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4)
- 2023(9952)
- 2022(8504)
- 2021(7982)
- 2020(6729)
- 2019(15069)
- 2018(14839)
- 2017(28137)
- 2016(15316)
- 2015(16939)
- 2014(16729)
- 2013(15986)
- 2012(14456)
- 2011(12881)
- 2010(12471)
- 2009(11041)
- 2008(10360)
- 2007(8799)
- 2006(7416)
- 2005(6362)
- 学科
- 济(61347)
- 经济(61282)
- 管理(41883)
- 业(37460)
- 企(30262)
- 企业(30262)
- 方法(29108)
- 数学(26557)
- 数学方法(26145)
- 农(16245)
- 地方(16115)
- 中国(15436)
- 财(15107)
- 业经(12263)
- 学(11568)
- 农业(11133)
- 制(10555)
- 环境(10150)
- 贸(9451)
- 贸易(9443)
- 和(9296)
- 易(9148)
- 地方经济(9133)
- 务(9098)
- 财务(9062)
- 财务管理(9036)
- 银(8726)
- 银行(8707)
- 技术(8701)
- 理论(8655)
- 机构
- 学院(200187)
- 大学(199939)
- 济(80011)
- 管理(78948)
- 经济(78349)
- 理学(68929)
- 理学院(68162)
- 管理学(66830)
- 管理学院(66427)
- 研究(65055)
- 中国(48305)
- 京(40831)
- 科学(40813)
- 财(35918)
- 农(32780)
- 中心(32455)
- 所(30822)
- 业大(30509)
- 江(30412)
- 财经(28953)
- 范(28799)
- 师范(28497)
- 研究所(28433)
- 经(26535)
- 农业(25623)
- 经济学(24919)
- 北京(24758)
- 院(24422)
- 州(23791)
- 师范大学(23072)
- 基金
- 项目(147440)
- 科学(117895)
- 基金(108070)
- 研究(106932)
- 家(95187)
- 国家(94430)
- 科学基金(82016)
- 社会(68626)
- 社会科(65229)
- 社会科学(65215)
- 省(58234)
- 基金项目(57302)
- 自然(53865)
- 自然科(52680)
- 自然科学(52667)
- 自然科学基金(51694)
- 教育(51052)
- 划(49911)
- 资助(43510)
- 编号(42871)
- 重点(33977)
- 成果(33656)
- 部(32802)
- 发(32661)
- 创(31178)
- 课题(29672)
- 创新(29253)
- 国家社会(29031)
- 科研(28994)
- 教育部(28406)
共检索到286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超海
县域教师流动既要适应市场环境,也需嵌入政策环境。市场化的职业流动中,农村教师基于人力资本、个人努力等,通过超越同校教师、坚持学业至上等力争上游达成强教育绩效实现向上流动,转变为县城学校骨干教师。政策激励下教师的轮岗流动中,进城农村教师基于个体处境、职业发展等,重返农村教学现场,通过扶持农村教师、恪守安全第一等合规做法和弱教育绩效完成轮岗交流。农村教师进城再返乡这“一进一退”的循环流动中呈现了不同的行为面向和社会后果。市场逻辑下的“个体—自主”流动解决了教师的个人发展问题,却加剧了县域内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政策逻辑下的“集体—组织”流动平衡了县域内教育资源的空间配备,却出现了教育治理“空转”的新问题。
关键词:
政策激励 县域轮岗教师 循环流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姗姗 黄海涛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实现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基于政策场域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遴选了我国东、中、西部各一个县作为案例样本,通过对三县教师轮岗政策响应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教师轮岗政策存在积极响应、规避响应和妥协响应等多种县域响应样态,部分县域政策响应成效仍差强人意,全员化、常态化的教师轮岗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完善。当下,为激发新一轮县域教师轮岗政策活力,亟待强化顶层设计、加大监督力度、协调主体利益、扩大教育联盟,以缩小县域差异。
关键词:
教师轮岗 政策响应 政策场域 案例比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司晓宏 杨令平
师资力量配置失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掣肘,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西部地区县域已初步建立起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在实施中面临着利益相关者政策认同不统一、体制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与矛盾。西部地区县域欲更加有效地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亟待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对交流轮岗政策的认同度,完善制度设计、健全运行机制,提供配套经费、强化激励措施,深化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西部县域 教师交流轮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工作措施,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为实现上述目标,教育部将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菊艳 卢乃桂
"能量理论"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提供新思路。在"能量理论"的思路下,若想实现其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初衷,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应思考如何实现流动教师身上所拥有的"能量"流动,并依靠教育机制建设等力量把个人"能量"增强,以及促进这些能量在整个教育共同体乃至社群层面进行凝聚、沉淀、扩散与增长。能量并不限于个人范围内,还包括集体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机会。依托"能量理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的理想状态是参加流动的校长及教师自主加入流动队伍,他们的能量亦能流动到流入地。实现能量的自由流动,扩充流动校长和教师自由发挥其能量的机会,教育领导力可作为切入政策实施层面的一种思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佳 叶菊艳 王健慧
以全国范围内5 238位教师及其中的909位交流轮岗教师为样本,考察向下流动、向上流动、同级流动三种不同轮岗的效果及其实现机制。结果表明,向下流动教师带动了流入校教师集体教学效能的发展,向上流动和同级流动教师的个体效能亦得到了增长,且前者的提升显著高于后者。三类教师对轮岗效果的自我报告均显著高于流入校教师的评价。轮岗教师对其在流入校的工作较为满意,其中同级流动教师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向上和向下流动教师。向下流动教师的轮岗意愿通过轮岗教师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上的工作参与,间接促进流入校教师集体效能提升;直接且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参与和工作适应间接促进其工作满意度。向上流动教师的轮岗意愿直接且通过其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上的工作参与间接提升其教学效能;直接且通过其在学校发展上的工作参与,间接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同级流动的教师直接且通过其在学校发展上的工作参与和工作适应间接提升其教学效能及工作满意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宋晓明
本文基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产业结构的城镇化响应系数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证明县域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绝对推动县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也没有有效引致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步,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没有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与全国层面对比,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合理化程度低,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整体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是推动县域经济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协调分析 县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宋晓明
本文基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产业结构的城镇化响应系数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证明县域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绝对推动县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也没有有效引致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步,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没有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与全国层面对比,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合理化程度低,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整体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协调分析 县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市教师新学年将开始进行区域内轮岗,使区域内各校共享优质教师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虑到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方便,教师轮岗将首先从区域内开始,教师从A校流动到B校,距离不会太远。按照市教委的设计,轮岗将不同于短期支教,各区必须保证时间周期,使优秀教师的作用能够固化在轮岗学校。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美
韩国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教师轮岗制度是韩国政府为了破解因教师扎堆于经济发达地区而导致城乡师资配置失衡、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过大等难题,而制定的均衡配置优秀教师资源的制度,也是韩国促使教育优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韩国教师轮岗制度实施70年以来,实现了全员化、全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成效显著。韩国教师轮岗制度在均衡城乡师资配置、实现师资力量动态平衡和促进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譬如在新聘教师与轮岗教师岗位配置结构的合理化、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爽
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师轮岗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核心价值诉求已经发生变化,“补偿”取向下目标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错位,“公共善”与“个体善”的非平衡态使得教师轮岗行为功利化,主要行动者是个体而非组织影响了轮岗教师的作用发挥和可持续发展。从组织学习视角分析教师交流轮岗,其根本目的是一种价值立场的转换,即从关注教师的基本属性,并将之作为教育资源而关注其配置情况,转换为关注教师在轮岗后作用的发挥、个体的专业发展、团队总体育人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多个层面的表现,后者更趋近于交流轮岗的“初心”。因此,教师轮岗涉及个体、团队、组织和跨组织多个层面的互动和知识转换,在个体层面,要谋求“公共善”与“个体善”的动态平衡;在团队层面,要通过小组学习形成共享认知和情感联结;在组织层面,从动态交流中实现整体优化;在跨组织层面,指向生态优化的公共教育体系重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萍萍 黎万红
轮岗教师在流入校的参与形态深刻影响到教师发展与学校改进,是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实践共同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领域、互动关系以及参与形式三个维度诠释轮岗教师在流入校的参与现状。研究发现,同一片区内轮岗教师与流入校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轮岗交流过程中呈现出偏重和谐的同事关系与等级式互动关系;轮岗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主要存在边缘性参与、边界参与以及充分参与三种参与形式,其中以边缘性参与为主。
关键词:
轮岗教师 教师参与 实践共同体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佳 叶菊艳 王健慧
健全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以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是当前轮岗政策实施的关键。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要以激励教师主动流动,发挥教师能量,促进城乡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为目标。量化问卷调查发现,教师总体上较为愿意参与交流轮岗,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教师轮岗意愿受对轮岗的价值认识、流入校提供的资源、个体利益诉求及个体实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对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和轮岗教师的深度质性访谈发现,当前教师主要存在为寻求更大发展机会的主动轮岗、为评职评优进行的半主动轮岗、为满足职称要求的形式轮岗和为满足学校流动指标的被动轮岗四种轮岗行为。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应结合当地城镇化发展现状,设置多元交流轮岗路径,确保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稳定性;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交流轮岗;设置有效机制激励交流轮岗教师能量发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仲米领 于宝禄
“县管校聘”改革下教师交流轮岗政策为优化配置城乡教师资源提供了新的政策语境。城镇教师作为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对象契合了支教帮扶的流动目的,实际上农村教师也有流动需求,政策规约与流动实践中的教师诉求产生错位,政策对象单一化得以确证。城镇教师帮扶性流动与政策对象单一相互强化,压抑农村教师流动需求,忽略培植农村教师队伍内生力量,可能会消解政策实效。为切实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应精准识别政策对象,统筹兼顾城乡教师流动意愿,在支教帮扶流动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索委任指派型、富裕编制调整型、成长赋能型和自我发展型交流轮岗方式,以改进交流轮岗政策实施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文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应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刻画了中国2 283个县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县域尺度上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胡焕庸线"是重要分界线,东南半壁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半壁。(2)2000~2010年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变化明显,高度老龄化区域在沿海地区表现出"破碎化"特征,在内陆地区表现出连绵化特征;较高老龄化区域跨越了"胡焕庸线",在西北半壁大量出现;中度老龄化区域空间扩散明显,在兰新铁路沿线呈带状分布,在东北地区呈蔓延式扩散;低度老龄化区域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增强。(3)人口老龄化的增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与空间关联。总体上看,东北部分边境和内陆地区增长速度高于沿海地区,老龄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增长速度较慢,而水平较低的区域增长速度较快。(4)影响人口老龄化时空变化的首要因素是基期老年人口比重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更替,而人口流动也是影响区域人口老龄化格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空变化 县域尺度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田野考察
场域变迁中的冲突与调适——一项关于交流轮岗教师社会表征建构的质性研究
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经济发达县域的考察
农民工返乡创业何以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考察
轮岗教师领导力实施困境及其超越——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同乡与同业、传统与现代——上海糖商业同业公会的历史考察
大学教师流动与学术职业发展:基于对二战后的考察
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基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考察
县域数字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受益——基于宏微观数据的经验考察
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来自江苏宿迁的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