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2)
2023(13932)
2022(11904)
2021(10992)
2020(9222)
2019(21281)
2018(21040)
2017(40593)
2016(22021)
2015(25096)
2014(25499)
2013(25221)
2012(24025)
2011(22095)
2010(22875)
2009(21901)
2008(21392)
2007(19752)
2006(17851)
2005(16582)
作者
(64366)
(53591)
(53294)
(51472)
(34456)
(25554)
(24728)
(20680)
(20249)
(19644)
(18356)
(17760)
(17338)
(17173)
(16853)
(16809)
(16067)
(15706)
(15645)
(15584)
(13709)
(13187)
(13032)
(12365)
(12337)
(12216)
(12003)
(11863)
(10839)
(10665)
学科
(107262)
经济(107166)
管理(62039)
(59318)
(46825)
企业(46825)
方法(39956)
数学(35409)
数学方法(35073)
中国(33953)
(29056)
金融(29054)
(28646)
银行(28618)
(27625)
(27589)
(27218)
地方(26032)
(23761)
业经(21596)
(19760)
(19411)
贸易(19395)
(18816)
农业(18211)
(16258)
财务(16207)
财务管理(16159)
企业财务(15291)
(15082)
机构
学院(326089)
大学(323250)
(146638)
经济(143412)
管理(119003)
研究(113130)
理学(99609)
理学院(98502)
管理学(96983)
管理学院(96349)
中国(93997)
(71612)
(68151)
科学(64156)
(58141)
财经(55155)
中心(53378)
(52345)
研究所(51622)
(50766)
(49560)
经济学(46691)
北京(44126)
业大(42338)
(42106)
(42058)
经济学院(41906)
师范(41708)
财经大学(40270)
(39674)
基金
项目(193437)
科学(150497)
研究(147934)
基金(137042)
(116505)
国家(115443)
科学基金(97855)
社会(92943)
社会科(88075)
社会科学(88048)
(76279)
基金项目(70836)
教育(68185)
(63163)
编号(62509)
自然(59018)
资助(58006)
自然科(57527)
自然科学(57508)
自然科学基金(56466)
成果(53220)
(44057)
课题(43949)
重点(43703)
(43405)
(39808)
(39121)
国家社会(37696)
教育部(37519)
项目编号(37452)
期刊
(174924)
经济(174924)
研究(107902)
中国(67619)
(56087)
(49295)
金融(49295)
(46696)
管理(44494)
学报(43503)
科学(40355)
教育(35748)
大学(33284)
学学(31102)
农业(30059)
技术(29353)
经济研究(28958)
财经(28463)
业经(26962)
(24592)
问题(22756)
(19581)
技术经济(17784)
理论(17511)
国际(17353)
统计(16718)
商业(16052)
实践(15509)
(15509)
(15159)
共检索到522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志兴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8年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8年下降0.7%。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并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本文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钢  郑良琳  
本文基于新金融中介理论角度诠释金融脱媒概念,从发达国家的金融脱媒与反脱媒的轮回历程,对我国的金融脱媒趋势下的金融体制变革提出相关启示。同时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析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脱媒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及变化特征,并从部门角度选择中介化比率以资产和负债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金融脱媒变化趋势,指出当前我国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为人  
本文梳理了金融交易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国家对金融交易税的讨论,分析巴西通过金融交易税控制"热钱"的政策实践经验。文章认为,鉴于当前的国情,我国目前没有开征金融交易税的充分条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景双  张舢瑶  
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的范畴,指一定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价值主体选取价值标准的方向。价值取向主体经由自身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通过实践以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间关系以及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师资政策的价值取向对价值取向主体自身、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变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春燕  
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为背景,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从解决当前我国旅游业供应链现实问题角度出发,对旅游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重构,构建了以旅游总集成商为核心,以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供应链监督系统、游客信息系统、供应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新运作模式。并从信息系统构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理念等角度提出了保障该运作模式实施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广生  左娟娟  
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存在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本文简要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特殊意义,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结合一些企业的探索和做法,具体探讨了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采取的成本控制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希超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为了走出困境,打破了各种贸易藩篱,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主流,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虽然将扩大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但它同时使各种要素流通的障碍大幅度减少,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世界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居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及"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正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课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隋建利  闫超  
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识别和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以及经济周期阶段性变迁的可能性,并对未来3年内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趋势变化以及经济周期所处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研究发现,在步入2008年以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并在未来3年中仍将处于这一阶段,这说明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处于"低速增长阶段"的可能性逐渐减小,而处于"适速增长阶段"或"快速增长阶段"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在2009年第3季度达到经济周期的低谷,但在未来3年中总体将呈现出逐渐回暖的态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娟  蔡云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标与政策搭配影响深远。在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的失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搭配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就业困境、股市与房产市场泡沫重生、通货膨胀有抬头的趋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引发的问题与国际收支双顺差压力仍然存在五个方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韩笑  
韩国金融危机后 ,金大中政府开始对韩国经济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整 ,已表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此次经济改革过程中韩国取得的成绩仅是阶段性的 ,在韩国经济体系中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影响经济发展 ;而政府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尤其是联合债权银行对产业结构和大企业结构进行调整时 ,许多做法也似乎有悖于经济市场化的根本主张 ,使人感到有重蹈越权覆辙之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琳  
中国和美国是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两大经济模式的典型。在2007年前后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危机前,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宏观调控不力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频繁调控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两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调和,进而对各国的危机应对政策和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保华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与中国上个世纪以来经济振兴计划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剖析,指出经济振兴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时机选择、泡沫考量、切入方式、力道尺度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心态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国良  徐忠  
财政和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各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和机制,也都各有自己的优劣势。宏观经济政策要能取得好的调控效果,必须以财政金融的协调配合为基础。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削弱,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强的现象。致使宏观调控越来越依赖金融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迟迟不能出台,这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这种情况,当前的宏观调控应从改变财政金融地位不对称的状况入手,在财政金融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以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的各项中远期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