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2)
2023(5962)
2022(5015)
2021(4764)
2020(3820)
2019(8203)
2018(8066)
2017(14789)
2016(8006)
2015(8939)
2014(8408)
2013(7470)
2012(6410)
2011(5564)
2010(5443)
2009(5196)
2008(4592)
2007(3870)
2006(3152)
2005(2683)
作者
(17722)
(14839)
(14607)
(13928)
(9331)
(7045)
(6811)
(5607)
(5606)
(5266)
(4959)
(4860)
(4611)
(4517)
(4406)
(4388)
(4371)
(4315)
(4296)
(4074)
(3524)
(3499)
(3453)
(3392)
(3357)
(3307)
(3218)
(3208)
(3006)
(2912)
学科
(20627)
经济(20545)
管理(20162)
(17365)
(15921)
企业(15921)
中国(8993)
方法(8156)
教育(7775)
(7189)
业经(7178)
理论(7175)
(6591)
数学(5474)
数学方法(5381)
(5079)
贸易(5076)
(4943)
教学(4838)
(4816)
农业(4594)
(4430)
产业(4363)
(4292)
财务(4283)
财务管理(4276)
地方(4164)
企业财务(4010)
(3945)
文化(3790)
机构
大学(96286)
学院(94829)
管理(34296)
(32610)
经济(31810)
理学(29884)
理学院(29517)
管理学(28810)
管理学院(28620)
研究(27924)
中国(19265)
(18917)
(16201)
(16100)
科学(16042)
师范(16007)
(14088)
中心(13148)
财经(13073)
师范大学(12542)
教育(12028)
(11967)
(11938)
业大(11844)
(11610)
北京(11413)
(11230)
研究所(10747)
(10641)
技术(10635)
基金
项目(65519)
研究(53999)
科学(52287)
基金(45303)
(37698)
国家(37310)
社会(34227)
科学基金(32873)
社会科(32268)
社会科学(32262)
(27172)
教育(27080)
编号(24015)
基金项目(23621)
(22569)
成果(20476)
自然(19058)
自然科(18656)
自然科学(18651)
自然科学基金(18285)
资助(16969)
课题(16875)
(15509)
项目编号(15323)
大学(15035)
(15014)
重点(14912)
(14334)
(14219)
规划(14011)
期刊
(37454)
经济(37454)
研究(30926)
教育(24495)
中国(21020)
(13108)
学报(13068)
管理(12907)
大学(11727)
(11505)
科学(11393)
学学(9424)
业经(8365)
农业(8280)
技术(7329)
图书(7208)
(6598)
金融(6598)
经济研究(6488)
财经(6410)
职业(5828)
(5694)
书馆(5464)
图书馆(5464)
高等(5032)
商业(4811)
(4776)
(4574)
论坛(4574)
(4483)
共检索到140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婷婕  
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至关紧要的治理元素,是以自觉于培育、遵循并坚守文化理性为推进实现大学良好治理即善治的客观所需。立足于大学善治的理念、要素与特征,本文认为塑造和谐包容的大学文化品格、推进以章程建设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营造、落实以民主为导向的大学文化构建是大学组织应当培育并持守的文化理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眭依凡  
作为一个教育和学术组织,大学不仅要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还要传承和创新文化。但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不同,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不仅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及进程,而且直接决定了大学能否自觉于及怎样自觉于其社会职能及使命。负有传承和创新文化使命的大学组织,其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冠华  
大学是一个圣洁的学术组织,坚守文化理性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然而,当下大学片面追求文化之外的经济和政治功用,逐渐遗忘了大学文化理性的根本旨归,大学文化正逐步沼泽化。现代大学正在承受着官本主义和经济主义由表及里的胁迫和侵蚀。面对大学文化理性失范现状,更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大学文化建设和对大学文化理性之精神实质的不断追问和深刻反省。不为政治左右,不为经济失贞,应为理性坚守,要为学术推崇,此乃大学发展之根本,更是大学文化理性的当代意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守义  
从大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问题,是我国大学发展与改革的关键。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大学,提出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以及大学是艺术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一、大学文化理性之重要1936年哈佛中国同学会在哈佛大学建校300周年的一块纪念碑文中写道:文化为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由于文化。国家如此,以文化为灵魂的大学尤其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沉湖而去后,陈寅恪先生分析其自溺原因道:"凡一种文化值衰弱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文化可以让其熏陶者、追随者、传播者为之殉道献身,足见文化对人的教育之深、影响之甚。大学文化亦然,其在大学的办学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柳礼泉  胡港云  
新常态下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对于大学而言,也就是自觉认识大学文化在大学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觉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自觉担当大学文化发展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完整而全面地理解大学文化自觉,真正实现新常态下的大学文化自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通过梳理诺贝尔科学奖情况,提出了"我们培养了能改变世界、改变社会发展进程的杰出人才吗"这个问题;然后从"育人使命缺失,办学内在驱动力缺失,人才培养目标缺失,杰出教师缺乏,优秀教材缺失,自由创新文化缺失"六个方面分析了我们大学在杰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办学理性、教学理性和文化理性"三个维度阐述了大学必须坚守的学术理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松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文化建设存在文化理念功利化、文化认同碎片化、文化反思简单化、文化创新表面化等文化自觉偏离。文化自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动力本源、自主择优、自我反思、驱动创新的功能,是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理念更新、文化认同教育、文化创新实践、文化生态构建,找到一条可持续、有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大学文化是一个外延更宽的概念,我们讨论大学文化与大学理念的关系,大学文化与大学课程的关系,并分析大学文化的特性,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统的形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莲  
生态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生态理念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使大学文化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特征,必将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生态理念引领下的大学文化特征,并探讨了建设具备生态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俞婷婕  李鹏虎  
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负有选择、批判、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职能且具有强烈文化属性的组织,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基于上述立场,本文在厘清文化概念的基础上,讨论提炼了大学文化的要素及特征,并就大学文化之于大学价值追求以及办学治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挥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多样一体"的生态文化系统,它包含若干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形态。所谓"一体"是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社会共同理想、精神支柱和全社会应共同遵守的基本文化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韩延明  栾兆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所在,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背景下,建设我国大学文化,促进大学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要求我们关注教师自身的实践理性,通过加深对教师思维与行动的认识来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的落实。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某重点大学的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冲突话语及其解决方略,并将他们行动背后的实践理性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进行了关联。在对教师群体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呈现了一名大学教师实践理性的表征样态,即整合、中道和权衡,以期作为了解和理解中国大学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镜像。研究发现,教师的实践理性与其所生长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场域之间存在勾连。如果我们借用中国文化和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加深入地描画出中国大学教师实践理性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