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3)
2023(3663)
2022(3111)
2021(2673)
2020(2279)
2019(5265)
2018(5103)
2017(10484)
2016(5501)
2015(5800)
2014(5782)
2013(5932)
2012(5693)
2011(5120)
2010(5066)
2009(4699)
2008(4563)
2007(4067)
2006(3558)
2005(3250)
作者
(15595)
(13088)
(13042)
(12479)
(8194)
(6299)
(5974)
(5058)
(4896)
(4787)
(4425)
(4318)
(4222)
(4144)
(4114)
(4073)
(4024)
(3744)
(3716)
(3664)
(3457)
(3316)
(3205)
(2964)
(2921)
(2854)
(2798)
(2769)
(2626)
(2580)
学科
(32952)
经济(32942)
(16073)
管理(13904)
(12441)
企业(12441)
地方(11890)
方法(11347)
数学(10050)
数学方法(9993)
(8532)
产业(8450)
业经(7817)
地方经济(7544)
中国(6965)
结构(6560)
农业(5880)
(5306)
(5188)
技术(5178)
(4760)
(4668)
贸易(4666)
(4456)
(4436)
环境(4058)
体制(3805)
(3802)
金融(3801)
产业结构(3786)
机构
学院(80598)
大学(78729)
(39212)
经济(38670)
管理(31812)
研究(28867)
理学(27914)
理学院(27580)
管理学(27215)
管理学院(27063)
中国(20679)
科学(17041)
(16495)
(14943)
(14233)
研究所(12999)
中心(12710)
经济学(12615)
(12282)
财经(12273)
(11758)
经济学院(11499)
业大(11236)
(11027)
(10590)
(10386)
师范(10274)
北京(10199)
(9641)
农业(9540)
基金
项目(57194)
科学(46037)
研究(42205)
基金(41892)
(36289)
国家(36055)
科学基金(31243)
社会(28763)
社会科(27537)
社会科学(27533)
(23082)
基金项目(22707)
(18874)
自然(18854)
自然科(18384)
自然科学(18381)
自然科学基金(18090)
教育(17935)
资助(16519)
编号(15906)
(15141)
重点(13279)
发展(12709)
(12536)
(12472)
(12468)
国家社会(12274)
成果(12152)
创新(11741)
课题(11377)
期刊
(43506)
经济(43506)
研究(23929)
中国(14576)
管理(11992)
(11686)
科学(11646)
学报(10854)
(10206)
大学(8409)
学学(8168)
农业(8007)
业经(7970)
经济研究(7321)
技术(6979)
问题(6336)
财经(6206)
(6071)
金融(6071)
(5594)
教育(5004)
技术经济(4855)
商业(4665)
科技(4460)
(4335)
(4232)
统计(4191)
(4145)
经济问题(4106)
现代(4062)
共检索到116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澄  商燕  
“囚犯难题”模型通过对地区产业结构利益机制的博弈分析,剖析了形成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原因,为构筑地区产业结构的合作机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作诗  
"囚犯难题"正确的启示不应该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有冲突、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可能无效率,而应该是:第一,有效的制度安排一定要构成纳什均衡。第二,制度很重要,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结果。与其说"囚犯难题"部分地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不如说它更多地揭示了制度经济学的精髓。传统分析犯了拿这个约束条件下的事去做那个约束条件下的标准或者参照的错误,完全忽视了正交易费用的约束。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赞华  
看不见的手·囚犯难题·人的道德张赞华亚当·斯密曾向世人描述"看不见的手",这只"手"使人们在追逐自利的目标时,也不知不觉地增进了公共的利益。这只"手"的这种作用,可以从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得到证实,也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得到证实。"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明斗  翁爱华  
精准识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状况,对于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究了2009—201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降低,且区域差异程度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但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演变特征,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向两侧梯度递减。(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别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及稳步上升的演变态势。两协调度均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多中心多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4)城市两系统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显著性逐年减弱,其中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浩  蒲海霞  
在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的相关理论与框架建立距离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2005-2015年期间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而且城市化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2)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北京的协调度水平高于天津和河北,三地之间的协调度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3)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综合发展度逐渐提高,北京的综合发展优势随时间推移更加显著,天津与河北的综合发展度差距逐渐缩小;(4)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度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但地区间仍存在明显差异,津冀两省市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西琴  季妍  高吉喜  张远  
文章对长江上游地区1991~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转变,目前维持在"二、三、一"型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产业结构演进基本与工业化进程保持一致,且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超过全国乃至东部地区,具有比东部地区更为强大的产业结构演变动力;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表现出地区差异,38%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60%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2%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梅  陈喜强  
广东、广西、云南、海南是面向东盟的最前沿地区,也都是泛珠三角经济区成员。本文主要以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标准结构模式为参考,比较和分析四省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情况,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四省区在CAFTA进程中实现产业转移升级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机遇及其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本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前任总裁陈九霖,曾因参与石油期货狂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而遭千夫所指,刑满释放并回归国企任职后再度招徕街头巷议。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陈九霖身上所标上的反思与警示符号的确太多太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震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995-2016年经济数据,将产业结构变迁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方面,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变化波动较大,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而合理化水平则出现大幅度波动、高级化较为平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在主要研究时段出现轻微波动,但1998与2015年出现骤降导致整体变化较大;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较为稳定。未来长期内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短期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将阻碍合理化进程,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变动在较长时期内将对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但从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来看,二者在长期发展中将会缓慢加速高水平经济协调发展进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经济协调发展间阻碍与推动作用近期主要来源于其本身,长期产业结构变动除受本身冲击外,均受经济协调发展影响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蹇令香  任晓东  王善善  李宛宣  
论文将非期望产出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15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对各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度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5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关系较为密切;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的能源效率;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提高贵州和青海两省能源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向晓梅  李宗洋  姚逸禧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深层次协调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挤出效应显著且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工业劳动力趋于饱和、就业效应不显著;粤港澳三地第三产业均表现强劳动力吸纳,其中珠三角和澳门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升;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水平不均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和澳门的产业与就业结构稳定性显著弱于香港,珠三角协调性和就业结构适应力显著低于港澳地区,其就业结构调整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晓云  
本文基于2000-2008年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对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匹配程度。认为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就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为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发特色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传统第三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及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抗私  高东方  
文章利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与常规经验研究大相径庭,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运行制度的变迁和中央政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产业政策。文章利用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辽宁省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时间约为4年。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重工业化大省特殊作用的前提下,文章对如何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好地协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作成  刘林  
在新形势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出发,运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分析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关系,并利用Moore结构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新疆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