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
- 2023(1208)
- 2022(1027)
- 2021(982)
- 2020(909)
- 2019(2105)
- 2018(2003)
- 2017(4022)
- 2016(2131)
- 2015(2184)
- 2014(2171)
- 2013(2273)
- 2012(2139)
- 2011(1780)
- 2010(1910)
- 2009(1890)
- 2008(1967)
- 2007(1790)
- 2006(1594)
- 2005(1498)
- 学科
- 济(10947)
- 经济(10945)
- 业(7736)
- 管理(7235)
- 企(6813)
- 企业(6813)
- 方法(5618)
- 数学(5169)
- 数学方法(5144)
- 财(4814)
- 务(4002)
- 财务(4002)
- 财务管理(4000)
- 企业财务(3943)
- 关系(2420)
- 对外(1839)
- 学(1824)
- 外经(1818)
- 经济关系(1805)
- 对外经济(1770)
- 融(1749)
- 金融(1749)
- 投资(1522)
- 中国(1509)
- 农(1493)
- 制(1464)
- 技术(1331)
- 业经(1323)
- 银(1188)
- 银行(1184)
- 机构
- 大学(33370)
- 学院(31981)
- 济(15117)
- 经济(14885)
- 管理(12579)
- 研究(11524)
- 理学(11057)
- 理学院(10917)
- 管理学(10763)
- 管理学院(10703)
- 中国(8678)
- 财(7830)
- 京(6873)
- 科学(6413)
- 财经(6317)
- 所(5988)
- 经(5798)
- 研究所(5399)
- 中心(4878)
- 农(4844)
- 财经大学(4803)
- 经济学(4700)
- 北京(4554)
- 经济学院(4301)
- 院(4263)
- 业大(4256)
- 江(4209)
- 商学(4055)
- 商学院(4030)
- 农业(3837)
共检索到47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生玲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步入衰退期,影响了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再加上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使经济出现较大下滑,给对外贸易、工业生产和就业状况带来较大影响。为此,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快速出台了以"四万亿"投资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这些措施正在实施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海杰 吕长江 Edward Lee
本文研究我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以2004-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四万亿投资"政策为外部冲击,探讨了我国政府就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作用路径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四万亿投资"政策导致企业投资效率下降,并且这种下降效应在刺激政策实施期间政府补贴增加的企业和银行贷款增加的企业中都更为明显,而较好的信息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四万亿投资"政策带来的投资效率损失。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实施期间的企业投资对其后续几年的股票回报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本文提供了我国政府出台刺激政策经济后果的证据,对于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有一定的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笑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5日公布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来提振经济。本文运用GARCH模型,通过考察该经济刺激计划公布前后中国股票市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分析政府的投资承诺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本文的数值分析表明:四万亿投资计划有效地降低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恢复了投资者信心,使得投资行为回到理性的轨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焜 王小华
基于2003—2015年我国26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背景下,各地区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及其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上涨除了受到生产成本因素驱动以外,还主要受到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引致的地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地方财政货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在四万亿投资实施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四万亿刺激计划实施后,各地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是新一轮粮食价格波动的主因,粮食类农产品因为自身的敏感和脆弱性,受到了财政货币政策引致的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最直接伤害;应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多重目标分解、梳理及协调配合,处理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寻求一个有效的"平衡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治 李媛 徐淑丹
在国内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2008年底出台的四万亿投资方案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指责。本文对四万亿投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拉姆塞-卡斯-库普曼和投入产出模型探讨了投资方案的有效性,并基于七种不同的情景假设,模拟分析了不同投资结构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结论表明:(1)总体上讲,四万亿投资较好熨平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意外冲击,其积极的正向影响值得肯定。(2)投资仍然是短期内遏制经济惯性下滑、维持经济稳态增长、保证"调结构"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3)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投资是未来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方向,它将助力于"调结构",带动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梦星
在"反事实"框架下,考虑利用宏观数据构建"反事实"的现实困难,提出了一种新的宏观政策效应评估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2008年三季度后中国政府实施的"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事后评价。研究发现"四万亿"投资对2009年实际GDP增长的贡献为0.93个百分点,但其作用在2010年后迅速反转。结果表明,"四万亿"投资确实为阻止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陷入衰退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对2009年的"保八"目标来讲并非必须,其长期作用也不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洪英 白先春
为应对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以扩大内需,应对危机。针对我国政府2008年11月以来开始施行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本文利用不等重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就该计划实施对我国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作了阶段性分析;进一步,利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剔除国外股市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股票收益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国家拉动内需四万亿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投资近千亿元的福清核电工程,首次采用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将带动其他产业4至5倍规模的投资,即可拉动3000至4000亿的国内投资,同时也有效促进就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爱先
众所周知,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的10项重大措施,到2010年底,将陆续投资4万亿元,以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关注土地问题的人们,都在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在经济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的特定形势下,采取什么样的供地政策措施,保证4万亿元的建设项目按照中央要求及时、规范落地,尽快形成有效供给?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凡
20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推出了规模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在这样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刺激计划中,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国有企业是否会收益更多了?本文运用双差分法分析了刺激计划前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发现,在刺激计划期间,对于一个在增长行业中的公司,从私营变为国有能增长17.1%的净利润增长和11.3%的营业收入增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10%的国有股比例增加能带来12.1%的净利润增长和8.42%的营业收入增长。而这增长率的差值主要来源于企业规模的扩张,而非盈利能力的增强。所以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中国四万亿刺激
关键词:
刺激计划 政治联系 企业发展 国进民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严昀镝 徐延萌 段海英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政府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分析了政府投资的着力方向,指出政府投资应着力于民生工程、经济结构调整、带动性强的行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协调四个方向。
关键词:
经济低迷时期 政府投资 四万亿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边
在中央不久前宣布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中央企业成为执行投资项目的一大主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国资委将严查中央企业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严防腐败现象发生。国资委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何治国 陈卓 刘淳 刘津宇
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的骤增与"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搭建了连接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四万亿"财政计划以及中国影子银行扩张三者之间的桥梁,并研究了其内在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机制。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GDP增长率一度由2008年第三季度的9.5%跌落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6.4%。为刺激内需、避免经济硬着陆,国务院于2008年11月颁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四万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莎莎 黄珂
2008年11月,国务院宣布实施"四万亿"计划,在灾后重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此后,全国各地对土建类专业人才需求增大,土建类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高水平。然而,高就业率是否意味着高就业质量?为此,笔者对西南科技大学等四川省高校土建类毕业生开展了调查分析,对象涉及2011~2014年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并对60家用人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