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0)
2023(5444)
2022(4702)
2021(4303)
2020(3606)
2019(8071)
2018(8088)
2017(13408)
2016(7586)
2015(8669)
2014(8736)
2013(8304)
2012(7998)
2011(7337)
2010(7768)
2009(6995)
2008(7013)
2007(6543)
2006(6205)
2005(5633)
作者
(22500)
(18846)
(18735)
(18003)
(12042)
(9145)
(8515)
(7228)
(7063)
(6967)
(6468)
(6443)
(6349)
(6104)
(5930)
(5913)
(5738)
(5444)
(5416)
(5401)
(4852)
(4715)
(4610)
(4403)
(4351)
(4309)
(4287)
(4215)
(3914)
(3717)
学科
(28107)
经济(28074)
管理(24163)
(16839)
(13669)
企业(13669)
地方(11643)
环境(10811)
中国(10023)
(9653)
(8229)
方法(7495)
(7424)
(7217)
业经(7118)
(6794)
农业(6206)
数学(5739)
教育(5728)
(5662)
数学方法(5596)
地方经济(5452)
(5270)
银行(5260)
理论(5099)
(5075)
(5070)
规划(4952)
资源(4897)
(4888)
机构
大学(103263)
学院(103101)
研究(39089)
(36541)
管理(35517)
经济(35372)
中国(30888)
理学(28399)
理学院(27984)
管理学(27413)
管理学院(27209)
科学(24606)
(23838)
(19939)
(19794)
中心(19202)
(19136)
(18160)
研究所(17633)
(16590)
师范(16451)
(15888)
(15275)
北京(15217)
业大(14834)
(14818)
农业(13787)
财经(13530)
师范大学(13191)
技术(12762)
基金
项目(65137)
科学(49883)
研究(49642)
基金(44177)
(38982)
国家(38607)
科学基金(32068)
社会(29914)
社会科(28079)
社会科学(28070)
(26292)
基金项目(22893)
教育(22848)
(22440)
编号(21155)
自然(20158)
自然科(19518)
自然科学(19509)
自然科学基金(19114)
成果(18477)
资助(17575)
课题(16069)
重点(15472)
(14869)
(13549)
(13425)
(12957)
项目编号(12385)
科研(12278)
创新(12218)
期刊
(50421)
经济(50421)
研究(33626)
中国(30481)
教育(18933)
学报(16993)
(16902)
(15748)
科学(14917)
管理(14386)
大学(12610)
(11839)
金融(11839)
学学(11116)
农业(10862)
图书(10805)
技术(10079)
书馆(8660)
图书馆(8660)
业经(8077)
资源(6972)
财经(6644)
经济研究(6599)
问题(6484)
(6098)
(6070)
论坛(6070)
(5852)
职业(5786)
(5547)
共检索到18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万民  李云燕  
为提高三峡库区城镇后续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在总结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库区面临的移民居住环境较差、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突出等问题,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内容,建立了"城镇总体空间格局优化—移民住区品质提升—城镇建设生态与安全保障"多层次性的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思路。从"时间—空间—人文"三位一体的视角,探讨了库区人居环境变化的核心驱动力机制,为库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靖塬  
阐释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的内涵与意义,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地区的调研,发现该区域生态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环境脆弱、建成环境污染、建设资源困境、清洁能源问题、乡土文化流失等客观问题,并从理论体系、方法路径、规划模式、技术路径、文化保护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展开思考,以期推动重庆三峡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探求人与环境的和谐之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才惠莲  
水环境生态补偿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手段之一。从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和法律架构两方面对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立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磊  吴炳方  袁超  朱亮  王鹏  周月敏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分析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城镇发展类型、时空过程,揭示库区城镇变化的驱动力,探索了城镇扩展与人口城镇化关系,研究城镇环境变化特征。三峡库区城镇规模发展不均衡,库尾城市规模庞大,库中、东部区县级城市规模较小,而乡镇的比例占城镇面积24%;在过去15a中,建城区规模扩大172%,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发展水平72%;三峡库区城镇规模扩大的同时,东西城镇规模差距逐步缩小,三峡工程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发展以侵占了优质耕地资源为代价,耕地占城镇变化83%;城镇用地变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城镇空间发展快于人口城镇化过程,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及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在2007年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崇举  
本文从长江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出发,在研究了城镇功能与第三产业的关联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峡库区恢复、重建,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必须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思路与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康新  杨家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磊  董立新  吴炳方  周万村  
介绍利用定量遥感监测手段,开展10年间三峡库区土地覆盖监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在1 50 000尺度下划分38类土地覆盖类型,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和模糊判别的手段开展土地覆盖的信息提取。通过监测分析,三峡库区在2002年耕地总量占总面积43.93%,森林面积占29.03%,与1992年对比,耕地面积减少1.13%,森林面积减少0.13%,灌木林增加了0.58%。影响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是城市扩展、库区移民、生态环境政策等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淑娴  彭毅  
湖北省秭归县因其位于三峡库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本文对秭归县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做了简单介绍,从中总结出了秭归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秭归县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等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县内龙头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及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将秭归县的农村地区建设成为富裕、文明、民主的新型农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科  韩毅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是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发展轴线。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其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既关系到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实施和重庆市、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也关系到库区能否就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从而实现经济腾飞。但由于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要素聚集能力不足、移民安稳致富压力较大,而且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其产业发展面临高于一般地区的生态环保要求,对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形成较大障碍。因此,应通过加强库区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库区重要节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帮全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资金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短缺,经济运行的体制成本高。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库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优化投资环境,重视培育库区腹地经济增长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博  
水价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杠杆。本文从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三峡库区水资源分布的现状及其定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峡库区水价形成的原则。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建立合理的三峡库区水价形成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光亚  王荣  
三峡库区物价的总体走势及宏观调控思考钟光亚王荣三峡工程被列为我国当前最大的建设项目,位于当今世界五大超级工程之首。三峡库区处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可以说处于一种封闭落后的状态,相应库区物价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上。伴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开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顺克  
奉节“白帝城”位于三峡库区集聚贫困地区的腹地、是典型的“富饶的贫困”地区 ,由于受到地形环境、交通设施的水平限制和行政区域的分割 ,形成了三峡地区腹地典型的“鞭长莫及”的贫困地区 ,社会及经济发展缺少大中型城市的辐射作用。因此 ,建立“白帝城”地级市 ,形成新兴城镇网络体系 ,是调整库区腹地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实现库区生产力布局科学化、促进当地资源深度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富饶的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 ,为此 ,提出了加深认识是前提 ,科学规划是条件 ,联动开发是途径 ,行政整合是力量 ,政策倾斜是保障 ,产业调整是动力等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达源  任朝霞  何太蓉  葛兆帅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 ,三峡库区的发展基础发生变化 ,库区的产业结构必然地要有所调整。百万移民促进新的城镇体系的建立。加入WTO对三峡库区的发展产生新的冲击 ,库区产业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以大力发展林业为主 ,其次加强牧业的发展 ,再次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加强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同时要合理调整城镇体系。根据三峡工程和入世对库区的影响 ,提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 ,立体开发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商品率 ,确保经济的发展 ;(2 )提高人才素质 ;(3)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4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强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树伟  
三峡库区地处三峡水库周边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区域。目前,三峡库区主体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但是库区后续发展将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生态屏障功能亟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消落区治理、污染物排放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库区移民与水土流失问题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未来三峡库区发展的方向是: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落实移民扶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