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
2023(1298)
2022(1137)
2021(1042)
2020(828)
2019(1698)
2018(1766)
2017(2913)
2016(1706)
2015(1793)
2014(1745)
2013(1735)
2012(1503)
2011(1435)
2010(1517)
2009(1333)
2008(1358)
2007(1167)
2006(1136)
2005(975)
作者
(6409)
(5291)
(5237)
(5046)
(3254)
(2611)
(2309)
(1999)
(1992)
(1953)
(1885)
(1834)
(1779)
(1756)
(1646)
(1632)
(1604)
(1520)
(1498)
(1489)
(1481)
(1371)
(1253)
(1232)
(1210)
(1185)
(1169)
(1143)
(1104)
(1096)
学科
环境(6825)
管理(5595)
生态(5278)
(4975)
经济(4916)
(4227)
资源(2900)
(2749)
(2508)
规划(2486)
环境规划(2462)
(2318)
(2251)
(1971)
区域(1970)
地方(1907)
区域环境(1875)
(1854)
(1702)
农业(1684)
生态学(1622)
业经(1562)
(1409)
企业(1409)
(1340)
植物(1338)
方法(1259)
及其(1138)
发展(1116)
(1112)
机构
学院(25242)
大学(23859)
研究(10869)
科学(9594)
(8080)
管理(7683)
中国(7340)
(6842)
业大(6685)
经济(6622)
理学(6509)
理学院(6377)
(6301)
管理学(6156)
管理学院(6124)
农业(6118)
研究所(6031)
(5874)
中心(4703)
环境(4624)
(4405)
(4375)
(4259)
(4254)
科学院(4178)
实验(4161)
农业大学(4087)
资源(4058)
实验室(3996)
北京(3907)
基金
项目(20654)
科学(15366)
基金(14128)
(13666)
国家(13593)
研究(12418)
科学基金(10925)
(8817)
自然(8054)
基金项目(7884)
自然科(7706)
自然科学(7699)
自然科学基金(7541)
(7433)
社会(7245)
社会科(6809)
社会科学(6807)
资助(5429)
重点(5293)
科技(5263)
计划(5036)
(4925)
教育(4696)
生态(4517)
科研(4121)
编号(4093)
(3913)
专项(3770)
创新(3715)
(3548)
期刊
(9559)
经济(9559)
学报(8178)
(7194)
科学(6397)
大学(5757)
学学(5709)
农业(5096)
中国(4524)
研究(4084)
林业(3718)
资源(3603)
生态(3247)
(2967)
业大(2729)
(2287)
科技(2271)
业经(2128)
自然(1992)
管理(1903)
农业大学(1854)
(1714)
环境(1628)
科技大(1577)
科技大学(1577)
中国农业(1319)
(1312)
(1272)
农林(1265)
(1265)
共检索到34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兵  
物联生态能不能行得通,跟企业选择哪些环节、什么时候进入有关,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而非面面俱到。"生态"俨然成了当下行业的时尚,像海尔一样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体系的公司不在少数,一时间,企业主们纷纷宣扬自己的战略生态,似乎只有如此,才是"战略正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文翠  
生态善治就是好的生态治理,即通过合理有效的生态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权利得到保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法治角度说,生态善治要求从生态治理的依据、生态治理的主体到生态治理的形式及手段等都具有合法性。行政人的法治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是在外部规制和内在自觉共同作用下主动建构形成的。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丰富行政人的生态法律知识;通过文化熏陶和制度规制,塑造行政人的生态法治思维;通过生态法治实践提高行政人的生态法治能力,进而推动生态善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甘藏春  朱道林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土地善治的概念、特征及体系。研究方法:归纳分析与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土地善治实质上是一种对管理理想状态的孜孜追求,其核心是由政府与非政府协同及多向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目标是以最小的政府和社会投入获取最大的土地管理效应;土地善治应遵循土地的基本属性、土地利用的价值准则和政策目标;现阶段实施土地善治重点需处理好土地行政管理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及政府与农民等的关系。研究结论:土地善治是新时代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土地利用的价值准则和政策目标是科学构建土地善治体系的基本逻辑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友乐  
善治是指人们恪守人文精神,将法治方式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方式式,促进社会公平互动,实现自治与协调的过程。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创新国有公司治理,实现善治,不仅关系到国有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展,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安全与保障。善治要求治理状态自治性、治理主体包容性、治理目的人文性、治理方式法治性、治理过程互动性。可是,当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存在偏离善治的一些表现。为了实现善治,国有公司应做到立足实际,构建治理良法,创新治理机制,践行人文精神,培育法治文化,重组治理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悟真  李其成  郭创拓  
绩效预算是作为善治的预算治理的价值目标与衡量标准。预算善治的基本内涵决定了绩效预算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分权为手段,同时以绩效问责为约束。为此,我国绩效预算治理改革不仅需要完善预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财政激励制度并不断强化绩效问责,而且更需要体现出预算善治的价值追求,既要有预算善治之外在表现,也要体现其精神内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川瑾  吴晓林  
通过对长沙市部分社区的实证研究,发现社区内的公众参与、公众认同与社区善治存在互动的逻辑关系。其中,公众认同为公众参与和社区善治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由于居民参与可能存在短期性、形式化、动员式等原因,公众认同对于社区善治的影响力弱。基于此,构建了从参与、认同到城市社区善治的治理路径模型,提出了公众参与制度化、公众认同创新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悟真  李其成  郭创拓  
绩效预算是作为善治的预算治理的价值目标与衡量标准。预算善治的基本内涵决定了绩效预算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分权为手段,同时以绩效问责为约束。为此,我国绩效预算治理改革不仅需要完善预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财政激励制度并不断强化绩效问责,而且更需要体现出预算善治的价值追求,既要有预算善治之外在表现,也要体现其精神内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玖平  
大学秩序,善治、彰德,自主、合道,共治、归同。大学理念,随变迁而演化,因变革而多样;立足之基、发展之源。理念纷繁,催大学璀璨;理念纷乱,致大学混沌。大学治理,公民社会之需要,教育发展之需求。弃过时观念,提新理念;破僵化体制,立新机制;革陈旧方式,创新方法;改落后管制,构新管理。坚定大学伦理,忠诚道德宪章;坚信大学精神,追求独立自由;坚守大学使命,笃爱教书育人。大学,传承文明、求索真理。文明渊源,囊括经典;圣贤寓所,网罗众家。体悟文明,大学至真。学思共进,博于学,慎于思;辩行无碍,明辨之,笃行之。宁静致远,专心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治忠  
生态治理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当今社会任何国家和地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高度,相继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发展理念与定位,并将"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整个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的时代价值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恢复生态平衡和实现生态正义的时代自觉和责任担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丘水林  靳乐山  
随着各种跨界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并开始突破原有流域管理体制的组织边界,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性治理已成为流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趋向。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信任机制为关键性功能要素,合作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虽然河长制凸显了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应用价值,但只是过渡性中间环节,结构性治理问题集中表现为治理层级、治理功能、治理信息和公私部门关系的碎片化。明晰流域治理层级责权分摊、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整合、打通流域府际治理信息壁垒以及拓宽流域公私信任合作治理,是生态环境善治的实现路径,可有效减少流域治理网络组织间信息、认知、管理、决策等行为的执行和监督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灵芝  冯慧娟  
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到林业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天然林保护与保护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环境权益的管理制度,让第三方参与天然林管理的环境善治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志立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预算法无疑是财政工作实现"善治"的一部"良法"。对各级财政部门来说,用好新预算法这一良法利器,推进财政管理善治有为,应处理好五种关系,把握好五个节点。转变治理理念,处理好五种关系,是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的内在要求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贵桥  
党的十九大提出政府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廉洁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府会计能贡献力量吗?本文聚焦政府会计功能有效发挥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和廉洁政府建设的价值及如何有效发挥价值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充分发挥政府会计契约功能,更能促进国家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加强财政监控,助力政府践行社会责任;科学拓展及应用政府会计估值功能可以增加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广度和深度,预警和防范政府举债风险,改善行政生态环境,促成政治清明。本文提出在积极发挥政府会计的信息揭示功能的基础上,在政府决策、行政管理、绩效考评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金海  
善治是指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合作管理。善治作为校长领导变革的价值追求,要求校长在教育实践中体现领导的法治性、道德性、民主性、责任性及有效性等价值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