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7)
- 2023(11004)
- 2022(9320)
- 2021(8537)
- 2020(6795)
- 2019(15446)
- 2018(15187)
- 2017(28671)
- 2016(15028)
- 2015(17225)
- 2014(17173)
- 2013(17316)
- 2012(16900)
- 2011(15948)
- 2010(16453)
- 2009(15609)
- 2008(14779)
- 2007(13084)
- 2006(12235)
- 2005(11559)
- 学科
- 济(91365)
- 经济(91294)
- 管理(40048)
- 业(38724)
- 企(29382)
- 企业(29382)
- 中国(28197)
- 方法(27667)
- 地方(25264)
- 数学(24189)
- 数学方法(24065)
- 农(20653)
- 业经(18228)
- 贸(16871)
- 贸易(16855)
- 易(16315)
- 地方经济(15952)
- 融(14893)
- 金融(14893)
- 学(14567)
- 制(14560)
- 银(14366)
- 银行(14355)
- 行(14114)
- 农业(14107)
- 财(13908)
- 发(13671)
- 环境(12681)
- 策(11341)
- 和(10940)
- 机构
- 大学(230553)
- 学院(230517)
- 济(114764)
- 经济(112811)
- 研究(92541)
- 管理(82457)
- 中国(72198)
- 理学(68839)
- 理学院(67946)
- 管理学(67179)
- 管理学院(66695)
- 京(50598)
- 科学(50377)
- 财(49226)
- 所(47244)
- 研究所(42313)
- 中心(39274)
- 财经(38411)
- 经济学(37376)
- 江(35059)
- 经(34931)
- 农(33698)
- 北京(33656)
- 经济学院(33313)
- 院(32665)
- 范(32119)
- 师范(31880)
- 科学院(28329)
- 财经大学(28247)
- 州(27991)
- 基金
- 项目(139721)
- 科学(111227)
- 研究(106176)
- 基金(102606)
- 家(88456)
- 国家(87732)
- 科学基金(74235)
- 社会(71649)
- 社会科(68182)
- 社会科学(68170)
- 基金项目(52128)
- 省(51545)
- 教育(47550)
- 划(43984)
- 自然(43143)
- 资助(42845)
- 自然科(42125)
- 自然科学(42114)
- 自然科学基金(41403)
- 编号(41101)
- 发(36979)
- 成果(34879)
- 部(32500)
- 重点(32013)
- 发展(31085)
- 国家社会(30893)
- 展(30589)
- 课题(30361)
- 中国(29259)
- 教育部(28474)
- 期刊
- 济(141495)
- 经济(141495)
- 研究(82198)
- 中国(52891)
- 管理(35411)
- 财(35331)
- 农(33028)
- 科学(31395)
- 学报(30044)
- 融(27630)
- 金融(27630)
- 教育(25048)
- 经济研究(24312)
- 大学(23663)
- 农业(22789)
- 学学(22002)
- 业经(20754)
- 财经(20658)
- 技术(20240)
- 问题(18313)
- 经(18166)
- 贸(17251)
- 国际(16307)
- 世界(16241)
- 技术经济(13279)
- 业(12909)
- 经济问题(11451)
- 现代(11075)
- 统计(11049)
- 经济管理(11045)
共检索到382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经济和大国经济三个视角,理性地对中国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浓缩式解读。通过归纳,我们寻找到了根植于中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本质的三对关系。立足于对三对关系的剖析,发现了危机后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对它的发现也宣告了中国旧有的增长模式确实走到了历史尽头。在此基础上,思索出解决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及其实现手段,最终得出了后危机时期发展中国经济的基本战略取向。
关键词:
后危机时期 中国经济 战略取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大志
在全球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发展周期重建、发展模式转换、产业转移格局调整以及区域重心迁移等全球形势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战略、区域发展格局、要素供给结构和内外市场环境等多个角度考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转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树清
如果说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它从一开始就重视中长期问题,而不是以短期分析为中心,虽然所使用的方法和所形成的结论颇值得反省。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们关心中长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统,因为他们最熟悉的范畴是计划,而且是“五年计划”。但是,他们也确实有客观的理由去特别注意中长期问题,因为中国经济是一个处于剧烈发展变动中的经济,而且是一个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因此,即使从完善短期分析的角度着眼,也势必需要重视中长期因素。我们曾经遇到过的大量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那些令人困惑不已的问题,都有着深刻的中长期发展的背景。只有明确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条件和态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后危机时代 战略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进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件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变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解决这些重大课题,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经济战略性转型,加快增长模式战略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经济战略性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彭涛
本文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超前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若干看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结构调整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将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雅莉,陈立军
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呼唤着智能型城市的建设。智能型城市是以系统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的知识中心城市,它使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突出特色。智能型城市的框架模式表现为其特有的经济、社会和市民特点;其功能特征表现为信息、教育、科技和智能四大中心作用。它是我国发展新阶段城市化的最新特征,特别是大城市化的基本战略取向。
关键词:
智能型城市 知识经济 城市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而其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影响则是直接且深远的。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国家政策的选择等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立坚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去年8月份为止是危机的第一阶段,它主要表现为欧美国家局部的次贷危机),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尽早着手考虑"后危机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慕海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兴荣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原有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及利益分配。东亚经济体主要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再平衡中面临外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抬头和区域合作主导权争夺加剧等诸多挑战。作为东亚最大经济体,中国还面临TPP对中国东亚战略带来的冲击。从中长期战略选择来看,中国有必要对内调整产业结构,对外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通过FDI或加入区域协定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再平衡。
关键词:
经济再平衡 东亚经济 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李海兵
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主要涉及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未来展望、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判断、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对策五个方面,反映了当前对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最新探索。
关键词:
后危机时期 中国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秀丽
以创新、创业、创造为核心的创业型经济是由新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体制变革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其快速发展。世界金融危机为中国发展创业型经济带来了机遇。后危机时代,创业型经济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就业的必然选择。中国应从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创业体系、培育创业型企业、打造创业文化、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对策,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创业型经济 中国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