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9)
2023(17053)
2022(14630)
2021(13734)
2020(11322)
2019(25782)
2018(25573)
2017(48792)
2016(26497)
2015(29609)
2014(29365)
2013(28690)
2012(26842)
2011(24320)
2010(24813)
2009(22577)
2008(22004)
2007(19664)
2006(17647)
2005(15776)
作者
(76356)
(63274)
(62746)
(59700)
(40566)
(30225)
(28589)
(24672)
(24094)
(22866)
(21603)
(21458)
(20383)
(20332)
(19653)
(19569)
(18766)
(18536)
(18162)
(18058)
(15903)
(15689)
(15313)
(14568)
(14255)
(14217)
(14188)
(14089)
(12769)
(12586)
学科
(106113)
经济(106009)
管理(78179)
(75689)
(62404)
企业(62404)
方法(40945)
数学(34476)
数学方法(33977)
中国(32714)
(30729)
地方(28263)
业经(26010)
(25400)
(22585)
技术(22368)
农业(20789)
(20573)
(19562)
贸易(19543)
(18894)
(18789)
银行(18741)
理论(18397)
(18047)
(17555)
金融(17553)
环境(17252)
(17181)
(16678)
机构
学院(368822)
大学(367294)
(146675)
管理(145570)
经济(143245)
研究(129438)
理学(124345)
理学院(122918)
管理学(120853)
管理学院(120155)
中国(98062)
(80003)
科学(79599)
(68187)
(65314)
(59966)
研究所(58985)
中心(58613)
(57071)
业大(53736)
财经(52678)
北京(51515)
(51252)
师范(50810)
(47769)
(47601)
(46530)
农业(46327)
经济学(42107)
师范大学(40704)
基金
项目(246760)
科学(193974)
研究(184152)
基金(175683)
(152703)
国家(151319)
科学基金(129868)
社会(114129)
社会科(108052)
社会科学(108029)
(98281)
基金项目(93062)
教育(84558)
自然(83642)
(82364)
自然科(81643)
自然科学(81623)
自然科学基金(80137)
编号(76159)
资助(71686)
成果(62692)
(56532)
重点(55366)
(54228)
课题(53936)
(53396)
创新(49959)
项目编号(46490)
科研(46017)
国家社会(45901)
期刊
(170626)
经济(170626)
研究(114649)
中国(79797)
管理(57059)
(55296)
学报(55286)
科学(52459)
(50224)
教育(49625)
大学(42101)
学学(39220)
农业(38462)
(37534)
金融(37534)
技术(33973)
业经(29425)
经济研究(26511)
财经(24748)
问题(21523)
(21175)
图书(20708)
(20216)
科技(19752)
技术经济(18464)
理论(17750)
现代(17340)
(16683)
论坛(16683)
商业(16502)
共检索到568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亨明  朱剑峰  
文章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状况、影响"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东林  
合芜蚌试验区的建设,既是自主创新背景下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加速推进合芜蚌试验区的建设,有必要在政策层面建立支持体系,形成多方面的合力,为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政府财政支持区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虹冕  赵今明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安徽省16个地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分别利用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模型,测算并修正合(肥)芜(湖)蚌(埠)试验区的辐射范围。研究发现:合肥、芜湖两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辐射范围集中在皖中地区及沿江地区,蚌埠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明显。合肥、芜湖、滁州、安庆、六安等城市辐射范围相互重叠,阶段性形成以合肥市为区域核心的蛛状城市群网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虹冕  赵今明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安徽省16个地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分别利用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模型,测算并修正合(肥)芜(湖)蚌(埠)试验区的辐射范围。研究发现:合肥、芜湖两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辐射范围集中在皖中地区及沿江地区,蚌埠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明显。合肥、芜湖、滁州、安庆、六安等城市辐射范围相互重叠,阶段性形成以合肥市为区域核心的蛛状城市群网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隽  陈纪枫  吴磊  
环境压力是制约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构建具有安徽特色、基于区域实情、符合发展实际、融入试验区发展全局的区域环境保护联动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之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亨明  
本文在研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优势及不足的基础上,对综合配套试验区进行创新能力评价及相对有效性评价,进而对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亨明  邵爱春  
作为国家层面"3+1"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的成员之一,"合芜蚌"改革试验区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金融支持、激励创新人才创业等方面提出和实施了激励措施。通过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可以找到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运舒  骆正清  
本文在充分剖析"新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选择原则,并对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如何进行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为国家和地区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焕明  马瑞祺  马成文  
以合芜蚌三市2008—2016年、2016—2018年两阶段实施自创区政策为观测,构建准自然实验,分阶段利用合成控制法与76个对照组城市数据检验合芜蚌自创区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合肥市和芜湖市实施两阶段自主创新政策均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正向处理效应,蚌埠市的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且其政策效果不如合肥与芜湖两市;进一步,通过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测试,证实合成控制法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对自创区政策的区域创新水平促进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合芜蚌三市自创区政策的区域创新水平提升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表现出一致性,且合芜蚌自创区建设面临着区域创新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家平  董旗  古丽扎尔·艾赛提  
为实现新疆创新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以乌鲁木齐高新技术试验区为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构建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依据扎根研究结论总结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和人才因素的耦合机理,分析因素间交互关系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流程图,进行政策组合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发现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以人才和产业政策为驱动,资金、人才、环境相互配合,共同影响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政策相比,人才政策对人才效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与人才政策相比,产业政策对园区产业产值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营商环境在人才和产业政策对园区产业产值的影响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政策和产业两个层面揭示试验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试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蕾  王亚星  
文章在对我国30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领先型、优势型、潜力型和后进型四种区域,并对四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樊国昌  
继大连、深圳、天津滨海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之后,2009年2月,国务院又确立重庆为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根据面临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并依据区域创新理论,重庆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应"植根重庆,面向西部;立足保险,服务社会经济",需要在保险资金运用、涉农和责任保险、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动发展、制度创新、保险功能实现五方面有所突破;要按照"先做基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思路,加大重庆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宣传力度,大力推进产品、服务和渠道创新,创新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模式,以"五个重庆"和"三区一中心"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胥和平  
21世纪,科学技术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解决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创新实现国家发展。加强自主创新,需要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内涵,从全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