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0)
- 2023(10825)
- 2022(9188)
- 2021(8687)
- 2020(7435)
- 2019(16798)
- 2018(16419)
- 2017(32349)
- 2016(17200)
- 2015(19208)
- 2014(19140)
- 2013(18920)
- 2012(17802)
- 2011(15885)
- 2010(16587)
- 2009(16313)
- 2008(15787)
- 2007(14534)
- 2006(13290)
- 2005(12500)
- 学科
- 济(62218)
- 经济(62149)
- 管理(53139)
- 业(52379)
- 企(42218)
- 企业(42218)
- 银(35873)
- 银行(35728)
- 行(34042)
- 融(32036)
- 金融(32036)
- 中国(28922)
- 财(27445)
- 制(26076)
- 方法(25935)
- 数学(23189)
- 数学方法(22959)
- 农(18249)
- 务(16734)
- 财务(16692)
- 财务管理(16648)
- 企业财务(15874)
- 度(15472)
- 制度(15467)
- 贸(14799)
- 贸易(14781)
- 业经(14736)
- 易(14311)
- 地方(13847)
- 业务(13543)
- 机构
- 学院(235443)
- 大学(234589)
- 济(103185)
- 经济(100721)
- 管理(90288)
- 中国(78949)
- 研究(77093)
- 理学(74373)
- 理学院(73665)
- 管理学(72764)
- 管理学院(72285)
- 财(60980)
- 京(49379)
- 财经(45253)
- 经(40952)
- 中心(40152)
- 银(39868)
- 科学(39284)
- 银行(38330)
- 所(38083)
- 江(37834)
- 行(35868)
- 财经大学(33780)
- 农(33578)
- 研究所(33026)
- 融(32842)
- 经济学(32841)
- 北京(32422)
- 金融(32266)
- 州(31614)
- 基金
- 项目(136930)
- 科学(107311)
- 研究(106613)
- 基金(99216)
- 家(82754)
- 国家(81999)
- 科学基金(70838)
- 社会(68020)
- 社会科(64561)
- 社会科学(64545)
- 省(52234)
- 基金项目(50648)
- 教育(48696)
- 编号(44388)
- 划(43498)
- 资助(42875)
- 自然(42603)
- 自然科(41600)
- 自然科学(41585)
- 自然科学基金(40858)
- 成果(39007)
- 部(31790)
- 课题(30742)
- 重点(30322)
- 性(29796)
- 发(29152)
- 创(28529)
- 项目编号(28230)
- 教育部(28179)
- 制(28128)
共检索到398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畅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特殊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的产物,是后危机时代关注的焦点。为有效应对2008年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组建各类融资平台机构,进行大规模的融资活动。如此快速的巨额融资规模增长,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也对银行业经营风险形成显著的潜在压力,导致政府信用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急剧放大,引起了学术界、监管当局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建立了政府偿债能力、偿债意愿、借款主体、项目本身、行业投向以及宏观经济6个风险信息维度,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评分体系,采用国际通用评级主标尺,全方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项目的信贷风险进行识别、度量、监测和控制,为我国商业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若微 原鹏
若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影响商业银行效率提高作为切入点,并借助Tobit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就可发现: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与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效率在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效率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这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虽然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较高收入,但同时会挤出私人贷款,制约银行业务多元化,增加银行风险管理成本,最终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效率,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费玉娥 孙洋
目前,银行整体保持稳健运行态势,但信贷发展的长期性、集中性特质,使其风险暴露有一定的时滞性。特别是应对危机过程中激增的信贷风险已凸现,其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隐患巨大。本文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现状,分析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担保,而银行在利益驱使下盲目跟进,信贷风险集聚和放大的现实,进而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颖
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拟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阐述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成因、风险及化解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昕
改革开放以来项目融资模式进入我国,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不够成熟等原因,融资模式受到了限制。本文就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业务中面对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项目融资 风险防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光华
2010年开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以来,各地平台贷款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根据对全国平台贷款数据的压力测试以及对东北某省数据的调查分析,全国平台贷款的风险在总体上是可控的,但因平台贷款形成机制的特殊性,使得表面平静的平台贷款背后中仍隐藏了很多风险点。只有从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抑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推动地方融资模式创新角度出发,在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和治理中引导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关键词:
政府融资 平台贷款 贷款风险 风险监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申博文
土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土地为担保标的物或者明确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对贷款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探讨缓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融资平台 贷款风险 土地视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明
近年来,银行贷款成为景德镇市辖内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筹资渠道。"财政信贷化"存在着抵押担保资产不足、行政干预过多、运作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挤压民间投资等问题,这些潜在的风险隐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造成威胁,亟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防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尹兆君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在刺激经济回升和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平台贷款规模增长过快、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形成了一定的财政金融风险隐患。为此,各商业银行于2010年6月起开始推进平台贷款的治理整顿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平台贷款风险整体可控。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总量仍然偏大,部分地区风险突出,相关风险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强化平台贷款风险管理,应多管齐下,着力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地方政府发债权力,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来源,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规范,强化金融监管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郝绮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在对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因其运行所带来的风险问题,而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分析平台贷款的现状,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角度剖析了平台贷款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从新增及存量平台贷款等角度提出了防范平台贷款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建军
近年来,地方政府借助于融资平台,实施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银行通过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了较高的综合收益,实现了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融资规模大,借款期限长,风险具有隐蔽性,且贷款往往来自多家银行,单个银行难以通过信贷审查控制风险,一旦发生违约,波及面甚广,存在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当前,银行必须加强认识,重点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尚梅 史宏梅 杜华东
地方政府作为大股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存在掏空行为,会影响银行的信贷结构和经营绩效。本文选取2005-2010年的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证实了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地方政府掏空现象并探寻了掏空渠道。研究发现:融资平台占贷比例与地方政府控股权显著正相关,与地方政府控股能力无关;融资平台占贷比重增加会提高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降低银行绩效。地方政府控股导致的城市商业银行与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表明融资平台信贷是地方政府的掏空渠道。本文最后提出通过规范城商行治理结构、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以及完善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等措施来减小地方政府在地方金融体系发展中的负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晓蕾
政府平台是指政府出资设立,经过政府授权,享有项目建设开发、经营管理、对外融资权利的主体,其融资的资金投向服从于政府隐性的行政指令,其融资的偿还往往依托于政府的信用、资源和实力。2008年,北京市各区县财政实力逐年增长,体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区县间资源、人口以及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形成了一定的财力差距。2009年以来,各家银行加大了对政府平台项目信贷业务的支持力度,也对相关业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针对政府平台信贷业务目前所存在的风险点,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风险管理力度的措施。
关键词:
政府平台 隐性担保 过度负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建林
在2012年银行业新出现的不良贷款中,尤其是各方重点关注的"老三样"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由于一些小企业资金链紧张和断裂而出现较高不良率。另外,与国内经济下行和出口不振有关的行业,如钢铁、有色、水泥、航运、光伏、造船、纺织等,其贷款都出现了较高不良率。而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看似已经平稳过冬,没有大面积的不良,"狼"似乎没有来。但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我看未必,本文仅就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问题作一分析。2012年平台贷款没出现大面积不良的原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