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8)
- 2023(7874)
- 2022(6692)
- 2021(5892)
- 2020(4879)
- 2019(10601)
- 2018(10497)
- 2017(18887)
- 2016(9772)
- 2015(10773)
- 2014(10607)
- 2013(10338)
- 2012(9555)
- 2011(9096)
- 2010(9635)
- 2009(9447)
- 2008(8319)
- 2007(7171)
- 2006(6639)
- 2005(6131)
- 学科
- 济(61949)
- 经济(61909)
- 管理(26696)
- 业(21182)
- 企(17596)
- 企业(17596)
- 方法(17261)
- 地方(16666)
- 数学(14678)
- 数学方法(14530)
- 中国(13462)
- 地方经济(12273)
- 学(11433)
- 业经(11294)
- 农(10646)
- 财(9110)
- 融(8848)
- 金融(8847)
- 制(8239)
- 环境(7750)
- 理论(7662)
- 贸(7637)
- 贸易(7631)
- 经济学(7307)
- 易(7281)
- 农业(7278)
- 银(7259)
- 银行(7252)
- 和(7249)
- 行(7053)
- 机构
- 学院(144866)
- 大学(143892)
- 济(68789)
- 经济(67484)
- 研究(54012)
- 管理(51067)
- 理学(43333)
- 理学院(42810)
- 管理学(42045)
- 管理学院(41765)
- 中国(40202)
- 科学(30028)
- 财(29804)
- 京(29370)
- 所(27157)
- 研究所(24299)
- 财经(23325)
- 中心(23141)
- 经济学(22384)
- 江(21802)
- 经(21075)
- 范(20152)
- 师范(19997)
- 经济学院(19713)
- 院(19229)
- 农(18944)
- 北京(18760)
- 州(17244)
- 财经大学(17085)
- 业大(16957)
- 基金
- 项目(89305)
- 科学(70119)
- 研究(68015)
- 基金(64029)
- 家(54571)
- 国家(54132)
- 科学基金(46201)
- 社会(44945)
- 社会科(42589)
- 社会科学(42577)
- 省(34766)
- 基金项目(32732)
- 教育(31263)
- 划(28610)
- 编号(27765)
- 自然(27276)
- 自然科(26602)
- 自然科学(26595)
- 自然科学基金(26078)
- 资助(26007)
- 成果(23021)
- 发(20962)
- 重点(20451)
- 课题(19577)
- 部(19540)
- 国家社会(18615)
- 创(18287)
- 性(17492)
- 发展(17439)
- 教育部(17342)
共检索到232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由日本亚洲现代经济研究所、札幌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日经济问题前沿论坛"后危机时代下的东亚经济动向"于2011年1月8日在日本北海道举行。中日学者共40余人出席会议。学者们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世界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仍然充满多种不确定性的现实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邱斌 高波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东南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国际经济评论》与China&World Economy编辑部协办,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1-22日在东南大学举行,探讨了金融危机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新波
在世界经济乍暖还寒、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威胁的形势下,出席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同期增长的中外经济学家,围绕"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可持续繁荣"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多数专家认为,目前的通胀是可控的,并不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趋势但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短期政策目标必须以控制通胀作为重中之重,把控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而中长期则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从依赖出口和投资转变为依赖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中国经济 可持续繁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静 陈丽丽
文章通过分析东亚地区的经济数据,发现随着中国对东亚生产网络的不断融入,零部件、半成品和资本品的贸易得到迅速增长,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不断提升,并且主要从事产品分工的中后期环节。另外,在同东亚地区的贸易形式上,中国表现出了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尤其是在中间品和资本品类别中。通过对GL指数建立计量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同东亚区域内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科技水平差异以及经济自由度的差别,与其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并且,国家或地区经济自由度的影响作用很大,故从制度方面加快区域内部自贸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金
在"后危机时代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亚洲经济合作与创新论坛"上,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危机对经济金融理论发展的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亚洲经济合作与创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珠 蒋海 张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涛 李燕 黄鲁成
经济危机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对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更有我们值得把握的机遇,尤其在科技、知识方面的机遇更是如此。文章从三个方面总结国内外后危机时代的知识溢出研究的相关文献,认为我国在后危机时代促进不同渠道的知识溢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知识溢出 溢出渠道 研究综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文全 陈文婷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海啸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控制和战略转型问题。不过,金融危机也为新兴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条件。对于经历过1997年金融危机阵痛的东亚地区而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在此次金融—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其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如何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问题,也包括作为世界新兴经济的主导者,如何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经济未来的持续成长和世界经济格局的优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综述了两次以金融危机下东亚经济复苏与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讨论,对金融危机的产生机理、企业和国家的风险控制和发展战略进行重新认识,并强调指出,东亚地区要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红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孟波 许坤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所取得的规模是惊人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创新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部分学者开始讨论其对金融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学者关于金融创新在生产力、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和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最新的观点,论证其悖论的含义及体现。然后,从金融产品、系统风险、金融立法与完善市场等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学术界与实务界对金融创新监督管理和合理使用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对于化解金融创新"悖论"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馨 雷根强 童锦治 王艺明 张铭洪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卢宁 冯根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大卫·利普顿 司马亚玺 闵子殷
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产率增长的下降可能导致处于稳定水平的经济增长的下降,这本身就可能增加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下行压力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高级别政策制定者们共同讨论了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近十年后的宏观经济展望;二是发达经济体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长期低利率;三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政策挑战和转变及其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欣
分权式改革带来的非一体化市场逐渐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危机爆发凸显区域专业化与风险分散之间的矛盾。本文着重从一体化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的途径。研究表明,高度专业化的区域经济在更广阔的区域市场中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充分发挥溢出效应,促进区域经济收敛。在俱乐部趋同存在的条件下,东部地区受专业化和外资水平影响较大,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人口聚集和一体化市场下的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