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1)
- 2023(10180)
- 2022(8534)
- 2021(8231)
- 2020(6730)
- 2019(15222)
- 2018(14990)
- 2017(27766)
- 2016(15277)
- 2015(16676)
- 2014(16582)
- 2013(16422)
- 2012(15494)
- 2011(14216)
- 2010(14792)
- 2009(13555)
- 2008(13294)
- 2007(12251)
- 2006(11510)
- 2005(10481)
- 学科
- 济(60617)
- 经济(60545)
- 农(51845)
- 业(48413)
- 管理(37774)
- 农业(34990)
- 企(25081)
- 企业(25081)
- 业经(19473)
- 中国(18314)
- 地方(17896)
- 方法(16271)
- 制(15768)
- 财(15214)
- 数学(14068)
- 数学方法(13824)
- 策(13199)
- 农业经济(12653)
- 发(12039)
- 银(11272)
- 银行(11264)
- 及其(11075)
- 贸(11055)
- 贸易(11042)
- 学(10987)
- 行(10828)
- 易(10703)
- 收入(10419)
- 体(10255)
- 政策(9993)
- 机构
- 学院(210079)
- 大学(203237)
- 济(87158)
- 经济(85015)
- 管理(78885)
- 研究(74630)
- 理学(66233)
- 理学院(65480)
- 管理学(64434)
- 管理学院(64011)
- 中国(61282)
- 农(54497)
- 京(43671)
- 科学(43108)
- 财(41930)
- 农业(40817)
- 中心(37232)
- 所(37217)
- 江(37146)
- 业大(35631)
- 研究所(32841)
- 财经(30546)
- 范(30148)
- 师范(29982)
- 州(28806)
- 省(28654)
- 经(27507)
- 北京(27271)
- 院(26155)
- 农业大学(24839)
- 基金
- 项目(131785)
- 研究(104423)
- 科学(103421)
- 基金(92841)
- 家(79234)
- 国家(78318)
- 科学基金(66789)
- 社会(65540)
- 社会科(61487)
- 社会科学(61473)
- 省(53940)
- 基金项目(48676)
- 教育(46003)
- 编号(45890)
- 划(43439)
- 自然(39932)
- 自然科(38882)
- 自然科学(38870)
- 成果(38394)
- 自然科学基金(38155)
- 资助(36606)
- 课题(31385)
- 农(31037)
- 发(30913)
- 部(29045)
- 重点(29030)
- 性(27469)
- 创(26926)
- 年(26403)
- 国家社会(26246)
- 期刊
- 济(114377)
- 经济(114377)
- 研究(67053)
- 农(60787)
- 中国(52840)
- 农业(40815)
- 财(31348)
- 学报(30101)
- 科学(29698)
- 融(28920)
- 金融(28920)
- 教育(26994)
- 管理(25432)
- 业经(25087)
- 大学(24408)
- 学学(22688)
- 业(18833)
- 技术(17764)
- 问题(16211)
- 农村(15850)
- 村(15850)
- 农业经济(15484)
- 经济研究(14224)
- 财经(14145)
- 版(13248)
- 世界(12346)
- 经(12240)
- 经济问题(11641)
- 图书(11419)
- 资源(11312)
共检索到347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萍 曾玉荣
文章以福建2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县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新时期农村贫困的变化发展和主要特征,指出"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更多表现为多维贫困,具有种类表现多样性、存在方式动态性、空间分布广泛性、致贫原因复杂性等特征;其次,通过梳理"后扶贫时代"福建农村防贫减贫的难点困境,分析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着造血功能差、产业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下一步福建农村防贫减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防贫减贫 后扶贫时代 相对贫困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苑军军 于乐荣
中国农村贫困格局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调整农村减贫的战略与政策。2020之后农村贫困的治理战略需要由长期以来的"扶贫战略"转向"以防贫为主"的新的贫困治理战略框架。2020之后中国减贫的战略目标将需要从过去长期以来通过制定不同的绝对贫困标准并继而努力超越绝对贫困标准,转变为通过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手段来缓解不平等为主要目标。2020后以防贫为主要目标的减贫政策应将现行所有的政策工具进行重新的梳理建立起相互衔接、互不重复、目标明确的新的减贫政策体系。
关键词:
2020后减贫 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丹 胡卫卫 田富俊 于浩
福建省生态扶贫目前存在着缺乏发展优势,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扶贫对象也即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政府主导扶贫,社会参与缺乏动力、扶贫工作的监督管理体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缺乏长效的工作机制等问题。应该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进"造血"脱贫、加强政府主导,实现部门协同治理、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公民监督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收益共享等方面加以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先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宾 汪三贵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特征。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从生产能力、市场参与和缓解脆弱性等角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和能力,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如果能够参加扶贫项目,其收入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扶贫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农村减贫的进程,缓解了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益贫性。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瞄准偏差,是导致"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农村扶贫政策需要在加强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效率。
关键词:
扶贫政策 收入分配 农村减贫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晓山 李静
对扶贫社式扶贫的思考杜晓山李静一、贫困的机理陕西省商洛地区的贫困显示了我国贫困地区的最普遍特征——自然条件差和地理位置不好。商洛地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人均耕地只有0.94亩,且耕地中山坡地占80%以上,农业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扶贫政策 贫困人口分布 劳动力群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华
本文通过对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扶贫开发调查和定点贫困调研,描述了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及其生计阻碍因素;分析了1986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分析了扶贫资源瞄准和使用偏离地缘性贫困群体、扶贫工作重点集中于就地开发建设物质资本及就业援助政策缺失的问题及其后果;依循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探寻了扶贫政策取向,提出国家扶贫资源和项目必须瞄准地缘性分布的贫困群体,以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为扶贫开发的重心,把就业援助政策作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佳路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采用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的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对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贫困农户获得扶贫项目的情况以及对贫困农户增收的影响进行描述分析,得到S省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具有一定的瞄准性,但瞄准度仍然不够,需要提高对贫困农户扶贫项目资助的比例。运用PSM方法对扶贫项目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来评估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并得到S省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较好,平均每1元的扶贫资金投入能够产生1元的增收效果。运用PSM方法,分析得出参加扶贫项目农户净收入平均增加55.7%。建议S省通过多维贫困方法识别贫困户,提高扶贫开发项目对扶贫户的瞄准度;进一步增加扶...
关键词:
PSM方法 减贫 评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衔 杨莉 吴世艳
我国已经如期实现了精准脱贫的目标,成功按期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同时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如何巩固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扶贫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退化或返贫,应当是后扶贫时代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经验证明,当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按标准成功摆脱贫困以后,会出现一定的退化现象,从而需要有一个脱贫成果的巩固期。特别是那些通过收入再分配实现脱贫的地区和人口,有比较大的可能出现退化。因此,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规模性退化仍然有赖于脱贫人口和地区的自生能力的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强 王国丽 陈加友
贫困农村在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资源禀赋条件,但如何切实帮扶贫困群众借助农产品电商渠道精准、长效脱贫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文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电商精准扶贫的定义、内涵、特征及作用范围;其次,结合贵州地方实践,分析了电商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即增收扶贫、节支扶贫、提能扶贫,并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第三方组织参与型、贫困户主动参与型的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最后,围绕扶贫工作机制、电商人才、基础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贵州省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商精准扶贫 路径 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佳路
本文运用资产贫困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利用2009年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对农户的资产贫困进行测量和分析,为资产贫困的干预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农户的住房、耐用品、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耕地4个方面贫困状况的分析,并以4个维度中的任意3个及以上维度的贫困作为总的资产贫困线,其贫困发生率为23.92%。其中,耕地和生产性固定资产贫困现象最突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36.5%和34.2%。
关键词:
贫困 测量 资产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颖慧
农村贫困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主要障碍及其研究意义;指出农村多元化扶贫开发格局建构的问题,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方向和运用模式的引导力量不足及农村扶贫资金对造血式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不足等若干问题;给出构建多元化农村扶贫资金筹措和扶贫开发格局,优化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方向和运用模式及增强农村扶贫资金对造血式扶贫项目的支持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扶贫资金 损害赔偿制度 侵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历史演变 精准扶贫 政策实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孝勇 赖景生 寸家菊
本文从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和四阶段扶贫开发历程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参与式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和移民开发等扶贫模式;总结了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绩效。研究发现:西部农村扶贫模式创新是西部农村扶贫取得良好绩效的保证。最后提出开展扶贫模式创新、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农村制度性贫困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