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4)
- 2023(3720)
- 2022(3112)
- 2021(3183)
- 2020(2427)
- 2019(5696)
- 2018(5803)
- 2017(9281)
- 2016(6248)
- 2015(7103)
- 2014(7401)
- 2013(6203)
- 2012(6019)
- 2011(5553)
- 2010(6081)
- 2009(5086)
- 2008(4843)
- 2007(4444)
- 2006(4062)
- 2005(3737)
- 学科
- 教育(18485)
- 济(14456)
- 经济(14438)
- 管理(12998)
- 中国(11815)
- 理论(8415)
- 企(8099)
- 企业(8099)
- 业(7982)
- 财(7010)
- 方法(6090)
- 家(5756)
- 国家(5605)
- 学(5509)
- 教学(5484)
- 业经(4898)
- 财政(4436)
- 发(4042)
- 和(3910)
- 政(3898)
- 发展(3796)
- 农(3779)
- 展(3673)
- 技术(3596)
- 数学(3430)
- 数学方法(3347)
- 革(3321)
- 工作(3294)
- 出(3254)
- 机关(3252)
- 机构
- 大学(78740)
- 学院(72837)
- 研究(30323)
- 教育(26620)
- 济(21579)
- 经济(20827)
- 范(20816)
- 管理(20808)
- 师范(20737)
- 京(18426)
- 理学(17648)
- 师范大学(17367)
- 理学院(17316)
- 管理学(16898)
- 管理学院(16710)
- 科学(16600)
- 中国(16016)
- 所(15078)
- 研究所(13482)
- 财(13444)
- 江(13022)
- 北京(12688)
- 中心(12344)
- 职业(11455)
- 技术(11314)
- 院(11074)
- 教育学(10266)
- 州(9858)
- 财经(9763)
- 经(8972)
- 基金
- 项目(44077)
- 研究(40307)
- 科学(35989)
- 基金(28512)
- 教育(27200)
- 家(23903)
- 国家(23553)
- 社会(23259)
- 社会科(21438)
- 社会科学(21433)
- 科学基金(19053)
- 成果(18973)
- 编号(18730)
- 省(18051)
- 划(17790)
- 课题(16858)
- 年(14385)
- 基金项目(13879)
- 规划(12315)
- 部(12068)
- 性(11844)
- 重点(11519)
- 项目编号(11516)
- 资助(11379)
- 教育部(11162)
- 度(10828)
- 发(10447)
- 阶(10294)
- 段(10234)
- 阶段(10196)
共检索到12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传友
"后普九"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政策的缺陷使义务教育公平面临新的困境。推进"后普九"阶段义务教育公平需要采取强化和界定政府的教育责任,通过确立以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转变政府的教育投入方式、建立新的教育发展评价标准、完善政府问责和监督体系等,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公平质量,满足人们对义务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关键词:
“后普九” 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政府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国华
十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直以来用于衡量教育普及和发展情况的各项指标,在反映“普九”进展的同时,因逐步接近极限而越来越不灵敏,且未能对“普九”全过程进行统一衡量。邱国华同志以他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经验和思考,提出将“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作为衡量和评价新阶段义务教育进展状况的核心指标。以此指标计算,1994-2003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从51%提升到80%,显示出我国十多年来义务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这一指标同时也揭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并不平衡的现实状况。这一指标的提出,对于我们从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综合考量义务教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是社会需求大于社会生产,而不是内需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把蛋糕做大,把国家的经济实力做强,把国力做强;一是要把蛋糕分好,让大家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同时,讲主要矛盾,不应忽视次要矛盾,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客观分析初级阶段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陈昌盛
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城镇化推进及新课程改革等都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提出了扩增要求。随着乡村学龄儿童大量进城就学,城乡学校普遍面临教师总量性缺编和结构性缺编难题,传统的以户籍学龄人口数量为基数、以师生比为标准的教师编制配置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学龄人口流动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区探索了一系列编制外教师供给新模式。面向新时代,应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从党政群机构编制中分离出来,作为专项编制单独管理,建立以持居住证学龄人口为依据的教师编制动态核定机制;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省级统筹、分级管理、专编专用的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在编制总量内设立一定比例的预留编制,以解决新增因素对教师编制的弹性需求,提高教师编制使用效率。
关键词:
城镇化 义务教育 教师编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冰
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复杂的多重性质,当前经济的发展阶段、体制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历史进程等四个方面各有其主要矛盾,公共品供给不足、市场体制不健全和扭曲、劳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是四个主要矛盾,或可概括为官民矛盾、城乡矛盾、劳资矛盾三大矛盾。相应的改革重点应当是:政府政绩考核改为按部门专业职能分类型考核、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从西部地区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以集体谈判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框架为中心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建立覆盖城乡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郄芳
义务教育阶段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阶段。政府是校外教育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与监管者,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教育机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行层级分化管理及实施内容划分管理是政府规范校外教育机构的两个有效的管理方式,这表明政府充分履行了在义务教育阶段保障受教育者受教育权的职责。同时,在界定政府针对中小学生义务教育校外教育机构的权力延伸限度与监管边界方面,要注重并明确政府监管宗旨、监管范围、监管手段和监管机构。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连仲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分析徐连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与抑制通货膨胀的矛盾199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超过10%,最高的1993年高达13.5%,同时.物价水平自1992年以来也持续上升,连续两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景容
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就是人力资源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之间的矛盾。简言之,就是技术技能人才供与求之间的矛盾。唯一性、主导性、阶段性特点决定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主要矛盾运动方式主要有供不应求、供近应求、供求平衡、供过于求、供不适用五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从2008年起,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层层落实责任,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截至2009年11月15日,全省共核准76个县(市、区)上报的债务化解笔数29782笔,金额21.59亿元,其中已销号29611笔,金额21.37亿元,基本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任务。通过化债,进一步加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东海 刘莹洁 李涛
我国贫困农村仍有大量处于贫困线以下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他们需要得到就学资助以完成学业。政府应承担起就学资助的主体责任,构建完善的贫困学生就学资助体系,通过就学资助保障贫困学生基本学习条件,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教育过程的公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秦琴
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收费上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是政府积极采取治理和修正措施,三令五申禁止教育乱收费,为学生减负为老百姓减压;另一方面是家长口头上高呼"严厉整治教育乱收费"与实际行动上助长乱收费相背离。作为教育收费的直接体——学校,在社会的声讨背后也存在隐情。就学校的收费动机来看,一则是制度性的,二则是逐利性的。前者如政府摊派,或者学校为正常运作与发展而收取的费用,后者如学校不规范的收费行为,用以解决结构性工资的补贴部分。而就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来看,家长在情绪上抵制学校各类教育收费,却在行动上为子女缴纳各种培训班费用,当发现校外的培训费用远高于校内时又转而要求学校重新开办各类辅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教育领域的各项任务,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破解教育难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本刊约请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撰文,以期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解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永秀 吴丰华
"后改革时代"是关于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从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起,我国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代,改革的主题、性质、任务、路径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后改革时代"。进入后改革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低速的政治体制改革与高速的经济体制改革之间,低水平的发展方式与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诉求之间,低水平的社会管理与人们对社会和谐的高期望之间,低水平的公共产品供给与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高需求之间,解释力较弱的改革主流理论与快速发展的改革实践之间等五对新矛盾。面对新矛盾,"后改革时代"的改革任务发生了新变化:在转型方面,促进理念转型、目标转型、方式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