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8)
- 2023(13278)
- 2022(11365)
- 2021(10613)
- 2020(9228)
- 2019(21214)
- 2018(21148)
- 2017(38915)
- 2016(21526)
- 2015(24614)
- 2014(24186)
- 2013(23863)
- 2012(22083)
- 2011(20071)
- 2010(20498)
- 2009(19360)
- 2008(19754)
- 2007(18408)
- 2006(16157)
- 2005(14586)
- 学科
- 济(78930)
- 经济(78819)
- 管理(77147)
- 业(70990)
- 企(61957)
- 企业(61957)
- 方法(35323)
- 数学(29599)
- 数学方法(29283)
- 财(27810)
- 制(22634)
- 农(22543)
- 中国(22206)
- 业经(19629)
- 技术(18895)
- 学(18502)
- 务(17996)
- 财务(17943)
- 财务管理(17896)
- 企业财务(16910)
- 银(16112)
- 银行(16075)
- 行(15167)
- 地方(14866)
- 贸(14669)
- 贸易(14659)
- 农业(14645)
- 理论(14349)
- 体(14278)
- 易(14221)
- 机构
- 大学(306755)
- 学院(305043)
- 济(121740)
- 管理(119947)
- 经济(118914)
- 研究(102051)
- 理学(100641)
- 理学院(99495)
- 管理学(97947)
- 管理学院(97308)
- 中国(81572)
- 京(65793)
- 科学(62834)
- 财(62052)
- 农(53430)
- 所(52525)
- 江(50263)
- 中心(48656)
- 研究所(47172)
- 财经(46979)
- 业大(46611)
- 经(42348)
- 北京(41830)
- 农业(41452)
- 州(39381)
- 范(38617)
- 师范(38207)
- 院(37207)
- 经济学(36503)
- 省(35334)
- 基金
- 项目(196947)
- 科学(154134)
- 研究(144259)
- 基金(140875)
- 家(123313)
- 国家(122229)
- 科学基金(104002)
- 社会(90037)
- 社会科(85139)
- 社会科学(85111)
- 省(78678)
- 基金项目(74769)
- 自然(67240)
- 教育(67133)
- 划(65937)
- 自然科(65608)
- 自然科学(65587)
- 自然科学基金(64476)
- 编号(58260)
- 资助(56603)
- 成果(48485)
- 创(45477)
- 重点(44773)
- 部(43496)
- 创新(41801)
- 发(41628)
- 课题(41567)
- 制(39591)
- 科研(38055)
- 大学(37221)
- 期刊
- 济(141975)
- 经济(141975)
- 研究(90379)
- 中国(69936)
- 财(53111)
- 学报(49173)
- 管理(48704)
- 农(47228)
- 科学(46274)
- 大学(37554)
- 教育(35472)
- 学学(35212)
- 融(31884)
- 金融(31884)
- 农业(30520)
- 技术(28106)
- 财经(23908)
- 业经(23015)
- 经济研究(21059)
- 经(20592)
- 业(19485)
- 问题(18115)
- 科技(16513)
- 技术经济(16247)
- 版(15703)
- 财会(14903)
- 图书(14642)
- 理论(14403)
- 会计(14382)
- 贸(14178)
共检索到477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默
通过对陕北退耕还林(草)区的深入调研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观念落后、技术缺失和农地分散经营等因素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后退耕时代”只有实现管理制度创新,才能保证退耕还林(草)成果“保得住、不反弹”。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结构调整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鑫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面临很大压力:大批湿地被破坏,大量鸟类迁徙他乡,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步减少,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功能显著下降。因此,树立湿地保护理念,实施退耕还湿工程,着力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应引起重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李锐 温仲明 周民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和政府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为此 ,国家和地方开展退耕试点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退耕工程的开展及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在对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国家、陕西省和安塞县相关政策 ,就其适宜性作以探讨 ,并对若干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草) 政策 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燕 董耀
基于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采用2012年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政府强制推动的背景下,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政策认知及政策执行力度是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主导因素,退耕还林净效用、家庭禀赋的作用弱化。其中:①政府强制参与将导致农户抵制;被征求过意见、了解补偿政策、知道退耕还林目的和按时收到补偿款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强。②土地机会成本对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几乎没有影响,但土地机会成本上升、造林营林成本高,削弱了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同时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的负向作用不容忽视。③林木及林地产权收益的正向作用显著,经济补偿、林业收益、结构调整收益的影响未能得到证实。④以种植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转利 罗剑朝 张海鹏 王勇胜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博弈的存在:它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农户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这三种博弈均陷入困境,而改变博弈结果的方法是制定新规则,以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博弈 补偿标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比较好地协调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1、建设重点不突出,增大基层的工作任务和操作成本。据抽样调查表明,2002年平均每个乡镇落实造林面积1464亩,平均每个村落实造林面积179亩,平均每户农户落实造林面积4.26亩,其中退耕地落实面积2.31亩,平均每块地块落实造林面积13.14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造林结构 演化博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苏月秀 彭道黎 谢晨 黄东
为了了解退耕还林工程10 a来的实施情况,根据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县和调查人员的分布,对西北6省793个退耕还林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参照退耕前,退耕后生态环境、农户生态意识和生计都有显著改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顺利,受到农民的一致赞成,补助问题是农户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分析了当前存在退耕补助兑现水平低,公示度和验收力度不够,树种比例要求不现实,政策宣传力度不强,退耕地收成不高,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儒 姜志德 谢晨
本文采用调研获取的17省1757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后退耕时代下,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较低。户主的性别、年龄、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显著影响农户的复耕意愿;退耕区农户家庭类型呈现多元化,农户的异质性会削弱农户的复耕意愿;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农户的复耕意愿,其中对政策了解透彻、参与工程建设、对工程满意度高的农户复耕意愿较低。同时,退耕区农户具有较强的退耕意愿,退耕积极性越高的农户发生复耕的概率越大;退耕农户预期本村复耕发生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上,复耕预期比例低的农户,其复耕意愿也低。此外,退耕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付广军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西部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草原生产能力下降。为保护西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战略决策。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提高到了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地位这个战略高度。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草)试点,西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政策必须加强,特别是生态税收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西部退耕还林(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若干宏观和税收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是 2 0世纪末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生态恢复工程 ,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经济效益次要的原则 ,这是工程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然而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 ,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长远生态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关乎工程建设质量和系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本质出发 ,探讨工程实施过程的政策冲突及其原因 ,并提出调和利益关系的政策管理措施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水发 赵铁珍
通过剖析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参与程度状况,指出了农户参与层次和参与深度有待提升;进而提出了一套激励农户参与的机制创新体系,包括可持续的农户自我发展机制、参与式的工程运行机制和公平有效的配套保障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多元补偿激励机制、林权安全保障机制、退耕生态林国家收购机制等政府配套保障机制。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激励 参与 机制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