指的是在广义的家庭形式下三代共存的现 象,应该至少涉及两代独生子女。并进而提出“四二一”结构的形成需要满足的三个条 件:三代共存、一对独生子女之间的婚配以及连续两代独生子女。在对影响“四二一” 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简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四二一”结构在现实中存在的可 能性。最后指出,尽管人们对未来“四二一”结构的形成及其后果有种种猜测和忧虑, 但实际上严格意义的“四二一”结构的出现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因此其实现的可能性 也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超  
2003年12月12日,日本与东盟10国发表了旨在加强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这次峰会预示着日本同东盟的区域经济关系将出现新的飞跃,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入手,深入探讨了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指出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方针的调整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淑琴  贾庆国  
在俄罗斯,能源不仅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严重影响国家内政外交,并且,这种影响仍在继续加深。能源企业出口获得的巨额外汇收入,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财政源泉;最近几年,通过一系列能源外交活动,俄罗斯逐渐恢复本国在欧亚大陆及全球的政治影响和地缘优势;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继续把能源工业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强调能源工业在俄罗斯恢复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杠杆作用,这使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具有了鲜明的能源特征。那么,从前任总统普京到现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是如何形成了系统的能源外交学说?主要内容和支柱是什么?能源外交学说所依赖的能源工业基础和能源外交发展趋势如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梅  
"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与提出,是人们对知识生产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认识不断深化的反映,是对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结构深刻变革的理论总结。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决定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之关键因素,加大对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创造力开发的投资力度,成为许多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紫剑  
在既有的 2 0多年改革中 ,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条从单一的国有金融产权完全垄断到多种产权形式初具竞争的渐进道路 ,其结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改革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对银行业的严格管制 ,当前国有银行仍占垄断地位 ,非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绩效连年下滑。加入WTO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将进入全面开放时期 ,不仅对外资银行而且对民营银行的进入壁垒将会逐步拆除。体制内外产权改革的并进将使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结构走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竞争局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赫连佳新  
本文从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经营状况出发对当前优化资本结构及其成果和出现的问题加以阐述,并提出了今后企业改革发展趋势的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周灵灵  
在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状况、特征以及主要问题,并对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涵义。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再到限制生育、最后向鼓励生育转变的四次重大调整。与人口政策调整相对应,中国人口结构在经历了1953-2008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创造了大量人口红利之后,出现了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现象,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开始回升,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总抚养比明显高于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而且,部分年龄段性别比失衡严重,存在较大的"婚姻挤压"风险。这意味着,前期人口政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显示,中国人口规模的峰值大约出现在2023年前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农村空心化问题将持续加重。这种变化会带来多方面挑战,需要政府采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在促进人口平衡发展的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伟平  
东北亚区域经济社会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东北亚各国对外经济政策取向一般都集中于中国的沿海地区,这是环渤海经济区成为区域经济联合体的重要国际条件和基础,而地方性民间经济交流将成为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是一种具有东北亚特色的经济区域化趋势。环渤海经济区是具有代表性的环海域区域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促进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因素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晓斌  钱国富  
数字图书馆开发平台具有创建、获取、存储和管理数字资源、管理用户权限和资源查访,以及信息发布与服务等功能。目前国内已开发了支持非结构化文件系统、支持全文检索系统、支持元数据管理、支持异构数据库检索及出版发行业务等功能的开发平台。数字图书馆开发平台的发展趋势,是逐步走向标准化、功能整合化,以及开放源码软件与商业软件并行发展, 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控制机制和不断增强信息服务能力等等。参考文献17。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吉红  焦玉英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发现作为一门新学科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知识发现的定义、任务、过程和技术,最后描述了知识发现的发展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甲贤  
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工具共存情况下,表现为适用于不同的支付金额范围。从成本结构的视角,分析了用户使用支付工具的成本结构与支付选择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电子支付工具与现金、纸质支付工具之间成本结构关系变化所导致的各自支付金额范围变化,并结合分析了国内外部分国家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支付工具之间由于成本结构差异形成的支付范围不同,以及相互间替代关系所导致的电子支付工具发展趋势不同的本质原因。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宝国  
基于2004—2016年上海征信业数据,分析上海征信业的规模、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上海征信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征信业收入占GDP比例、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商业征信已经成为上海征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上海征信业正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上海征信业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显著影响。随着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信用体系建设政策的不断完善,上海征信业将呈现更快发展的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