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6)
2023(6068)
2022(5106)
2021(4943)
2020(4124)
2019(9190)
2018(9078)
2017(15853)
2016(9108)
2015(10421)
2014(10585)
2013(10047)
2012(9486)
2011(8275)
2010(8667)
2009(7766)
2008(7700)
2007(6892)
2006(5898)
2005(5298)
作者
(25362)
(21113)
(20698)
(20188)
(13281)
(9911)
(9548)
(8179)
(8014)
(7726)
(7230)
(7212)
(6965)
(6889)
(6846)
(6332)
(6190)
(6087)
(5980)
(5947)
(5332)
(5159)
(5020)
(4921)
(4790)
(4675)
(4662)
(4587)
(4410)
(4380)
学科
管理(30781)
(28284)
经济(28240)
(24518)
(21247)
(17955)
企业(17955)
财政(14597)
(12044)
中国(11213)
(10558)
(10161)
(9458)
财务(9426)
财务管理(9375)
(9291)
企业财务(8945)
(8656)
方法(8363)
(8294)
地方(7974)
国家(7912)
土地(7894)
数学(6785)
数学方法(6723)
工作(6301)
理论(6215)
体制(6183)
(6158)
制度(6157)
机构
大学(118038)
学院(117965)
研究(43270)
(42121)
管理(41300)
经济(40989)
理学(34211)
理学院(33756)
中国(33651)
管理学(33179)
管理学院(32929)
(32915)
科学(26780)
(26311)
(22782)
(22135)
财经(20668)
(20419)
研究所(19987)
中心(19707)
(18693)
业大(17523)
农业(17243)
(16535)
(16384)
北京(16345)
(16055)
师范(15854)
(15352)
财经大学(14904)
基金
项目(75385)
研究(57398)
科学(57152)
基金(52024)
(45892)
国家(45473)
科学基金(37279)
社会(34700)
社会科(32636)
社会科学(32623)
(29952)
基金项目(26715)
教育(26248)
(25115)
编号(24592)
成果(22690)
自然(22466)
自然科(21898)
自然科学(21885)
自然科学基金(21462)
资助(20729)
课题(17916)
重点(17161)
(16458)
(15898)
(15672)
项目编号(15367)
(15120)
(14785)
(14537)
期刊
(53615)
经济(53615)
研究(39370)
中国(34750)
(32062)
学报(21500)
(20611)
科学(18087)
教育(17054)
大学(15944)
学学(14999)
管理(14620)
农业(13361)
财经(11021)
(10604)
金融(10604)
(9466)
经济研究(8889)
(8766)
财政(8766)
技术(8714)
图书(8453)
会计(8260)
业经(8040)
财会(7543)
(7136)
问题(6715)
书馆(6511)
图书馆(6511)
(6331)
共检索到198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玉波  
"后土地财政时代"是一种相对概念,指的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及土地资源(耕地)瓶颈约束,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不能再长久维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依靠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费收入及土地储备抵押融资收入维持地方支出的情形。在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面临两大困局,即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刚性与地方政府利益间的矛盾,其行为策略是以风险与破坏行为推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实现顺利转型,应引导地方政府向城市公共治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城镇化动力机制,赋予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发债权,征收物业税,约束地方政府风险与破坏行为,完善农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井万  曾海鹰  
本文认为,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关键。作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一般方向,转轨经济国家财政体制转变的教训和启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财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平  
从地方本级财政缺口、土地出让金收益及地方债务投资项目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了分析、梳理,指出由于地方官员晋升机制的影响、中央政府在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三方博弈中的弱势以及相关制度的滞后,导致地方政府缺乏主动偿债动机。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展趋势极有可能是进一步向中央财政转移。因此,必须通过做大做强地方财政能力、弥补相关制度缺失等途径,来谨防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中央财政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平  
地方财政不可持续会危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而影响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而,需要科学地评估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地方债务的可持续性分析与中央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有所区别。本文应用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依据我国相关数据进行了基准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显示:保证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必须依靠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和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等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国相  
一、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财政的职能取决于政府的职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有两方面:一方面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保发展”,即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的灵活运用,弥补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不足,纠正市场自发调节的弊端,调控市场经济运行,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市场,国家财政只能起补充的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市场自主配置的能力也是不同的。由于我国还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玲  周大研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收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状况 ,在分析制度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构想 ,并对如何完善地方公共财政管理进行了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春玲  
我国政府职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行使的。自实施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份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中观调控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决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希岩  
对中国目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目标具有多重性,包括所在地区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中央政府的满意程度等(李军杰、钟君,2004),以L代表地方政府,T代表地方政府税收,C代表中央政府的满意度,E代表地方民众的满意度,则地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安众  
在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期,公共财政体系要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符合财政预算的范围、结构和方法,充分体现和满足公共需要,也要服从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和方向相适应,并与我国国情和财力水平相适应。它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直接办企业,对企业进行直接微观干预,既当社会管理者又当生产经营者的“生产型财政”有着本质性区别。这种转变对地方财政提出了新的课题。要实现地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关于建立公共财政的探讨,可以说理论先于实践。90年代中期就有人撰写文章,说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搞公共财政。但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概念之争上,还没有深入到怎样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目前实践在发展,客观要求理论界逐步深化对公共财政的研究,当务之急是要考虑从何处入手把公共财政体系的框架搭起来。 安徽省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改革卓有成效。我们要搞公共财政,那么究竟从什么地方入手,该怎么办,是否需要有从点到面的试验阶段。在这方面,安徽的改革确实给人以启发,对全国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系都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颖  
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 ,针对我国现阶段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从行政管理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科技事业支出三个方面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做了简要分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唐会忠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财政审计在规范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中心,坚持科学审计、民本审计、责任审计、文明审计理念,注重增强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建设性,依法全面履行财政审计监督职责,在规范政府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