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0)
2023(15366)
2022(12801)
2021(12257)
2020(10069)
2019(23448)
2018(23457)
2017(43261)
2016(24958)
2015(28398)
2014(29129)
2013(27505)
2012(25112)
2011(22683)
2010(23037)
2009(20159)
2008(19593)
2007(17279)
2006(15374)
2005(13751)
作者
(69574)
(57175)
(56793)
(54553)
(36511)
(27446)
(26073)
(22570)
(22112)
(20817)
(19562)
(19269)
(18366)
(18343)
(17783)
(17759)
(17457)
(17117)
(16577)
(16376)
(14614)
(14409)
(14002)
(13205)
(13042)
(12892)
(12773)
(12753)
(11610)
(11464)
学科
(85138)
经济(85035)
管理(63831)
(57934)
(47725)
企业(47725)
方法(35831)
中国(31130)
数学(30223)
数学方法(29769)
教育(25485)
(25104)
(22864)
(21502)
理论(21292)
业经(20287)
地方(17935)
(17735)
农业(16450)
技术(15245)
教学(14739)
(14285)
银行(14233)
(14147)
贸易(14138)
(13992)
(13681)
(13562)
(13374)
(13359)
机构
大学(335845)
学院(334866)
管理(122952)
(118395)
研究(116377)
经济(115284)
理学(105548)
理学院(104206)
管理学(102035)
管理学院(101397)
中国(81083)
(74664)
科学(73432)
(59246)
(55820)
(54978)
(54803)
师范(54305)
研究所(53985)
(52330)
中心(51422)
业大(49891)
北京(47913)
技术(44976)
财经(44020)
师范大学(43857)
教育(43585)
农业(42869)
(42340)
(42137)
基金
项目(225321)
科学(176366)
研究(172512)
基金(156793)
(136270)
国家(134976)
科学基金(114217)
社会(102421)
社会科(96452)
社会科学(96424)
(91244)
教育(86939)
基金项目(82466)
(78111)
编号(74541)
自然(73172)
自然科(71441)
自然科学(71422)
自然科学基金(70068)
资助(64115)
成果(63676)
课题(55208)
重点(51975)
(49914)
(48625)
(46796)
(45469)
项目编号(45226)
创新(43262)
教育部(43021)
期刊
(132674)
经济(132674)
研究(106340)
中国(79624)
教育(76574)
学报(55425)
(50466)
科学(48733)
管理(45626)
大学(42458)
(42137)
学学(38084)
技术(35395)
农业(34844)
(26458)
金融(26458)
职业(22423)
业经(21749)
财经(21063)
图书(20639)
经济研究(20514)
(18242)
(17949)
问题(17084)
(17010)
论坛(17010)
科技(16032)
(16009)
理论(15363)
(15069)
共检索到508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檀祝平  胡彩霞  任爱珍  
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局限在"体系构建"层面,更应注重"现代性"内涵。而就高职人才培养来说,已经迈进了"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治理,在体系构建、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层面拓宽高职人才培养内涵,"一体化"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林德  刘国军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造就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必须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理顺相互间的衔接机制,建立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在学制结构、招生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建立中高职的衔接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瑞英  许保生  
为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一体化,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浙江、湖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地区的残疾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残疾学生有较强的求学愿望,但对专业理解不够清晰;中高职的实训安排需要进一步统筹;教师和残疾学生更倾向于"3+2"或"2+3"的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方式;院校沟通和政策支持不够是目前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衔接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中职加强职业准备教育;高职完善教育和就业支持体系;中高职之间要搭建沟通平台,统筹专业和课程设置;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佳萍  
通过对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和餐饮业发展对烹饪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视角下,对成人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岗前企业实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该模式构建的实施步骤、流程框架和基本特点,并就完善中职学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权洁  李森  
为适应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分析中高职衔接出现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培养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优化课程体系,明确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管理等方式,对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思考和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丽明  黄士安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办学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要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体现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设计和规律性培养,体现工作设计的"一体化"和人才培养的"进阶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纲  张锋雄  陈梅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职业能力为基点,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师资培养、课程开发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基于职业能力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给出了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良好契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世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入,重新思考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问题。文章在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界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必要性的解读和分析,指出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打破体制的束缚,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设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庞海枫  
针对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目标和工程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并结合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教学实例,为新时期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春梅  
文章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现状分析,按照现代学制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以及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给出高职类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建议,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名勇  龚勋  
文章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新形势出发,结合长沙职教基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情况,对区域性职教集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组织系统、标准系统、评价系统、调控系统和制度系统五个方面对跨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燕  王傲冰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职业人力资本的职业角色、职业结构及能力素质面临着被调整和重构的挑战。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智能经济体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命题。基于此",一体三面"人才培养逻辑框架,根据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场域和新需求,从职业性、社会性和个性化三个维度重塑职业人力资本的知识边界、能力体系及个体素质,以提升其职业胜任力、幸福感及创新创造能力,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爱民  张晓雷  覃岭  
本文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叠及衔接脱节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教学的解决措施,并举例说明了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衔接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忠仁  李占琪  张文庆  
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中高职课程之间的衔接细节。"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为解决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