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1)
- 2023(10338)
- 2022(8654)
- 2021(7800)
- 2020(6498)
- 2019(14572)
- 2018(14832)
- 2017(26708)
- 2016(14647)
- 2015(16366)
- 2014(16643)
- 2013(15929)
- 2012(14943)
- 2011(13918)
- 2010(14384)
- 2009(13677)
- 2008(13350)
- 2007(12129)
- 2006(11245)
- 2005(10605)
- 学科
- 济(75510)
- 经济(75417)
- 管理(45448)
- 业(35799)
- 企(30983)
- 企业(30983)
- 方法(20626)
- 制(19359)
- 地方(19139)
- 中国(19137)
- 财(17720)
- 数学(17398)
- 数学方法(17256)
- 业经(16016)
- 农(15310)
- 体(15263)
- 学(14816)
- 地方经济(13075)
- 融(12558)
- 金融(12551)
- 银(12442)
- 银行(12422)
- 行(11998)
- 体制(11366)
- 理论(10872)
- 环境(10508)
- 农业(9584)
- 和(9376)
- 务(9218)
- 财务(9177)
- 机构
- 大学(212399)
- 学院(211872)
- 济(96019)
- 经济(93977)
- 研究(79580)
- 管理(74019)
- 理学(61538)
- 理学院(60809)
- 中国(60780)
- 管理学(59870)
- 管理学院(59444)
- 财(48776)
- 京(45329)
- 科学(43959)
- 所(40310)
- 财经(36346)
- 研究所(35667)
- 江(35014)
- 中心(34869)
- 经(32666)
- 农(31847)
- 经济学(30980)
- 北京(29071)
- 院(28691)
- 范(28343)
- 师范(28054)
- 经济学院(27234)
- 业大(26714)
- 州(26673)
- 财经大学(26467)
- 基金
- 项目(129355)
- 科学(101488)
- 研究(99319)
- 基金(92296)
- 家(79490)
- 国家(78813)
- 科学基金(66756)
- 社会(64729)
- 社会科(61206)
- 社会科学(61192)
- 省(50753)
- 基金项目(47206)
- 教育(46303)
- 划(42027)
- 编号(39937)
- 自然(39071)
- 自然科(38081)
- 自然科学(38068)
- 自然科学基金(37391)
- 资助(37305)
- 成果(35274)
- 课题(30093)
- 重点(29943)
- 制(29471)
- 部(29201)
- 发(29087)
- 国家社会(27244)
- 创(26559)
- 性(26394)
- 教育部(25561)
- 期刊
- 济(123268)
- 经济(123268)
- 研究(74698)
- 中国(52530)
- 财(40015)
- 管理(32006)
- 学报(30637)
- 农(30271)
- 教育(28876)
- 科学(28025)
- 大学(24253)
- 融(23789)
- 金融(23789)
- 学学(22650)
- 经济研究(20554)
- 财经(19994)
- 技术(19981)
- 农业(19382)
- 经(17432)
- 业经(17102)
- 问题(15043)
- 贸(11417)
- 技术经济(10961)
- 世界(10891)
- 改革(10322)
- 革(10322)
- 国际(10277)
- 统计(9715)
- 经济管理(9570)
- 经济问题(9533)
共检索到353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第一,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在"后改革时代",理顺产权关系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要认识到国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课题组 聂高民 李振京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和应对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阶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目标的内涵,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分析新阶段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找准改革的动力源;明确改革的担当主体和重点领域,有区别、有层次推进改革。并且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结合起来,针对前期一些积极主张改革的主体开始成为改革阻力、深化改革要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可能性变小这一现实,更加强调政府在改革中的推动作用,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资源价格等方面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鹏
经济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推行各项改革的重点,并将在全面改革中发挥牵引作用,即以经济体制改革来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进产出的有效扩张,同时用经济体制改革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朱厚泽、杜润生、吴明瑜、保育钧、吴象、张卓元、周叔莲、陆学艺、贾康、李义平、刘佐、毛振华、何伟、晓亮、黄范章、赵人伟、吴念鲁、杨继绳、赵海宽、贾文广、杨启先、宋养琰等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十二五"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体制基础。必须突破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推进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成真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真(北京铁道干部管理学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报告》中提出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一、建立一套从国情出发并以世界市场形成的各种商品的比价作为参照系的独立于现行价格体系之外的、专供内部核算使用的『决策价格体系』。二、以决策价格体系计算和评价的生产性投资项目,反映了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真正贡献。资金净效率低于政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以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为目标,针对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缺失状况和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层面的设计思路。主要是把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除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以外,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寻求生机。当前,开放型经济领域应围绕加工贸易产品内销、贸易融资、跨境交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淑梅
在新时代,为了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以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平衡为基本路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主要包括:坚持不同所有制主体产权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激发各种所有制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政府和市场之间适度的张力关系,通过市场竞争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政府的监管和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高含金量"的效率,实行效率变革;坚持共享发展,公平地分配改革成果。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有机平衡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廷惠 陈世栋
改革开放以来,以资源配置市场化为主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形成特色鲜明的改革路径,取得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聚焦“为何改、为谁改、谁来改、改什么、怎样改”等核心问题,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优化所有制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等领域呈现清晰的理论逻辑。在所有制“公有+非公”共存共荣、经济运行“政府+市场”互补互促、宏观管理“长短”“供求”协同联动、分配方式“按劳+按要素”并存并举、改革方式“试点+系统”协同推进等方面,形成核心理念与标识性概念,拓展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内涵,形成中国自主的经济体制改革知识体系基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锚定“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核心,从技术进步、禀赋改善、制度效能三大维度纵深推进,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化 现代化 改革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作培
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应当沿着什么样的目标取向继续推进,对于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笔者是赞同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的,并认为这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依笔者之见,所谓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