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5)
2023(5931)
2022(4905)
2021(4712)
2020(3736)
2019(8774)
2018(8598)
2017(15259)
2016(8304)
2015(9367)
2014(9125)
2013(8812)
2012(8306)
2011(7446)
2010(7843)
2009(7006)
2008(7183)
2007(6673)
2006(6133)
2005(5462)
作者
(22423)
(18720)
(18358)
(17708)
(12099)
(8893)
(8577)
(7144)
(7069)
(7039)
(6326)
(6265)
(6246)
(6046)
(5960)
(5841)
(5448)
(5368)
(5333)
(5279)
(4850)
(4635)
(4514)
(4326)
(4289)
(4275)
(4259)
(4242)
(3846)
(3794)
学科
(30858)
经济(30831)
管理(22305)
(20039)
(17213)
企业(17213)
中国(11421)
(10185)
地方(9522)
方法(8527)
业经(8146)
理论(7944)
教育(6747)
农业(6683)
(6640)
(6536)
教学(6397)
数学(6237)
(6147)
(6070)
数学方法(6061)
(5365)
(5245)
(5152)
贸易(5139)
(5034)
银行(5026)
(4953)
(4856)
(4834)
机构
学院(106989)
大学(106358)
研究(39881)
(39481)
经济(38354)
管理(37472)
理学(30649)
中国(30538)
理学院(30235)
管理学(29462)
管理学院(29219)
(24066)
科学(22500)
(19872)
(19623)
(19354)
中心(17994)
(17434)
师范(17292)
研究所(17245)
(16203)
北京(15870)
(15599)
(15149)
技术(14761)
财经(14277)
师范大学(13705)
(13650)
业大(13308)
教育(13267)
基金
项目(65325)
研究(53367)
科学(50202)
基金(43335)
(37288)
国家(36879)
科学基金(30984)
社会(30818)
社会科(28952)
社会科学(28945)
教育(27137)
(26699)
编号(23851)
(22290)
基金项目(21792)
成果(21230)
课题(18456)
自然(18425)
自然科(17958)
自然科学(17955)
资助(17654)
自然科学基金(17626)
(15978)
重点(15620)
(14825)
(14198)
项目编号(14012)
(13753)
(13726)
规划(13443)
期刊
(52975)
经济(52975)
研究(36554)
中国(34067)
教育(26458)
管理(18238)
(16164)
(15905)
学报(14701)
科学(14109)
技术(13498)
大学(11892)
(11181)
金融(11181)
农业(10552)
图书(10106)
学学(10103)
职业(8848)
业经(8617)
书馆(7943)
图书馆(7943)
经济研究(7558)
(7149)
论坛(7149)
财经(7138)
(6553)
(6286)
问题(6265)
(6100)
技术教育(6025)
共检索到190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宇凯  刘俊贵  
建设"一流本科"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工作。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推动"一流本科"教育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发展之路,并在实践上转变观念、直击问题,以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机制确保"四个回归"与"一流本科"教育改革实践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协同性和长效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大学教学要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初心,同时也是人类教育的理想。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期间,就党的教育方针、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好老师的标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科技创新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我国近年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等项目。但调研中发现,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引得准不准。个别案例发现一些学校优先看重“帽子”,而将与学校的学科和办学定位是否吻合放在其次,后续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因此人才引得准不准是前提,学校要关注引进人才的精准性。二是人才融得紧不紧。引进人才时用了特殊政策,引进后如何与原来的学科、学者融为一体,这又是
关键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大中  
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为全党全国提出了宏伟目标和工作方针。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在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快速发展,其中实施“211工程”和“985计划”,创建若干所具有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丽志  肖凡  
自2016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四个回归"之后,学习贯彻"四个回归"在全国高教领域蔚然成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近年来广为社会所诟病,因此深刻领会、率先推进"四个回归"成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文章将"四个回归"的精神实质具体化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践,提出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具体内涵,并结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四个回归"的具体落实推进进行了基于实践的阐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迈曾  王树国  
以孕育先进的思想为使命,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发出中国高校的声音。用师德育学德,用师风带学风,在大学形成涵养师德、立德树人的优良育人传统。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发挥大学创新驱动发展"智慧引擎"的作用。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对如何办好高等教育提出重要指示:"要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婷  
面对高等教育经费不足、人才缺失、国际化程度低等困境,俄罗斯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俄罗斯模式。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视整体改革、规划引领和聚焦人才培养。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作为首批入选"5-100"项目的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和使命,并通过完善大学管理体系,调动全员参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技术转化等措施推进其建设历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玉清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大学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即读书;回归本分,即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即培养人才;回归梦想,即"双一流"的教育梦。这"四个回归"用朴实的语言,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彰显了大学之道的时代内涵,为新时期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回归常识,坚持读书学习之教育原点。当下的教育呈现出多元的繁华景象,多元是件好事情,说明我们都想有一些创新,但真正的创新须回到教育的原点来审视和考量。到底"教育是干什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玉娟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统筹推进势在必行。高校要抓住重点和基础,全面深化实践育人内容,统筹和创新实践育人方法,实现"四个统一"与"四个结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文锴  
首先要解决"为谁办大学""办大学为谁服务"的问题。要使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在各自的道路上放心、安心和用心。既要有"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又要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坚持奉行"以本为本",确立"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国际化办学,用"互联网+"开展本科教育教学。从这些理念出发,学校着力开展了以"专、实、博、雅"为特色的本科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创新模式,打造"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协同育人,以国际化发展培养"博"闻视野;孕育人文精神,打造高"雅"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把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俊雅  
受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以及社会新需求的激励,我国大学掀起了一场建设一流本科教学的热浪,相关的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招生选拔、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学习、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是对一流本科教学的内涵缺乏一致认同、各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特色不鲜明、建设一流大学教学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这说明我国大学一流本科教学的改革实践仍然任重道远,一流本科教学改革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阳  吕琳晖  
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从核心基础课《基础会计》入手进行一流课程建设。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对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思政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贯穿课内、课外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课程思政成效进行评价。基于教学评价进行反思,从优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和融入“第二课堂”方面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