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9)
2023(9259)
2022(7726)
2021(7027)
2020(6080)
2019(14195)
2018(14142)
2017(27247)
2016(14672)
2015(16439)
2014(16666)
2013(16464)
2012(15288)
2011(13711)
2010(13912)
2009(13229)
2008(13409)
2007(12594)
2006(10666)
2005(9638)
作者
(42205)
(35262)
(35188)
(33623)
(22308)
(16762)
(16158)
(13695)
(13166)
(12519)
(11907)
(11733)
(11184)
(11052)
(11011)
(10900)
(10872)
(10428)
(10219)
(10099)
(8673)
(8649)
(8481)
(8029)
(7991)
(7960)
(7909)
(7728)
(7099)
(6940)
学科
(61331)
经济(61276)
(49597)
管理(46613)
(40914)
企业(40914)
方法(30139)
数学(26208)
数学方法(26023)
(18152)
中国(17486)
技术(16891)
(15863)
业经(14135)
(13887)
(12888)
银行(12863)
农业(12583)
技术管理(12194)
(11952)
(11736)
(11680)
贸易(11671)
(11170)
地方(11164)
理论(10364)
(10206)
财务(10188)
财务管理(10163)
(9819)
机构
学院(213127)
大学(212897)
(90265)
经济(88434)
管理(84678)
理学(72968)
理学院(72225)
管理学(71194)
管理学院(70772)
研究(67306)
中国(53357)
(43969)
(41099)
科学(40416)
(34902)
(33556)
(33178)
财经(32980)
中心(31905)
业大(30680)
研究所(30462)
(29848)
经济学(28242)
农业(27540)
北京(27535)
(27141)
师范(26893)
(26241)
经济学院(25689)
财经大学(24402)
基金
项目(138896)
科学(110306)
研究(103661)
基金(100222)
(86090)
国家(85334)
科学基金(73890)
社会(66479)
社会科(63017)
社会科学(62999)
(56062)
基金项目(53417)
教育(48658)
(46631)
自然(46573)
自然科(45523)
自然科学(45510)
自然科学基金(44747)
编号(42446)
资助(39870)
(34708)
成果(34267)
创新(31479)
重点(31279)
(31162)
(30032)
课题(29369)
国家社会(27113)
教育部(27084)
人文(26523)
期刊
(97185)
经济(97185)
研究(62143)
中国(43573)
(33134)
管理(31655)
(31076)
学报(30353)
科学(29099)
教育(24793)
大学(23139)
(22622)
金融(22622)
学学(21653)
技术(20327)
农业(20324)
业经(16816)
财经(16736)
经济研究(15615)
(14325)
问题(12877)
技术经济(12777)
(12034)
科技(11807)
商业(11326)
理论(10617)
(10448)
统计(10116)
(9969)
(9838)
共检索到31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清华  董园园  
商业劳动包括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以及管理性、开发性商业劳动,其中开发性商业劳动是最高级的商业劳动。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经营的单个商品来说,对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来说,有创造价值和不创造价值之分;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来讲,所有的商业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因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且具有重大、深远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阎维洁  
研究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科技时代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科技私人劳动和科技社会劳动这对科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只有经过市场交换的有用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科技商品。因此,科技劳动只有满足有用劳动、社会劳动和活劳动三个条件才能成为科技生产劳动而创造价值。科技非生产虽不直接凝结为价值,但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萍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每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有50%以上来自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我国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创造的产值已达1.6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得力于科技进步。可以断言,在全党全国人民按照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伯海  
社会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但社会劳动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有——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价值。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通过价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在价值理论的创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在他身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世界革命历史的进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使得他的价值理论在某些方而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发展。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社会劳动主要是从事生产的劳动,然而什么是生产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伯海  
仅把物质生产算做生产性劳动,仅就物质产品计算国民收入,显然不能反映现代经济生活的全貌,将导致一系列理论与实际的矛盾。为此,需要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确立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从微观看的企业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实际上就是从宏观看的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永志  魏民  李志国  李克宁  
战后,由于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也出现了某些新的特点。新技术革命引发了一般劳动过程的新变化,也带来劳动与资本交换关系的新特点。尤其是新技术革命导致了物质生产劳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非物质生产劳动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生产过程分工协作关系日益扩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产生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相互交融。那末,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否已经过时?我们的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汪送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马克思分别从生产劳动一般、商品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和创造等角度对生产劳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该文认为,那种以是否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否为资本带来利润作为标准来判定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论断是片面的,只有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用是否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作为标准,才能判断服务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民  
作者根据对马克思主义文献的理解,认为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劳动的内涵是不同的,外延上是不重合的,生产劳动与其是否创造价值并无必然联系;从商品社会劳动本身的特点分析,一切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第三产业的绝大部分劳动都具有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的意义,从而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由此作者认为,马克思对创造价值劳动尤其是非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劳动的科学分析,使他的价值论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实践的理论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吗?——与否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流行论点商榷李江帆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问题,我国学术界有一些学者持否定意见。下面就对五种影响较大的颇为流行的观点进行分析。一、关于“价值转移说”第一种论点认为,服务有价值,但它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光伟  
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交流、融合以相应的科学价值理论为中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在于科学化、体系化和现代化,具有两类总体假设(经验假设和概念假设)作为基础。从这些科学前提出发,运用基本抽象劳动范畴作为理论分析的核心工具,沿分工和交易进路,通过模型建构,可以]绎复杂(性)劳动与简单(性)劳动协同创造价值的全部可能的逻辑形式。从马克思既有方法论的内在涵义看,科学劳动价值论应该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理论奠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宣恭  
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吴宣恭有位主张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同志,近来转而主张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主要是创造剩余价值。这位同志讲了许多话,不但达不到他所要论证的结论,反而暴露了他不仅没有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而且也同剩余价值论相离甚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宇  曾长秋  
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即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依然有所区别。准确地把握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并科学地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深化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温志宏  
“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但这种看法既与生产发展的情况不符,又与我国分配制度的现实矛盾。本文用系统论的方法论证: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相乘”的方式起作用的,商品价值由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与此相应的分配方式是“劳资共同分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清水  
在最近几年国内出版的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著作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精神劳动服务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其主要有五个依据:(1)“精神劳动服务劳动”具有创造价值的劳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